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耐高温、耐压力的平衡罐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928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汽车耐高温、耐压力的平衡罐总成,包括有由PP5材料制成的罐体,罐体上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罐腔和第二罐腔,第一罐腔上设置有第一进液管和第一出液管,第一罐腔的罐口处螺接有第一罐盖,第一罐腔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第二罐腔上设置有第二进液管和第二出液管,第二罐腔的罐口处螺接有第二罐盖,第二罐腔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第一罐腔的罐口处和第二罐腔的罐口处分别设置有防泄漏阀,防泄漏阀包括有阀体,该阀体内设置有单向通气阀组件,阀体与罐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第一罐腔上设置有第一溢液口,第二罐腔上设置有第二溢液口。其优点在于:结构合理、紧凑,占用空间小,能够有效防止罐口渗漏,使用安全。

An automobile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resistant balancing tank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耐高温、耐压力的平衡罐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平衡罐造
,尤其指一种汽车耐高温、耐压力的平衡罐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平衡罐是汽车制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储存制冷剂中的液体成分,以降低冷凝器的负荷;通过汽车平衡罐能够避免凝液在冷凝器中积存过多而使传热面积变小,影响冷凝器的传热效果。设置汽车平衡罐,以适应蒸发器的负荷变动对供应量的需求,在蒸发负荷增大时,供应量也增大,由汽车平衡罐内的存液补给;当负荷变小时,需要液量也变小,多余的液体储存在平衡罐内。另外,汽车平衡罐还能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宣传和推广,新能源汽车正成为各个汽车配件生产厂家的主要研究方向,在新能源汽车中,需要设置2个汽车平衡罐,一个为电机冷却管路平衡罐,另一个为电池冷却管路平衡罐,现在大多采用分体式结构,导致空间占用多;此外,由于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平衡罐罐口有时会出现渗漏,平衡罐还需要满足耐高温、耐高压的设计要求,因此现有汽车平衡罐结构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结构合理、紧凑,占用空间小,能够有效防止罐口渗漏,使用安全的一种汽车耐高温、耐压力的平衡罐总成。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耐高温、耐压力的平衡罐总成,包括有由PP5材料制成的罐体,罐体上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罐腔和第二罐腔,第一罐腔上设置有第一进液管和第一出液管,第一罐腔的罐口处螺接有第一罐盖,第一罐腔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第二罐腔上设置有第二进液管和第二出液管,第二罐腔的罐口处螺接有第二罐盖,第二罐腔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第一罐腔的罐口处和第二罐腔的罐口处分别设置有防泄漏阀,防泄漏阀包括有阀体,该阀体内设置有单向通气阀组件,阀体与罐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第一罐腔上设置有第一溢液口,第二罐腔上设置有第二溢液口。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上述的单向通气阀组件包括有下座、中座、下弹簧、中压盖、上压盖以及上弹簧,下弹簧设置于下座和中座之间,上弹簧设置于中压盖和上压盖之间,中座的上部穿置于所述中压盖的中心。上述的下座中心设置有装配柱,下弹簧的下端套置于该装配柱外。上述的第一溢液口的出口和第二溢液口的出口均垂直向下设置。上述的罐体由上罐体和下罐体对合而成。上述的上罐体和下罐体均为注塑成型的整体结构。上述的上罐体上在第一罐腔和第二罐腔之间间隔设置有上连接肋板。上述的下罐体上在第一罐腔和第二罐腔之间间隔设置有下连接肋板。上述的罐体的外周设置有第一固定凸耳、第二固定凸耳以及第三固定凸耳。上述的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的下端套设有橡胶垫。本技术的一种汽车耐高温、耐压力的平衡罐总成,结构合理,其在罐体上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罐腔和第二罐腔,使结构紧凑,能够大大节约占用空间,罐腔上分别设置的加强筋,能够防止罐体因内部压力太大而炸裂,另外,在罐口设置防泄漏阀,防泄漏阀有两个作用,其一,防止车辆行驶颠簸路段时发生泄漏,其二,当罐内压力过高时,冷却液蒸汽经防泄漏阀中心的单向通气阀组件从溢液口以保护平衡罐,保证平衡罐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B-B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图6是本技术罐口防泄漏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罐体1、上罐体11、上连接肋板11a、下罐体12、下连接肋板12a、第一罐腔2、第一进液管21、第一出液管22、第一罐盖23、第一加强筋24、第一溢液口25、第二罐腔3、第二进液管31、第二出液管32、第二罐盖33、第二加强筋34、第二溢液口35、阀体41、密封圈42、下座43、装配柱43a、中座44、下弹簧45、中压盖46、上压盖47、上弹簧48、第一固定凸耳51、第二固定凸耳52、第三固定凸耳53、固定柱6、橡胶垫61。