多屏立体显示交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9737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成混合现实画面的多屏立体显示交互系统。所述多屏立体显示交互系统包括多个依次呈夹角连接设置的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现实场景及引导介质。每一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对应产生一子虚拟画面,所述多个子虚拟画面合成一虚拟画面。所述现实场景包括多个现实画面。所述引导介质引导所述现实画面与所述虚拟画面混合获得混合现实画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屏立体显示交互系统能够实现现实场景与虚拟画面的无缝连接,实现多画面的统一协调展示,提供一种更具沉浸感、摆脱平面视觉束缚的混合现实互动体验。

Multi screen stereoscopic display interactiv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屏立体显示交互系统
本技术涉及互动影院的立体显示系统,尤其涉及一种3D多屏交互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4D影院的发展非常迅猛,4D影院的表现形式根据人们不断提高的娱乐需求有了很大的发展,而新型特技座椅配合动感平台,又使4D影院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互动影院则是在4D影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交互效果的影院。互动电影的基本涵义是指观影者能够成为电影中的角色,介入影片事先设置的环境,让观影者身临其境般感受到自己就是电影里的主角或是其中一员,并通过射频发射器持续与影片内容产生交互作用。互动影院的设备配备包括一个大尺寸幕布、3D投影仪、3D眼镜、无线射频发射器、音响、功放、服务器、监视器、动感座椅、动感还原系统、特效设备、控制器、数字摄像机、无线定位系统、道具枪、影院播放系统和内容系统等。现有技术的互动影院投影系统包括单一的平面大尺寸屏幕,所述屏幕由被缝合或密封在一起的较小的屏幕织物元件构成,在屏幕织物元件之间不留下任何可见的空间或凸缘。单个屏幕限制了观众的视觉角度,也限制了物体的运动方向。传统平面银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互动影院立体感和沉浸感的高要求,现有技术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传统平面银幕限制了观众的视觉角度,也限制了物体的运动方向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扩展、开阔视野,摆脱平面视觉束缚的3D多屏交互系统。一种形成混合现实画面的多屏立体显示交互系统,包括多个依次呈夹角相接设置的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现实场景及引导介质。每一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对应产生一子虚拟画面,所述多个子虚拟画面融合为一虚拟画面。所述现实场景包括多个现实画面。所述引导介质引导所述现实画面与所述虚拟画面混合获得混合现实画面。优选的,相邻的所述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之间呈钝角相接设置。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之间的夹角介于115至155度之间。优选的,所述夹角为135度。优选的,所述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第二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及第三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所述第二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及第三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的一端相接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对应生成第一子虚拟画面,所述第二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对应生成第二子虚拟画面,所述第三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对应生成第三子虚拟画面,所述第一子虚拟画面、第二子虚拟画面及第三子虚拟画面相互融合形成逻辑统一的虚拟画面。优选的,所述引导介质包括第一部分引导介质和第二部分引导介质,其中第一部分引导介质为虚拟画面的部分特征,所述第二部分引导介质为现实画面的部分特征,所述第一部分引导介质和第二部分引导介质组合形成所述引导介质。优选的,所述引导介质包括多个第一部分引导介质及一第二部分引导介质,每一第一部分引导介质对应其中一虚拟画面,所述多个第一部分引导介质分别配合所述第二部分引导介质对应引导多个子虚拟画面与所述现实画面融合形成混合画面。优选的,所述引导介质包括多个第一部分引导介质及多个第二部分引导介质,所述多个第一部分引导介质与所述多个第二部分引导介质一一对应,每一第一部分引导介质配合其中一第二部分引导介质对应导引所述子虚拟画面与现实画面融合形成混合画面。优选的,所述第一部分引导介质在虚拟场景中以计算机软件生成的方式实现,所述第二部分引导介质在现实场景中以人工搭建的方式实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设立三个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及其相邻的显示单元之间夹角为135度的设置,使得画面成像角度更大,开阔玩家的视野,摆脱平面视觉束缚,使影视空间和现实空间更为接近,并且可以产生横越、环绕等多种运动方式,从而产生时空变换的感觉。通过设置引导介质,藉由第一部分引导介质和第二部分引导介质组合的引导介质的导引,实现所述虚拟场景与现实场景的对接处无缝对接,使得所述虚拟场景与现实场景混合为一体,给用户制造一种恰如其分的真实感和沉浸感。进一步的,所述引导介质可以设置为单一第二部分引导介质对应多个第一部分引导介质,使得所述每一第一部分引导介质与所述第二部分引导介质组合导引每一子虚拟画面与现实场景混合形成混合现实画面;还可以设置为多个第二部分引导介质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部分引导介质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部分引导介质与所述第一部分引导介质组合导引多个子虚拟画面与多个现实场景中的多个特征融合形成混合现实画面,提高用户的浸入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所揭示的多屏立体显示交互系统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多屏立体显示交互系统的分解示意图;图3(a)、3(b)及3(c)是图1所示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的混合现实原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所揭示的多屏立体显示交互系统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多屏立体显示交互系统的分解示意图;图6(a)、6(b)及6(c)是图4所示单品虚拟场景显示单元的混合现实原理图;及图7是本技术所揭示的多屏立体显示交互系统实现混合现实显示画面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结合参阅图1及图2,其中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所揭示的多屏立体显示交互系统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多屏立体显示交互系统分解示意图。所述多屏立体显示交互系统100用于生成虚拟现实混合画面,其包括多个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11、引导介质13及现实场景15。所述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11用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搭建虚拟场景12。所述现实场景15通过人工搭建实现。所述引导介质13引导所述虚拟场景12与所述现场场景15融合生成混合现实画面。所述多个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11对应分别产生多个子虚拟场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11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111、第二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113及第三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115。每一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11均为矩形3D屏幕。设定所述多屏立体显示交互系统100应用于具体环境中,在所述应用场景中设置多个特征,具体为角色A及地毯I、II及III。所述三个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11包括依次相接设置的第一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111、第二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113和第三单屏虚拟场景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屏立体显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个依次呈夹角连接设置的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每一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对应产生一子虚拟画面,所述多个子虚拟画面融合为一虚拟画面;/n现实场景,包括多个现实画面;/n引导介质,通过所述引导介质引导所述现实画面与所述虚拟画面混合获得混合现实画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屏立体显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依次呈夹角连接设置的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每一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对应产生一子虚拟画面,所述多个子虚拟画面融合为一虚拟画面;
现实场景,包括多个现实画面;
引导介质,通过所述引导介质引导所述现实画面与所述虚拟画面混合获得混合现实画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屏立体显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之间呈钝角相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屏立体显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之间的夹角介于115至155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屏立体显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135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屏立体显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第二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及第三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所述第二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及第三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的一端相接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屏立体显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对应生成第一子虚拟画面,所述第二单屏虚拟场景显示单元对应生成第二子虚拟画面,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春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瑞立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