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无菌接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836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酵无菌接种装置,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发酵乳生产过程罐内物料和菌种沟通过程直接和外界接触容易被外界的细菌所污染,导致发酵的产品不合格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发酵罐及无菌接种仓,发酵罐包括罐体及设置在罐体上部的闷盖,无菌接种仓包括箱体及设置在箱体一侧的侧门,箱体设置在罐体的上部,罐体的上部通过一进料管与箱体的内腔连通,侧门上设置有两个可以容纳人手伸进的伸手孔,侧门能与箱体密封相扣,两个伸手孔处还设置有伸手孔的密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包括有侧门、两个伸手孔及密封装置的无菌接种仓,通过用小范围的无菌环境,极大的降低了在发酵产品接种过程中物料被杂菌感染的安全风险。

Fermentation aseptic inocul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酵无菌接种装置
本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发酵无菌接种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发酵乳的生产工艺要求,需要对乳制品进行植入菌种发酵,现在的菌种植入方式就是通过打开的发酵罐的投料口,用酒精喷洒消毒和或火焰圈的辅助方法,直接将菌种导入,罐内物料和菌种沟通过程直接和外界接触,该菌种植入过程很容易被外界的细菌所污染,导致发酵的产品不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发酵乳生产过程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能通过小范围的无菌环境,能极大降低发酵产品接种过程中物料被杂菌感染的发酵无菌接种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发酵无菌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发酵罐及无菌接种仓,所述的发酵罐包括罐体及设置在罐体上部的闷盖,所述的无菌接种仓包括箱体及设置在箱体一侧的侧门,所述的箱体设置在罐体的上部,所述的罐体的上部通过一进料管与箱体的内腔连通,侧门上设置有两个可以容纳人手伸进的伸手孔,侧门能与箱体密封相扣,两个伸手孔处还设置有伸手孔的密封装置。优选的,所述的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一圈第一凸沿,上述侧门设置在开口处,侧门的下部与箱体底部铰接,侧门面向开口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凸沿相适配的凹槽,侧门向开口方向扣合时,第一凸沿能卡入凹槽内。第一凸沿卡入凹槽后,侧门与箱体箱体紧密扣合。优选的,所述的伸手孔处设置有环状体,环状体上设置有与伸手孔尺寸大小一致的柱形孔,柱形孔与伸手孔对接,环状体包括呈台阶状排布的第一环体及第二环体,第二环体与箱体固定连接,密封装置设置在第一环体上。优选的,所述的密封装置包括两个与上述环状体一一对应的封盖,所述的封盖包括盖体及锁紧结构,所述的盖体面向第一环体的一侧设置有一圈限位槽,第一环体的外端能卡入限位槽内,锁紧结构设置在盖体与第一环体之间能锁紧盖体及第一环体。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环体的外端设置有第二凸沿,第二凸沿的高度与上述限位槽的宽度相当,第二凸沿的厚度与上述限位槽的槽深度相当,第二凸沿能卡入限位槽内。优选的,所述的锁紧结构包括环箍及锁紧件,所述的锁紧件包括锁紧螺杆,环箍包括两个弹性半圆体,两个弹性半圆体的一端铰接,两个弹性半圆体的另一端均设置有一箍耳,锁紧螺杆位于两个箍耳内,锁紧螺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箍耳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锁紧螺母,弹性半圆体的内侧设置有卡槽,卡槽能卡在盖体的盖沿上,且使得第一环体的第二凸沿也位于卡槽内。第一环体的第二凸沿及盖体的盖沿都位于卡槽内,所以当两个弹性半圆体被锁紧件锁紧的时候,盖体就能盖环状体上使得箱体处于封闭状态。进料管的上部设置有闷盖,先打开侧门,将消毒用的酒精喷壶及菌种(发酵包)放进箱体的内腔,人的两手从两个伸手孔伸进箱体内,用酒精喷壶对箱体内腔区域和人手进行消毒,消毒后,打开闷盖,将菌种投入到发酵罐的罐体内,待植菌完毕后,将闷盖盖回去,使得罐体处于密封状态,完成整个的接种过程。发酵无菌接种装置不用的时候,可以通过封盖对伸手孔密封,防止灰尘落入箱体内。优选的,所述的箱体为不锈钢箱体。优选的,所述的侧门为透明亚克力侧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置了包括有侧门、两个伸手孔及密封装置的无菌接种仓,通过用小范围的无菌环境,极大的降低了在发酵产品接种过程中物料被杂菌感染的安全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无菌接种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无菌接种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无菌接种仓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无菌接种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发酵罐;2、无菌接种仓;3、罐体;4、闷盖;5、箱体;6、侧门;7、伸手孔;8、开口;9、第一凸沿;10、凹槽;11、环状体;12、柱形孔;13、第一环体;14、第二环体;15、盖体;16、限位槽;17、第二凸沿;18、环箍;19、锁紧螺杆;20、弹性半圆体;21、箍耳;22、锁紧螺母;23、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发酵无菌接种装置,它包括发酵罐1及无菌接种仓2。