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风扇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893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薄型风扇改良结构,包括有:一风扇底座,其凸伸有一体成型的具有一轴孔的轴承;一风扇盖体,与该风扇底座相固结,包括有一盖板体,该盖板体下方周边设有至少一第一透空部,该盖板体上设有一第二透空部;一电路装置,为一电路板及电子组件所构成,设有中央位置的一容设孔,该容设孔周环设有以印刷电路的印刷涂布形成的复数组定子布线线圈;一风扇体,设有外侧环布的复数叶片及内部的一环凹空间,该环凹空间的中央部位设有一轴杆,该环凹空间设有一磁铁,该磁铁设有一穿透孔;该电路装置设于该风扇底座上,该容设孔供该轴承穿设,该风扇体的轴杆插入该轴孔,且该轴承深入该磁铁的该穿透孔内,并固结组装该风扇盖体及该风扇底座。

Improved structure of thin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型风扇改良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扇结构,尤指一种利用涂布印刷线圈构成以使风扇可微型化,并达到简便制造性、组装精准性及具有极佳制造经济效益的薄型风扇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计算机系统或电子产品其运作上有关散热的处理,是涉及计算机性能发挥及使用寿命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其通常以散热风扇来强力辅助达成。而风扇结构主要利用转子和定子相对设置的磁激原理,使转子产生旋转作动,该转子设有可旋转的叶片部份,以产生空气的快速吹袭流动。现有风扇技术如第M252811号所示,该风扇包括有一塑钢材质的轴承,该轴承系组合设于底座的轴套,该轴套外部套设有一定子线圈,散热风扇的扇壳体底端中间设置心轴,该心轴插设组合于该轴承,壳体内设置马达壳并于马达壳内设置环绕的永久磁铁,而该轴套表面套设有定子线圈,当电源输入时令定子线圈产生激磁,使扇叶壳体内部该永久磁铁能与磁力线产生互斥旋转,而形成一散热风扇的组配。前述该现有风扇虽能达到使其扇叶旋转作动,然,仍有诸多缺失存在。例如:其轴承组构包括轴套以及套设其中的轴承、C型片等,不但构件较多,同时增加组装程序及复杂度,将提高制造组装成本不符经济效益,显非理想的设计;另该现有风扇的定子、转子构成(定子线圈、永久磁铁)体积过大,将不利风扇的微形化,难以适用更超薄型的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的散热使用,也有一并加以改善的必要。因此,如何改善现有此类风扇其整体构成的制造、使用上的缺失问题,应为业界应努力解决、克服的进一课题。缘此,本技术设计人有鉴于现有风扇轴承结构于制造组装、使用上的缺失及其结构设计上未臻理想的事实,本案技术设计人即着手研发其解决方案,希望能开发出一种更精简构成、能降低轴向高度而更具轻薄化、提高使用质量、寿命及具极佳经济效益的薄型风扇改良结构,以服务社会大众及促进此业的发展,遂经多时的构思而有本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系在提供一种薄型风扇改良结构,其能通过将底座与轴承的一体化设计,使能减少组件、精简整体构成及简化制造组装程序,进而达到薄微型风扇设计具有极佳的制造组装经济效益者。本技术的再一目的系在提供能使薄型风扇的整体轴向高度有效降低,进而积极使薄型风扇更具轻薄化,用以增加其应用领域及范围者。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有︰一风扇底座,其凸伸有一体成型的轴承,该轴承具有一轴孔;一风扇盖体,与该风扇底座相固结,该风扇盖体包括有一盖板体,该盖板体下方周边设有至少一第一透空部,该盖板体上设有一第二透空部;一电路装置,为一电路板及电子组件所构成,该电路装置设有中央位置的一容设孔,该容设孔周环设有以印刷电路的印刷涂布形成的复数组定子布线线圈;一风扇体,设有外侧环布的复数叶片及内部的一环凹空间,该环凹空间的中央部位设有一轴杆,该环凹空间设有一磁铁,该磁铁是一片状体,且该磁铁设有一穿透孔;该电路装置设于该风扇底座上,该容设孔系供该轴承穿设,该风扇体的轴杆插入该轴孔,且该轴承深入该磁铁的该穿透孔内,并固结组装该风扇盖体及该风扇底座。在本实施例中,其中该风扇底座周边设有复数固定孔,该风扇盖体的周边设有对应该复数固定孔的复数定位孔。在本实施例中,其中该风扇底座设有一环框座,该环框座的内侧系形成有一凹环空间,该环框座的外侧形成有一风道空间,该风道空间系连通该第一透空部及该第二透空部。在本实施例中,其中该轴承位于该凹环空间内,该轴承的下方具有一较宽的抵环,该抵环与该环框座系在同一平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其中该风扇底座于其一端角部位设有一底座缺部,该风扇盖体于其一端角部位设有一对应该底座缺部的盖体缺部。在本实施例中,其中该盖板体下方周边设有凸伸出的抵接部,该抵接部连接该第一透空部。在本实施例中,其中该定子布线线圈的中心处系嵌设有至少一高磁通密度的导磁组件。在本实施例中,其中该环凹空间设有一磁吸片,而该磁铁位于该磁吸片下方,且该磁吸片也设有一穿透孔;而该磁吸片的该穿透孔与该磁铁的穿透孔相对,而供该风扇体的轴杆穿越。在本实施例中,其中该磁吸片系以一体射出包覆连结设于该环凹空间处。在本实施例中,其中该磁铁与该磁吸片相吸而定位于该环凹空间内。在本实施例中,其中该电路装置抵置该环框座与该抵环。