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智勇专利>正文

空调冷凝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8604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安装方便、节能效果明显的空调冷凝水处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集水盘(3)、过滤器(4)、水槽(5)、水位开关(6)、水泵(7)、排水管(8)、分水管(9)、接水盘(13)、超声波振荡雾化器(14),水槽(5)与集水盘(3)相连通且连通处设有过滤器(4),水泵(7)的进水口位于水槽(5)内、出水口与排水管(8)的一端相连接,水位开关(6)位于水槽(5)上且与水泵(7)相联动,分水管(9)的两端于室外机(2)的壳体处设有接口(10)、中部连接有若干个喷嘴(12),其中一个接口(10)与排水管(8)的另一端相连接、另一个接口(10)连接有堵头(11),超声波振荡雾化器(14)与接水盘(13)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空调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冷凝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空调在制冷过程中,室内蒸发器的表面温度很低,与蒸发器表面接触的室内空气中会有一部分水分冷凝出来,形成空调的冷凝水。目前冷凝水的处理普遍是直接由管路排出到室外,任其滴落。这种处理方式不但会影响环境卫生,滋生蚊虫,而且空调冷凝水滴到楼下住户挡雨篷上会打扰邻居休息,有的空调冷凝水临街凌空滴落影响了市容和行人,有的空调冷凝水滴流会冲刷墙壁,影响墙体美观。因此,一些地区和城市已立法禁止空调冷凝水任意排放。目前还有采用安装专门的排水管道引入室内外下水渠道的冷凝水处理方式,由于建筑结构、室内装修大多在先完成,因此改造起来费用过高,甚至改造费用高过购买空调的费用,很不经济。现有的空调在长时间的制冷过程中,室外冷凝器的散热风扇负荷较大,导致空调制冷效率降低,浪费电能;另一方面,空调的冷凝水的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比室内温度要低得多,却白白排放出去。因此,目前出现了一种节能型空调冷凝水处理装置,中国专利公告号CN2727623Y,公告日是2005年9月21日,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节能型空调冷凝水处理装置”就公开了一种这样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甩水碗、入水管、出水管和室外机风扇电动机加长轴,所说的甩水碗的四周均布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尾端向一侧弯曲,且对着散热器,在甩水碗内,位于出水管位置设有拦水隔板,所说的室外机风扇的加长轴代替原风扇电动机轴,它的一端与室外机风扇连接,另一端连接甩水碗,所说的入水管的一端与空调冷凝水出水管连接、另一端伸入到甩水碗内,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同现有的空调一样,冷凝水要自然流出才能排放,因此室外机的安装高度必须低于室内机,空调安装不方便;用风扇的加长轴代替原风扇电动机轴,不仅加大了室外机的体积,增加了空间占用,而且加工及安装的精度要求较高;由于甩水碗随着风扇一起转动,使得风扇轴的负荷增加,增加了风扇电动机的负荷,影响了使用寿命;另外,冷凝水的出水并不均匀,在水少时,甩水碗运转做无用功,增加能耗,因此节能效果不佳。所以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空调安装不方便,节能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调安装方便、节能效果明显的空调冷凝水处理装置,该空调冷凝水处理装置能回收并充分利用冷凝水、提高空调制冷效率、节约能源。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集水盘、排水管,所述集水盘设置于空调室内机内,它还包括过滤器、水槽、水位开关、水泵、分水管、接水盘、超声波振荡雾化器,所述过滤器、所述水槽、所述水位开关、所述水泵均位于所述室内机内,所述分水管、所述接水盘、所述超声波振荡雾化器均位于空调室外机内,所述水槽与所述集水盘相连通且连通处设有所述过滤器,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位于所述水槽内、出水口与所述排水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水位开关位于所述水槽上且与所述水泵相联动,所述分水管位于所述室外机的冷凝器上方,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冷凝器下方,所述分水管的两端于所述室外机的壳体处设有接口、中部连接有若干个喷嘴,其中一个所述的接口与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相连接、另一个所述的接口连接有堵头,所述超声波振荡雾化器与所述接水盘相连接。