发酵罐1包括罐体3及设置在罐体3上部的闷盖4,所述的无菌接种仓2包括箱体5及设置在箱体5一侧的侧门6,箱体5设置在罐体3的上部,罐体3的上部通过一进料管与箱体5的内腔连通,闷盖4设置在进料管位于箱体5内的一端上,侧门6上设置有两个可以容纳人手伸进的伸手孔7,侧门6能与箱体5密封相扣,两个伸手孔7处还设置有伸手孔的7密封装置。箱体5的一侧设置有开口8,开口8处设置有一圈第一凸沿9,上述侧门6设置在开口8处,侧门6的下部与箱体5底部铰接(如图1所示,铰接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侧门6面向开口8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凸沿9相适配的凹槽10,侧门6向开口8方向扣合时,第一凸沿9能卡入凹槽10内。第一凸沿9卡入凹槽10后,侧门6与箱体5紧密扣合。伸手孔7处设置有环状体11,环状体11上设置有与伸手孔7尺寸大小一致的柱形孔12,柱形孔12与伸手孔7对接,环状体11包括呈台阶状排布的第一环体13及第二环体14,第二环体14与箱体5固定连接,密封装置设置在第一环体13上。密封装置包括两个与上述环状体11一一对应的封盖,所述的封盖包括盖体15及锁紧结构,所述的盖体15面向第一环体13的一侧设置有一圈限位槽16,第一环体13的外端能卡入限位槽16内,锁紧结构设置在盖体15与第一环体13之间能锁紧盖体15及第一环体13。第一环体13的外端设置有第二凸沿17,第二凸沿17的高度与上述限位槽16的宽度相当,第二凸沿17的厚度与上述限位槽16的槽深度相当,第二凸沿17能卡入限位槽16内。锁紧结构包括环箍18及锁紧件,所述的锁紧件包括锁紧螺杆19,环箍18包括两个弹性半圆体20,两个弹性半圆体20的一端铰接,两个弹性半圆体20的另一端均设置有一箍耳21,锁紧螺杆19位于两个箍耳21内,箍耳21呈U形,锁紧螺杆19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箍耳21的轴(水平设置在箍耳21上)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锁紧螺母22,弹性半圆体20的内侧设置有卡槽23,卡槽23能卡在盖体15的盖沿上,且使得第一环体13的第二凸沿17也位于卡槽23内。第一环体13的第二凸沿17及盖体15的盖沿都位于卡槽23内,所以当两个弹性半圆体20被锁紧件锁紧的时候,盖体15就能盖环状体11上使得箱体5处于封闭状态。进料管的上部设置有闷盖4,先打开侧门6,将消毒用的酒精喷壶及菌种(发酵包)放进箱体5的内腔,人的两手从两个伸手孔7伸进箱体5内,用酒精喷壶对箱体5内腔区域和人手进行消毒,消毒后,打开闷盖4,将菌种投入到发酵罐1的罐体3内,待植菌完毕后,将闷盖4盖回去,使得罐体3处于密封状态,完成整个的接种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发酵无菌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发酵罐及无菌接种仓,所述的发酵罐包括罐体及设置在罐体上部的闷盖,所述的无菌接种仓包括箱体及设置在箱体一侧的侧门,所述的箱体设置在罐体的上部,所述的罐体的上部通过一进料管与箱体的内腔连通,侧门上设置有两个可以容纳人手伸进的伸手孔,侧门能与箱体密封相扣,两个伸手孔处还设置有伸手孔的密封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发酵无菌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发酵罐及无菌接种仓,所述的发酵罐包括罐体及设置在罐体上部的闷盖,所述的无菌接种仓包括箱体及设置在箱体一侧的侧门,所述的箱体设置在罐体的上部,所述的罐体的上部通过一进料管与箱体的内腔连通,侧门上设置有两个可以容纳人手伸进的伸手孔,侧门能与箱体密封相扣,两个伸手孔处还设置有伸手孔的密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无菌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一圈第一凸沿,上述侧门设置在开口处,侧门的下部与箱体底部铰接,侧门面向开口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凸沿相适配的凹槽,侧门向开口方向扣合时,第一凸沿能卡入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无菌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手孔处设置有环状体,环状体上设置有与伸手孔尺寸大小一致的柱形孔,柱形孔与伸手孔对接,环状体包括呈台阶状排布的第一环体及第二环体,第二环体与箱体固定连接,密封装置设置在第一环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酵无菌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装置包括两个与上述环状体一一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玲丽刘祯祥付成丽郑斌丽盛琛来阿丽雅夏青青项晶赵丙辉陈雯王卫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李子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