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汽车耐高温、耐压力的平衡罐总成,包括有PP5材料制成的罐体1,罐体1上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罐腔2和第二罐腔3,第一罐腔2上设置有第一进液管21和第一出液管22,第一罐腔2的罐口处螺接有第一罐盖23,第一罐腔2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24;第二罐腔3上设置有第二进液管31和第二出液管32,第二罐腔3的罐口处螺接有第二罐盖33,第二罐腔3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34;第一罐腔2的罐口处和第二罐腔3的罐口处分别设置有防泄漏阀,防泄漏阀包括有阀体41,该阀体41内设置有单向通气阀组件,阀体41与罐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2,第一罐腔2上设置有第一溢液口25,第二罐腔3上设置有第二溢液口35。实施例中,单向通气阀组件包括有下座43、中座44、下弹簧45、中压盖46、上压盖47以及上弹簧48,下弹簧45设置于下座43和中座44之间,上弹簧48设置于中压盖46和上压盖47之间,中座44的上部穿置于所述中压盖46的中心。实施例中,下座43中心设置有装配柱43a,下弹簧45的下端套置于该装配柱43a外。实施例中,第一溢液口25的出口和第二溢液口35的出口均垂直向下设置。避免了出口朝上设置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实施例中,罐体1由上罐体11和下罐体12对合而成。实施例中,上罐体11和下罐体12均为注塑成型的整体结构。实施例中,上罐体11上在第一罐腔2和第二罐腔3之间间隔设置有上连接肋板11a。实施例中,下罐体12上在第一罐腔2和第二罐腔3之间间隔设置有下连接肋板12a。实施例中,罐体1的外周设置有第一固定凸耳51、第二固定凸耳52以及第三固定凸耳53。实施例中,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柱6,固定柱6的下端套设有橡胶垫61。固定柱6的设置方便安装时的定位,橡胶垫61能够起到吸振作用,避免刚性连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因振动造成的连接松动;第一固定凸耳51、第二固定凸耳52以及第三固定凸耳53的设置方便了罐体1的固定。本技术的平衡罐总成,由上罐体11和下罐体12对合形成罐体1,罐体1采用PP5材料制成,耐高温。罐体1上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罐腔2和第二罐腔3,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第一罐腔2和第二罐腔3的下部外侧均为球形结构,第一罐腔2和第二罐腔3之间间隔设置有上连接肋板11a和下连接肋板12a,以提高罐体1的强度;第一罐腔2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24,第二罐腔3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34,加强筋采用径向分布,以提高罐体1的承压能力。本技术的平衡罐在第一罐腔2和第二罐腔3的罐口分别设置有防泄漏阀,防泄漏阀的阀体41与罐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2,阀体41中心则设置有与溢液口相配合的单向通气阀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耐高温、耐压力的平衡罐总成,包括有PP5材料制成的罐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罐体(1)上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罐腔(2)和第二罐腔(3),所述的第一罐腔(2)上设置有第一进液管(21)和第一出液管(22),所述的第一罐腔(2)的罐口处螺接有第一罐盖(23),所述的第一罐腔(2)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24);所述的第二罐腔(3)上设置有第二进液管(31)和第二出液管(32),所述的第二罐腔(3)的罐口处螺接有第二罐盖(33),所述的第二罐腔(3)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34);所述的第一罐腔(2)的罐口处和第二罐腔(3)的罐口处分别设置有防泄漏阀,所述的防泄漏阀包括有阀体(41),该阀体(41)内设置有单向通气阀组件,所述的阀体(41)与罐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2),所述的第一罐腔(2)上设置有第一溢液口(25),所述的第二罐腔(3)上设置有第二溢液口(3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耐高温、耐压力的平衡罐总成,包括有PP5材料制成的罐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罐体(1)上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罐腔(2)和第二罐腔(3),所述的第一罐腔(2)上设置有第一进液管(21)和第一出液管(22),所述的第一罐腔(2)的罐口处螺接有第一罐盖(23),所述的第一罐腔(2)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24);所述的第二罐腔(3)上设置有第二进液管(31)和第二出液管(32),所述的第二罐腔(3)的罐口处螺接有第二罐盖(33),所述的第二罐腔(3)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34);所述的第一罐腔(2)的罐口处和第二罐腔(3)的罐口处分别设置有防泄漏阀,所述的防泄漏阀包括有阀体(41),该阀体(41)内设置有单向通气阀组件,所述的阀体(41)与罐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2),所述的第一罐腔(2)上设置有第一溢液口(25),所述的第二罐腔(3)上设置有第二溢液口(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耐高温、耐压力的平衡罐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单向通气阀组件包括有下座(43)、中座(44)、下弹簧(45)、中压盖(46)、上压盖(47)以及上弹簧(48),所述的下弹簧(45)设置于下座(43)和中座(44)之间,所述的上弹簧(48)设置于中压盖(46)和上压盖(47)之间,所述的中座(44)的上部穿置于所述中压盖(46)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耐高温、耐压力的平衡罐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的下座(43)中心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江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