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给水加热装置和锅炉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9192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给水加热装置和锅炉,属于锅炉设备技术领域。该锅炉给水加热装置包括:锅炉给水换热器,与锅炉给水换热器管程进口、管程出口连通的低温除氧水管线、高温除氧水管线,与锅炉给水换热器壳程进口、壳程出口连通的饱和蒸汽管线、凝结水管线;低温除氧水管线用于与除氧器排液口连通,高温除氧水管线用于与省煤器管束进口连通;饱和蒸汽管线与凝结水管线分别与锅炉锅筒连通;低温除氧水管线下游段与高温除氧水管线上游段之间连通有调温管线,调温管线上设置有与锅炉控制系统电性耦接的第一电磁阀;高温除氧水管线下游段上设置有与锅炉控制系统电性耦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避免省煤器出现露点腐蚀现象。

Boiler feed water heater and b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炉给水加热装置和锅炉
本技术涉及锅炉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锅炉给水加热装置和锅炉。
技术介绍
锅炉燃料中的硫会与锅炉炉膛内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进一步与过剩空气反应并混合烟气中的水形成硫酸蒸汽,且一旦锅炉的受热面(例如省煤器的管束外壁)的壁温低于硫酸蒸汽的烟气露点,硫酸蒸汽便会在受热面上凝结成硫酸溶液,对受热面产生严重腐蚀。其中,进入至省煤器内的除氧水的温度一般在104℃~120℃之间,这低于硫酸蒸汽的烟气露点(105℃~130℃),会导致省煤器易发生露点腐蚀。目前,为了解决省煤器易发生露点腐蚀的问题,通常将省煤器的材质选用ND钢等耐硫酸露点腐蚀的材质。然而,这不仅会增大省煤器的制造成本,而且在锅炉运行一段时间后,省煤器同样会再次出现露点腐蚀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炉给水加热装置和锅炉,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锅炉给水加热装置,所述锅炉给水加热装置包括:锅炉给水换热器,分别与所述锅炉给水换热器的管程进口、管程出口连通的低温除氧水管线、高温除氧水管线,分别与所述锅炉给水换热器的壳程进口、壳程出口连通的饱和蒸汽管线、凝结水管线;所述低温除氧水管线用于与除氧器的排液口连通,所述高温除氧水管线用于与省煤器的管束进口连通;所述饱和蒸汽管线与所述凝结水管线分别与锅炉锅筒连通;所述低温除氧水管线的下游段与所述高温除氧水管线的上游段之间连通有调温管线,所述调温管线上设置有与锅炉控制系统电性耦接的第一电磁阀;所述高温除氧水管线的下游段上设置有与所述锅炉控制系统电性耦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锅炉给水换热器位于所述锅炉锅筒的上方。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低温除氧水管线通过法兰与所述锅炉给水换热器的管程进口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高温除氧水管线通过法兰与所述锅炉给水换热器的管程出口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饱和蒸汽管线通过法兰与所述锅炉给水换热器的壳程进口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凝结水管线通过法兰与所述锅炉给水换热器的壳程出口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高温除氧水管线的上游段上设置有安全阀。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安全阀的正下方设置有上端开口的集水箱。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集水箱的上端开口设置成倒锥形结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锅炉,所述锅炉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锅炉给水加热装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给水加热装置,通过锅炉给水换热器可以将来自于锅炉锅筒内的饱和蒸汽与来自于除氧器的低温除氧水进行换热,以将低温除氧水加热至高温除氧水;通过在低温除氧水管线的下游段与高温除氧水管线的上游段之间连通有调温管线,并加上第一电磁阀、第一温度传感器的配合,可避免与低温除氧水混合后的高温除氧水的温度过低或过高,这样不仅可有效避免省煤器出现露点腐蚀现象,可避免省煤器内的除氧水汽化,而且也可避免因省煤器烟气侧出口温度过高而降低了锅炉的整体效率。另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给水加热装置,不需将省煤器的材质选用ND钢等耐硫酸露点腐蚀的材质,可降低省煤器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的结构框图。