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392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器的室内机,其包括:形成外观的外部壳体;设置于上述外部壳体的下侧,支撑多个构件的底部框架;设置于上述外部壳体的内侧,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机;设置于上述室内热交换机的下侧,收集从室内热交换机中产生的凝缩水后排出的排水底盘。另外,上述室内热交换机和排水底盘设置于上述底部框架的上侧,并且可以前后滑动。依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可以提高产品的组装性,并且维护管理也变得更加容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器;更为详细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机和排水底盘安装于底部框架的上侧,并且可以前后滑动的空调器的室内机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空调器是设置于办公室或家庭的室内的任一空间或墙面,从而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暖操作的制冷/暖机器。上述空调器是由压缩机-凝缩机-膨胀阀门-蒸发器构成冷冻循环的机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空调器分为主要设置于室外的室外机(还可以称为‘室外侧’或者‘放热侧’);以及主要设置于建筑物内部的室内机(还可以称为‘室内侧’或者‘吸热侧’)。上述室外机中设置有凝缩机(室外热交换机)和压缩机。上述室内机中设置有蒸发器(热交换机)。并且,众所周知,空调器大体上还可以分为室外机和室内机各自分离设置的分体式空调器;以及室外机和室内机一体形成的一体式空调器。图1是显示依据以往技术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斜视图。图2是显示依据以往技术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内部结构中分离出前面面板的状态的斜视图。如图所示,空调器是由主要设置于建筑物的室内侧的室内机10和主要设置于建筑物的外部的室外机50构成。上述室内机10和室外机50之间连接设置有冷媒配管60,上述冷媒配管60用于引导冷媒的流动。上述室内机10大概呈四角柱形状,并且外观是由外部壳体10′构成。在这里,上述外部壳体10′是由前面面板12、侧面面板14、后面面板16以及上面面板18形成。并且,上述外部壳体10′的下面开口形成有吸入口(图中没有显示)。另外,上述上面面板18的后半部也上下贯通后形成排出口20。另外,上述吸入口和排出口20还设置有连接管(图中没有显示),上述连接管的作用是连接室内机10和需要进行空气调节的空间。上述前面面板12中贯通有上述冷媒配管60的一端,并且上述前面面板的下端部形成有贯通孔12′。在这里,上述贯通孔的作用是使将在下面说明的排水底盘42中形成的排水部42′向前方露出。上述室内机10的内部设置有上下分隔空间的隔板22。上述隔板22的上侧具备有控制盒24。上述控制盒24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控制空调器的多个构件。并且,上述控制盒24的后方形成有排出口20。在这里,上述排出口的作用是将从室内风扇32排出的空气引导到上方。上述隔板22的底面一体形成有风扇外壳30。上述风扇外壳30的作用是用于引导内部设置的室内风扇产生的空气的流动。上述风扇外壳30中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上述室内风扇32的风扇电机(图中没有显示)。上述风扇外壳30的下部设置有热交换机40。在这里,热交换机还可以称为蒸发器。上述热交换机40可以使在内部流动的冷媒与通过上述室内风扇32吸入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并且,上述热交换机大概呈‘∧’形状。并且,上述热交换机的下端可以固定于上述侧面面板14,或者固定于前面面板12及后面面板16。上述热交换机40的下部设置有排水底盘42。上述排水底盘42设置于上述室内机10的下端具备的底部框架(图中没有显示)的上侧。在这里,上述排水底盘的作用是收集上述热交换机40中产生的凝缩水。上述排水底盘42的前面右侧向前方凸出形成有排水部42′。上述排水部42′通过上述前面面板12的贯通部12′向外部露出,从而可以使集中到上述排水底盘42的凝缩水向前方排出。另外,如图3所示,上述排水底盘42的内侧周边形成有凸缘部46。上述凸缘部46向上述排水底盘42的上侧凸出一定部分构成,从而可以固定支撑上述排水底盘42。但是,如上所述构成的以往技术存在如下问题。在如上所述的以往技术中,上述室内热交换机40和排水底盘42安装于上述底部框架44的上侧。并且,上述底部框架44的凸缘部46向上侧凸出形成。因此上述排水底盘42将从上述凸缘部46的上方安装于底部框架44,在需要拆下上述排水底盘的情况下,也要从上述凸缘部46的上方拆下。因此,在需要组装产品的时候,要将上述室内热交换机40和排水底盘42举到上述底部框架44上后再进行组装,从而会导致作业困难,需要消耗很多时间的问题。另外,为了维修上述室内热交换机40的故障时,要将室内热交换机40和排水底盘42从底部框架44的上方举起后再拆下来,并且这时还需要拆下周围的其他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以往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可向前方滑动并可装卸的安装有室内热交换机和排水底盘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形成外观的外部壳体;设置于上述外部壳体的下侧,支撑多个构件的底部框架;设置于上述外部壳体的内侧,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机;设置于上述室内热交换机的下侧,收集从室内热交换机中产生的凝缩水后排出的排水底盘。另外,上述室内热交换机和排水底盘设置于上述底部框架的上侧,并且可以前后滑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上述底部框架包含有向前后方向形成,并与上述外部壳体的侧面下端接触的具有一定长度的侧面框架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上述底部框架包含有相互连接上述侧面框架部的前端的前端框架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上述底部框架包含有相互连接上述侧面框架部的后端的后端框架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上述底部框架包含有引导上述排水底盘的前后滑动的滑动导向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上述滑动导向装置形成于上述底部框架的侧面框架部。如上所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的室内机中排水底盘和室内热交换机构成为可向前后引出/引入的结构。即,室内热交换机和排水底盘通过在底部框架的上面滑动,从而可以向前后移动。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是区别于以往技术中将较重的室内热交换机和排水底盘举起后安装于底部框架的上方的方法,在本专利技术中只需从前方推进的动作就可以完成安装,因此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是由于在热交换机等构件发生故障时,仅在拆下前面下部面板的状态下,就可以从前方拆下热交换机和排水底盘,因此售后服务工作也变得很方便。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是由于不需要上下移动热交换机等较重的构件,因此也可以提高作业中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依据以往技术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斜视图。图2是显示依据以往技术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内部结构中分离出前面面板的状态的斜视图。图3是显示依据以往技术的构成空调器的室内机的热交换机和排水底盘以及底部框架的结构的分解斜视图。图4是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可能的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的斜视图。图5是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可能的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的分解斜视图。图6a是显示构成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可能的实施例的底部框架的斜视图。图6b是显示构成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可能的实施例的底部框架的正面图。图7是显示空气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内部流动的状态的内部正面图。主要部件附图标记说明100室内机 110前面上部面板112开关露出孔 114遮盖板120前面下部面板 122配管孔124排水孔 130侧面面板140后面面板 150上面面板160面板座 170排出口200底部框架 210吸入口220滑动导向装置 230排水底盘232排水部 240侧面排水底盘242侧面排水部 250室内热交换机260中央框架 300上部框架310隔板 320垂直导向部330外壳装置 332室内风扇334风扇电机 336风扇外壳338电机固定件 340排出口342外壳安装导向部 350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外观的外部壳体;设置于上述外部壳体的下侧,支撑多个构件的底部框架;设置于上述外部壳体的内侧,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机;设置于上述室内热交换机的下侧,收集从室内热交换机中产生的凝缩水后排出的排 水底盘,并且,上述室内热交换机和排水底盘可前后滑动的设置于上述底部框架的上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正龙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