在本实施例中,其中该定子布线线圈上设置一磁性漆。本技术薄型风扇改良结构凭借上述组构,其能通过将现有技术的底座与轴承的一体化设计,使能减少组件、精简整体构成及简化制造组装程序,进而达到薄微型风扇设计具有极佳的制造组装经济效益;同时,本技术也能使薄型风扇的整体轴向高度有效降低,进而积极使薄型风扇更具轻薄化,用以增加其应用领域及范围。兹为使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更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佐以较佳的实施例图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组合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风扇底座1;固定孔11;环框座12;凹环空间13;轴承14;抵环141;轴孔15;底座缺部16;风道空间17;风扇盖体20;抵接部21;盖板体22;第一透空部23;第二透空部24;定位孔25;盖体缺部26;电路装置30;定子布线线圈31;电路接线311;容设孔32;磁铁40;穿透孔41;风扇体50;叶片51;环凹空间52;轴杆53;磁吸片54;穿透孔541。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薄型风扇改良结构包括有一风扇底座10、风扇盖体20、电路装置30及风扇体50;该风扇底座10略呈一板体,其周边设有复数固定孔11,该风扇底座10的中央部位设有一环框座12,该环框座12的内侧系形成有一凹环空间13,该环框座12的外侧系形成有一风道空间17,该风扇底座10于该凹环空间13内系凸伸有一体成型的轴承14,该轴承14具有一轴孔15,该轴承14的下方具有一较宽的抵环141,该抵环141与该环框座12系在同一平面上;再者,该风扇底座10于其一端角部位设有一底座缺部16。该风扇盖体20包括有一盖板体22,该盖板体22下方周边设有凸伸出的抵接部21及至少一第一透空部23,在本实施例中,该风扇盖体20是四边形体(但不为所限),其三边设有抵接部21,而一边不设抵接部21形成空缺的该第一透空部23,即该抵接部21连接该第一透空部23;该风扇盖体20的周边设有复数定位孔25,该定位孔25系对应该固定孔11,用以螺固组装该风扇盖体20及风扇底座10。该盖板体22(风扇盖体20)上设有一如圆形孔的第二透空部24,另该风扇盖体20于其一端角部位设有一盖体缺部26,该盖体缺部26系对应该底座缺部16。又,该第一透空部23及该第二透空部24系连通该风道空间17。该电路装置30是一片体状电路板及电子组件(图中未示)所构成,该电路装置30设有中央位置的一容设孔32及该容设孔32周环的复数组定子布线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型风扇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n一风扇底座,其凸伸有一体成型的轴承,该轴承具有一轴孔;/n一风扇盖体,与该风扇底座相固结,该风扇盖体包括有一盖板体,该盖板体下方周边设有至少一第一透空部,该盖板体上设有一第二透空部;/n一电路装置,是由一电路板及电子组件所构成,该电路装置设有中央位置的一容设孔,该容设孔周环设有以印刷电路的印刷涂布形成的复数组定子布线线圈;/n一风扇体,设有外侧环布的复数叶片及内部的一环凹空间,该环凹空间的中央部位设有一轴杆,该环凹空间设有一磁铁,而该磁铁设有一穿透孔;/n该电路装置设于该风扇底座上,该容设孔供该轴承穿设,该风扇体的轴杆插入该轴孔,且该轴承深入该磁铁的该穿透孔内,并固结组装该风扇盖体及该风扇底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型风扇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风扇底座,其凸伸有一体成型的轴承,该轴承具有一轴孔;
一风扇盖体,与该风扇底座相固结,该风扇盖体包括有一盖板体,该盖板体下方周边设有至少一第一透空部,该盖板体上设有一第二透空部;
一电路装置,是由一电路板及电子组件所构成,该电路装置设有中央位置的一容设孔,该容设孔周环设有以印刷电路的印刷涂布形成的复数组定子布线线圈;
一风扇体,设有外侧环布的复数叶片及内部的一环凹空间,该环凹空间的中央部位设有一轴杆,该环凹空间设有一磁铁,而该磁铁设有一穿透孔;
该电路装置设于该风扇底座上,该容设孔供该轴承穿设,该风扇体的轴杆插入该轴孔,且该轴承深入该磁铁的该穿透孔内,并固结组装该风扇盖体及该风扇底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风扇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风扇底座周边设有复数固定孔,该风扇盖体的周边设有对应该复数固定孔的复数定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风扇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风扇底座设有一环框座,该环框座的内侧形成有一凹环空间,该环框座的外侧形成有一风道空间,该风道空间连通该第一透空部及该第二透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型风扇改良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青橞
申请(专利权)人:捷美美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