所述排水管采用塑料软管,所述分水管采用塑料管或金属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所述水泵位于所述室内机内,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位于所述水槽内、出水口与所述排水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水位开关位于所述水槽上且与所述水泵相联动,因此,在所述室外机安装位置高于所述室内机时,冷凝水也可以通过水泵排出,减少了对空调安装的限制要求;由于所述水槽与所述集水盘相连通且连通处设有所述过滤器,因此所述水槽内的水可以减少灰尘等杂志,泵到所述分水管内的冷凝水很洁净,因此所述分水管可以做到尽量小的径向尺寸而不堵塞,有利于冷凝水的雾化;由于所述分水管的两端于所述室外机的壳体处设有接口、中部连接有若干个喷嘴,其中一个所述的接口与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相连接、另一个所述的接口连接有堵头,因此本专利技术安装方便,维护、检修容易,在现有空调的基础上改装亦方便,不会改变现有空调的空间体积;由于所述分水管位于所述室外机的冷凝器上方,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冷凝器下方,在空调制冷过程中,所述室内机的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汇集到所述集水盘内并流入所述水槽内,当水位到达所述水位开关设定的最低水位时,所述水位开关给所述水泵启动信号,冷凝水被泵入到所述分水管内,并通过所述喷嘴使冷凝水呈喷雾状喷向所述室外机的所述冷凝器的翅片,在所述室外机的散热风扇的风力作用下,所述冷凝器的翅片上大部分水在所述冷凝器排出的热量作用下遇热蒸发成水蒸汽,靠蒸发潜热吸收冷凝热量随风吹走,另一小部分水没有蒸发,靠水的较大的热容量直接吸收冷凝热量,给所述冷凝器降温,使所述冷凝器内的冷媒温度进一步降低,因此能回收并充分利用冷凝水、提高空调制冷效率、节约能源;由于所述超声波振荡雾化器与所述接水盘相连接,没有被蒸发的冷凝水从所述冷凝器的翅片上流入到所述接水盘内,当所述接水盘内的冷凝水到达一定水位时,所述超声波振荡雾化器自动启动,将冷凝水雾化排出,因此冷凝水能完全不滴流到外面,不会对外界造成污染,有利于环保;本专利技术所述水泵间断工作,在水位高时工作,将冷凝水排出,在水位低时停止工作,所述超声波振荡雾化器也是在所述接水盘内的冷凝水较多时才工作,因此所述水泵及所述超声波振荡雾化器的功率不大且不需要连续工作,增加的功耗足以通过提高制冷效率节约的功耗来补偿;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能回收并充分利用冷凝水,能使空调安装方便,提高空调制冷效率且节能效果明显,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空调包括室内机1、室外机2,所述室内机1包括蒸发器,所述室外机2包括冷凝器15,本专利技术包括集水盘3、过滤器4、水槽5、水位开关6、水泵7、排水管8、分水管9、接水盘13、超声波振荡雾化器14,所述集水盘3、所述过滤器4、所述水槽5、所述水位开关6、所述水泵7均位于所述室内机1内,所述分水管9、所述接水盘13、所述超声波振荡雾化器14均位于所述室外机2内。所述水槽5与所述集水盘3相连通且连通处设有所述过滤器4,所述水泵7的进水口位于所述水槽5内、出水口与所述排水管8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水位开关6位于所述水槽5上且与所述水泵7相联动,所述分水管9位于所述冷凝器15上方,所述接水盘13位于所述冷凝器15下方,所述分水管9的两端于所述室外机2的壳体处设有接口10、中部连接有七个喷嘴12,所述喷嘴1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其中一个所述的接口10与所述排水管8的另一端相连接、另一个所述的接口10连接有堵头11,所述超声波振荡雾化器14与所述接水盘13相连接,本实施例所述排水管8采用塑料软管,安装方便,当然也可以采用金属管或塑料管,所述分水管9采用内径很细的塑料管,有利于提高管内冷凝水的压力,有利于冷凝水雾化,当然也可以采用金属管。本专利技术处理冷凝水的过程如下在空调制冷过程中,所述室内机1的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汇集到所述集水盘3内并流入所述水槽5内,当水位到达所述水位开关6设定的最低水位时,所述水位开关6给所述水泵7启动信号,冷凝水被泵入到所述分水管9内,并通过所述喷嘴12使冷凝水呈喷雾状喷向所述室外机2的所述冷凝器1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冷凝水处理装置,包括集水盘(3)、排水管(8),所述集水盘(3)设置于空调室内机(1)内,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过滤器(4)、水槽(5)、水位开关(6)、水泵(7)、分水管(9)、接水盘(13)、超声波振荡雾化器(14),所述过滤器(4)、所述水槽(5)、所述水位开关(6)、所述水泵(7)均位于所述室内机(1)内,所述分水管(9)、所述接水盘(13)、所述超声波振荡雾化器(14)均位于空调室外机(2)内,所述水槽(5)与所述集水盘(3)相连通且连通处设有所述过滤器(4),所述水泵(7)的进水口位于所述水槽(5)内、出水口与所述排水管(8)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水位开关(6)位于所述水槽(5)上且与所述水泵(7)相联动,所述分水管(9)位于所述室外机(2)的冷凝器(15)上方,所述接水盘(13)位于所述冷凝器(15)下方,所述分水管(9)的两端于所述室外机(2)的壳体处设有接口(10)、中部连接有若干个喷嘴(12),其中一个所述的接口(10)与所述排水管(8)的另一端相连接、另一个所述的接口(10)连接有堵头(11),所述超声波振荡雾化器(14)与所述接水盘(13)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陈智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