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936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机。现在,利用同一电机同时驱动排气风扇和吸气风扇而同时进行排气和吸气的换气装置收纳配置在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内的热交换器的侧方空间的空调机存在,但其仅进行排气、仅进行吸气的空调机不存在。另外,由于在电机的左右两侧安装上述风扇故形成左右方向上长的换气装置,室内单元必须改进成横长型。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机,供气、排气及供排气的动作可以选择,提供能够收纳在空调机内的热交换器的侧方的狭窄空间的薄型换气单元。换气单元能够选择供气模式、排气模式及供排气模式,在排气模式下运转供排气兼用风扇和排气专用风扇,在供气模式下运转供排气兼用风扇,在供排气模式下运转供排气兼用风扇和排气专用风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有换气装置的空调机,特别是涉及带有能够选择供气、排气和同时供排气的换气单元的空调机。
技术介绍
目前存在由同一电机同时驱动排气风扇和吸气风扇、将同时进行排气和吸气的换气装置收纳配置在收纳与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内的热交换器的侧方空间的空调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特开2002-005472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利用同一电机同时驱动排气风扇和吸气风扇,故实现了作为同时进行排气和吸气的换气装置的功能,但未形成仅进行排气、仅进行吸气的结构。另外,分别在电机的左右两侧安装西洛克(シロツク)型的风扇,并且在各风扇壳上安装排气管和吸气管,形成左右方向上长的换气装置,故必须将空调机的室内单元改进成横长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点,提供一种空调机,其将能够选择供气、排气及供排气的动作的换气单元收纳在室内设置的空调机内,进行室内有效的换气。另外,提供将换气单元薄型化的结构,其中,即使当收纳配置于室内设置的空调机内的热交换器侧方空间时,即使空调机不像上述那样地形成横向很长的形状,也足够进行收纳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空调机,进行室内的空体调节而在内部配置热交换器和送风机的空调机主体中装入进行上述室内的供气和排气的换气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换气单元具有供排气部和排气专用部,上述供排气部具有单向旋转的供排气兼用风扇和与其相关的供排气通路,上述排气专用部具有排气专用风扇和与其相关的排气通路,如下地进行控制在供气模式下,上述排气专用风扇在停止状态下通过上述供排气兼用风扇的运转经由上述供排气通路中的供气路径将室外空气向上述室内供给;在排气模式下,通过上述供排气兼用风扇和上述排气专用风扇的运转,上述室内的空气经由上述供排气通路中的排气路径及上述排气通路向室外排出;在供排气模式下,通过上述供排气兼用风扇的运转经由上述供排气通路中的供气路径将室外空气向上述室内供给,同时通过上述排气专用风扇的运转,上述室内的空气经由上述排气通路向室外排出。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空调机,进行室内的空体调节而在内部配置热交换器和送风机的空调机主体中装入进行上述室内的供气和排气的换气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换气单元具有供排气部和排气专用部,上述供排气部具有单向旋转的供排气兼用风扇和与其相关的供排气通路,上述排气专用部具有排气专用风扇和与其相关的排气通路,上述供排气通路通过切换阀的切换控制而形成在供气模式下向上述供排气兼用风扇吸入室外空气并向上述室内供给的供气路径和在排气模式下从室内空气吸入口向上述供排气兼用风扇吸入上述室内的空气并向室外排气的排气路径,如下地进行控制在上述供气模式下,上述排气专用风扇在停止状态下通过上述供排气兼用风扇的运转经由上述供排气通路将室外空气向上述室内供给;在上述排气模式下,通过上述供排气兼用风扇和上述排气专用风扇的运转,上述室内空气经由上述供排气路径及上述排气通路向室外排出;在供排气模式下,通过上述供排气兼用风扇的运转经由上述供排气通路中的供气路径将室外空气向上述室内供给,同时通过上述排气专用风扇的运转,上述室内的空气经由上述排气通路向室外排出。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空调机,进行室内的空体调节而在内部配置热交换器和送风机的空调机主体中装入进行上述室内的供气和排气的换气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换气单元具有供排气部和排气专用部,上述供排气部具有单向旋转的供排气兼用风扇和与其相关的供排气通路,上述排气专用部具有排气专用风扇和与其相关的排气通路,上述供排气通路具有第一切换阀A和第二切换阀B,上述第一切换阀A将向上述供排气兼用风扇的空气吸入路径切换成自室内空气吸入口的室内空气吸入路径和自室外空气吸入口的室外空气吸入路径,上述第二切换阀B将自上述供排气兼用风扇的空气排出路径切换成自室内空气的排出口向室外排气的室外排气路径和自室外空气的供气口向上述室内供给的室内供给路径,上述第一及第二切换阀和上述各风扇如下动作在供气模式下,从上述室外空气吸入路径吸入室外空气并从室内供给路径向上述室内供给;在上述排气模式下,从上述室内空气吸入路径吸入上述室内空气并从上述室外排气路径向室外排出;在供排气模式下,通过上述供排气兼用风扇的运转从上述室外空气吸入路径吸入室外空气并从室内供给路径向上述室内供给,同时通过上述排气专用风扇的运转,上述室内的空气经由上述排气通路向室外排出。