其中,附图的各个标号说明如下:11-锅炉给水换热器,12a-低温除氧水管线,12b-高温除氧水管线,12c-饱和蒸汽管线,12d-凝结水管线,12e-调温管线,13-第一电磁阀,14-第一温度传感器,15-安全阀,16-集水箱,17-第三电磁阀;200-省煤器;300-锅炉锅筒;31-液位传感器;400-第一过热器;41-第一输送管线,42-第二温度传感器;500-第二过热器;51-第二输送管线,52-第二输送管线,53-第二电磁阀;600-调温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炉给水加热装置,如附图1所示,该锅炉给水加热装置包括:锅炉给水换热器11,分别与锅炉给水换热器11的管程进口、管程出口连通的低温除氧水管线12a、高温除氧水管线12b,分别与锅炉给水换热器11的壳程进口、壳程出口连通的饱和蒸汽管线12c、凝结水管线12d;低温除氧水管线12a与除氧器的排液口连通,高温除氧水管线12b与省煤器200的管束进口连通;饱和蒸汽管线12c与凝结水管线12d分别与锅炉锅筒300连通;低温除氧水管线12a的下游段与高温除氧水管线12b的上游段之间连通有调温管线12e,调温管线12e上设置有与锅炉控制系统电性耦接的第一电磁阀13;高温除氧水管线12b的下游段上设置有与锅炉控制系统电性耦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4。可以理解的是,低温除氧水管线12a与锅炉给水换热器11的管程进口连通,高温除氧水管线12b与锅炉给水换热器11的管程出口连通;饱和蒸汽管线12c与锅炉给水换热器11的壳程进口连通,凝结水管线12d与锅炉给水换热器11的壳程出口连通。另外,低温除氧水管线12a包括相连通的上游段和下游段,调温管线12e的进口与低温除氧水管线12a的下游段连通;高温除氧水管线12b包括相连通的上游段和下游段,调温管线12e的出口与高温除氧水管线12b的上游段连通。需要说明的是,若本技术实施例所涉及的锅炉为双锅筒锅炉,则饱和蒸汽管线12c与凝结水管线12d分别与上锅筒连通。另外,本技术所涉及的锅炉控制系统为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汽水控制系统,它的用途为控制调节汽、水侧的压力、温度和流量等参数。下面就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给水加热装置的工作过程给予描述:在应用时,先将锅炉给水加热装置安装在锅炉上,具体为:将锅炉给水加热装置的低温除氧水管线12a与除氧器的排液口连通,高温除氧水管线12b与省煤器200的管束进口连通,饱和蒸汽管线12c与凝结水管线12d分别与锅炉锅筒300连通。在锅炉运行过程中,除氧器排出的一部分低温除氧水流入至调温管线12e中,另一部分低温除氧水经低温除氧水管线12a流入至锅炉给水换热器11的管程内。此时,锅炉锅筒300内流出的饱和蒸汽经饱和蒸汽管线12c流入至锅炉给水换热器11的壳程内,与管程内的低温除氧水进行换热,以将低温除氧水加热至高温除氧水,且自身降温,凝结成凝结水。之后,该高温除氧水与调温管线12e内的低温除氧水混合,然后经高温除氧水管线12b流入至省煤器200的管束中。当混合后的高温除氧水流经高温除氧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给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给水加热装置包括:锅炉给水换热器(11),分别与所述锅炉给水换热器(11)的管程进口、管程出口连通的低温除氧水管线(12a)、高温除氧水管线(12b),分别与所述锅炉给水换热器(11)的壳程进口、壳程出口连通的饱和蒸汽管线(12c)、凝结水管线(12d);/n所述低温除氧水管线(12a)用于与除氧器的排液口连通,所述高温除氧水管线(12b)用于与省煤器(200)的管束进口连通;/n所述饱和蒸汽管线(12c)与所述凝结水管线(12d)分别与锅炉锅筒(300)连通;/n所述低温除氧水管线(12a)的下游段与所述高温除氧水管线(12b)的上游段之间连通有调温管线(12e),所述调温管线(12e)上设置有与锅炉控制系统电性耦接的第一电磁阀(13);/n所述高温除氧水管线(12b)的下游段上设置有与所述锅炉控制系统电性耦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给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给水加热装置包括:锅炉给水换热器(11),分别与所述锅炉给水换热器(11)的管程进口、管程出口连通的低温除氧水管线(12a)、高温除氧水管线(12b),分别与所述锅炉给水换热器(11)的壳程进口、壳程出口连通的饱和蒸汽管线(12c)、凝结水管线(12d);
所述低温除氧水管线(12a)用于与除氧器的排液口连通,所述高温除氧水管线(12b)用于与省煤器(200)的管束进口连通;
所述饱和蒸汽管线(12c)与所述凝结水管线(12d)分别与锅炉锅筒(300)连通;
所述低温除氧水管线(12a)的下游段与所述高温除氧水管线(12b)的上游段之间连通有调温管线(12e),所述调温管线(12e)上设置有与锅炉控制系统电性耦接的第一电磁阀(13);
所述高温除氧水管线(12b)的下游段上设置有与所述锅炉控制系统电性耦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给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给水换热器(11)位于所述锅炉锅筒(300)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给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除氧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相前李研缑清鸽孙惠山王春峰王信海袁明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石油华东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