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婧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409244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图纸和客户需求创建BIM模型;S2、对创建的BIM模型进行结构分析;S3、根据模型选取相应的建筑材料;S4、对各个结构进行应力分析和碰撞检测;S5、统计各项试验数据,对各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排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设计设备,包括BIM模型制作单元、BIM模型结构分析单元、建材选购单元、应力分析和碰撞检测单元、实验数据统计单元和数据储存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设计方案、制造需求、安装需求集成在BIM模型中,实现了装配式建筑设计的一体化,能够将实际制造、安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前消除,提高了制造、安装的整体效率、缩短了工期。

A design method and equipment of assembly building based on BI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项目传统的全过程模式是装配式深化设计→工厂加工生产→现场安装,相较于设计→现场施工模式来说,已经节约了时间,但这种模式推广起来仍有困难。从技术和管理上来看,一是因为设计、工厂制造、现场施工三个阶段相分离,设计结果错误率较高,在安装过程才发现预制构件孔位对不上或者不经济,造成变更和浪费,甚至影响质量;另一方面,工厂统一加工的产品不是标准化产品,不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BIM技术的引入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它将设计方案、制造需求、安装需求集成在BIM模型中,在实际建造前统筹考虑各专业设计、工厂生产、现场安装的各种要求,把实际制造、安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前消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及设备,其将设计方案、制造需求、安装需求集成在BIM模型中,实现了装配式建筑设计的一体化,能够将实际制造、安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前消除,提高了制造、安装的整体效率、缩短了工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及设备,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图纸和客户需求创建BIM模型;S2、对创建的BIM模型进行结构分析;S3、根据模型选取相应的建筑材料;S4、对各个结构进行应力分析和碰撞检测;S5、统计各项试验数据,对各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排查;S6、将各项试验数据进行储存入库。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图纸和客户需求需要与产品设计师进行协同设计,对用户个性化定制建筑模型进行各专业协调优化获得最终设计方案。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BIM模型中包括建筑、结构、机电各构件。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设计设备,包括BIM模型制作单元、BIM模型结构分析单元、建材选购单元、应力分析和碰撞检测单元、实验数据统计单元和数据储存单元,其中;a、所述BIM模型制作单元用于将CAD图纸等结构和客户所需设计数据导入BIM模型创建单元,自动创建BIM模型;b、所述BIM模型结构分析单元用于分析CAD图纸等结构和客户所需设计数据是否合理;c、所述建材选购单元用于根据BIM模型选取建造产品的建材;d、所述应力分析和碰撞检测单元用于分析BIM模型建造后的产品应力和各零部件之间的碰撞检查;e、所述实验数据统计单元用于对产品应力和各零部件之间的碰撞检查的数据进行统计;f、所述数据储存单元用于对各项数据进行储存,以便下次调取。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将设计方案、制造需求、安装需求集成在BIM模型中,实现了装配式建筑设计的一体化,能够将实际制造、安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前消除,提高了制造、安装的整体效率、缩短了工期;2、降低了建筑设计、制造、施工组织难度,信息自动生成,工程全过程信息共享;3、设计前期的各专业协调与深化设计,避免生产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碰撞产生;4、智能生成生产计划、施工计划以及原料采购计划,提供过程预警,方便过程管控;5、管道组件全寿命周期信息一扫便知,提高施工效率以及后期运维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设计设备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照图1-2,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图纸和客户需求创建BIM模型;S2、对创建的BIM模型进行结构分析;S3、根据模型选取相应的建筑材料;S4、对各个结构进行应力分析和碰撞检测;S5、统计各项试验数据,对各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排查;S6、将各项试验数据进行储存入库。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设计设备,包括BIM模型制作单元、BIM模型结构分析单元、建材选购单元、应力分析和碰撞检测单元、实验数据统计单元和数据储存单元,其中;a、所述BIM模型制作单元用于将CAD图纸等结构和客户所需设计数据导入BIM模型创建单元,自动创建BIM模型;b、所述BIM模型结构分析单元用于分析CAD图纸等结构和客户所需设计数据是否合理;c、所述建材选购单元用于根据BIM模型选取建造产品的建材;d、所述应力分析和碰撞检测单元用于分析BIM模型建造后的产品应力和各零部件之间的碰撞检查;e、所述实验数据统计单元用于对产品应力和各零部件之间的碰撞检查的数据进行统计;f、所述数据储存单元用于对各项数据进行储存,以便下次调取。本专利技术将设计方案、制造需求、安装需求集成在BIM模型中,实现了装配式建筑设计的一体化,能够将实际制造、安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前消除,提高了制造、安装的整体效率、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建筑设计、制造、施工组织难度,信息自动生成,工程全过程信息共享;设计前期的各专业协调与深化设计,避免生产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碰撞产生;智能生成生产计划、施工计划以及原料采购计划,提供过程预警,方便过程管控;管道组件全寿命周期信息一扫便知,提高施工效率以及后期运维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根据图纸和客户需求创建BIM模型;/nS2、对创建的BIM模型进行结构分析;/nS3、根据模型选取相应的建筑材料;/nS4、对各个结构进行应力分析和碰撞检测;/nS5、统计各项试验数据,对各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排查;/nS6、将各项试验数据进行储存入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图纸和客户需求创建BIM模型;
S2、对创建的BIM模型进行结构分析;
S3、根据模型选取相应的建筑材料;
S4、对各个结构进行应力分析和碰撞检测;
S5、统计各项试验数据,对各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排查;
S6、将各项试验数据进行储存入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图纸和客户需求需要与产品设计师进行协同设计,对用户个性化定制建筑模型进行各专业协调优化获得最终设计方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BIM模型中包括建筑、结构、机电各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婧
申请(专利权)人:彭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