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空调机,如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述,其特征在于,上述供排气兼用风扇和排气专用风扇由西洛克风扇构成,上述供排气部和排气专用部配置成上下关系并在一个平面内,上述供排气兼用风扇的旋转周边部的向上述供排气兼用风扇的空气吸入路径和自上述供排气兼用风扇的空气排出路配置成重合状态。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的空调机,如本专利技术第一~第三方面任一项所述,其特征在于,在向上述室内供给的空气路径中收纳有紫外线灯的紫外线灯装置与上述换气单元一体化,在上述热交换器的前面侧配置在过滤器的前面侧。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的空调机,如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述,其特征在于,利用单一的电动机和通过其而旋转的减速齿轮机构使上述第一切换阀和上述第二切换阀动作。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中,能够选择供气模式、排气模式以及供排气模式,在排气模式下,由于通过供排气兼用风扇和排气专用风扇的运转(ON)能够快速进行室内的排气,故在室内空气污浊的情况下有效。在供气模式下,通过供排气兼用风扇的运转取入外气来净化室内空气也是有效的。另外,在供排气模式下,由于通过供排气兼用风扇和排气专用风扇的运转(ON)同时进行供气和排气,故能够充分发挥促进室内的空气净化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中,不仅具有第一方面的效果,而且,由于对供气模式、排气模式及供排气模式的控制是通过切换阀的通路切换、供排气兼用风扇和排气专用风扇的运转(ON)来实现的,故控制容易并且可靠。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中,不仅具有第一方面的效果,而且,由于对供气模式、排气模式及供排气模式的控制是通过第一及第二切换阀的通路切换、供排气兼用风扇和排气专用风扇的运转(ON)来实现的,故控制容易并且可靠。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中,不仅具有第三方面的效果,而且,由于供排气兼用风扇和排气专用风扇由西洛克风扇构成,故即使小型的,也能确保足够的送风量,因此能够得到良好的换气效果。另外,通过将供排气兼用风扇的旋转周边部的向供排气兼用风扇的空气吸入路径和自供排气兼用风扇的空气排出路径配置成重合状态,从而能够将换气单元小型化,同时由于排气部和排气专用部配置成上下关系并在一个平面内,故换气单元整体薄型、小型化,适用于在空调机内装入热交换器侧方小空间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中,不仅具有第一至第三方面的效果,而且,已吸入的室外空气通过紫外线灯的周围被净化,同时,将紫外线灯装置通过与换气单元一体化并配置在热交换器的前面侧,从而,良好地收纳配置在空调机内。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中,不仅具有第三方面的效果,而且,由于利用单一的电动机和由该电动机旋转的减速齿轮机构使第一切换阀和第二切换阀动作,故能够实现装置的简单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和室外机的组合成的分离型空调装置的立体图(实施例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的纵剖侧面图(实施例1);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的换气单元收纳部的正面立体图(实施例1);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换气单元的右侧立体图(实施例1);图5是说明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机,进行室内的空体调节而在内部配置热交换器和送风机的空调机主体中装入进行上述室内的供气和排气的换气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换气单元具有供排气部和排气专用部,上述供排气部具有单向旋转的供排气兼用风扇和与其相关的供排气通路,上述排气专用部具有排气专用风扇和与其相关的排气通路,如下地进行控制:在供气模式下,上述排气专用风扇在停止状态下通过上述供排气兼用风扇的运转经由上述供排气通路中的供气路径将室外空气向上述室内供给;在排气模式下,通过上述供排气兼用风扇和上述排气专用风扇的运转,上述室内的空气经由上述供排气通路中的排气路径及上述排气通路向室外排出;在供排气模式下,通过上述供排气兼用风扇的运转经由上述供排气通路中的供气路径将室外空气向上述室内供给,同时通过上述排气专用风扇的运转,上述室内的空气经由上述排气通路向室外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茂木康弘二宫浩三中岛宪一桥本益征进士干泰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空调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