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前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343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前面板,属于空调器的空气流动控制部件。它包括机壳前面的前面板及其上的空气吸入口,其特征在于空调器前面板的空气吸入口设置在前盖的中央部,下侧,前面板和前盖两侧之间,并设有前盖开闭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比现有的空调器吸收更多的空气,且空调器不启动时就会自动关闭上空气吸入口,因此可以防止灰尘等异物的流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的空气流动控制部件,具体是在构成空调器前面板前盖的中央下侧和左右侧设置空气吸入口的一种空调器的前面板
技术介绍
一般的空调器都是保持清新的室内空气环境的装置。因此,可以分成为分体式空调器(seperate type或split type)和一体式空调器(windowtype)。分体式空调器和一体式空调器的性能大致一样。其中,分体式空调器一般是指在室内设置冷凝装置,在室外设置散热或压缩装置,室内与室外之间用冷媒配管连接的装置;一体式空调器是把冷凝,散热性能一体化,一般设置在墙壁上或窗户上的装置。一体式空调器是把设置在室内的室内热交换器(以下统称蒸发器)以及设置在室外的室外热交换器(以下统称冷凝器)一起设计到一个外壳里,能冷凝小范围的室内空间的空调器。图1是现有空调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包括设置在窗户或墙壁上的外壳10;结合在外壳10的室内侧,并形成空调器前面部位的前面板20;结合在外壳10下侧,并形成空调器底面的底盘;能把低温低压的气状冷媒转换成高温高压气体的压缩机;把从压缩机压出的冷媒冷凝的冷凝器;被冷凝器冷凝的高压液态冷媒膨胀成高压的双重冷媒(液体和气体的混合物)的膨胀阀;把通过膨胀阀的双重冷媒蒸发掉,并吸收外部热量的蒸发器。可是,现有技术构成的空调器左右侧和下侧的空气吸入口总是开放的(不论空调是否开启),因此,在吸入口上会积累很多灰尘等异物,并且,这些异物对空气的流动产生很大的阻碍,所以会降低空调器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设置在空调器前面板的前盖中央,两侧设置可开/闭的空气吸入口,从而防止在吸入口累积灰尘等异物的空调器的前面板。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点,本专利技术包括机壳前面的前面板及其上的空气吸入口;空调器前面板的空气吸入口设置在前盖的中部下侧,前面板和前盖两侧之间设有前盖开闭结构。所述的空调器的前面板,其前面板为了与前盖连接而设有连接孔。所述的空调器的前面板,其前面板为了引导前盖的驱动而设有引导孔。所述的空调器的前面板,其前盖为了吸入室内空气而在中央部设有贯通孔。所述的空调器的前面板,其前盖中央上端和下端设有连接钉。所述的空调器的前面板,为引导可驱动的前盖,于前盖背面上端设有与引导条连接引导孔。所述的空调器的前面板,其前盖设有可以进行进退操作的驱动装置。所述的空调器的前面板,其驱动装置包括有齿条,小齿轮和动电机。所述的空调器的前面板,其驱动装置设置在前盖左右侧下端部。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空气吸入口被设置在前盖的中部下侧和前面框架,前盖两侧之间,所以能比现有技术的空调器吸收更多的空气。并且,空气吸入口是通过齿条,小齿轮和由驱动电机组成的驱动装置进行开闭操作,因此空调器停止工作时,其空气吸入口就会自动关闭,因而可以防止灰尘等异物积累在空气吸入口。前盖因被设置在前面框架,并能在前面框架上进行拆装操作,因此便于清理空调器。因为的背面左右侧设有引导条,前面框架上设有引导孔,所以即使前盖通过驱动装置进行进退过程也不会被振动,可以稳定地进行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空调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空调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空调器工作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50前面板 51前面框架51a空气排出口51b引导孔51c连接孔52前面板52a贯通孔52b连接销52c引导条53驱动装置53a齿条 53b小齿轮53c驱动电机。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中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本专利技术空调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空调器工作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中一体式空调器是由以下部分构成构成外观的外壳30;与外壳的底部结合,而形成了底面的底盘40;设置在外壳30室内侧前面,而形成了空调器前面部的前面板50;把外壳30和底盘40之间的空间划分为室内侧和室外侧,并使其形成室内侧空间流路的空气引导装置60;能把低温低压状态的冷媒转换为高温高压气体的压缩机70;设置在室外空间使通过压缩机70的冷媒与周围环境进行热交换变成液态的冷凝器80;把被冷凝器80冷凝而膨胀成高压的液体,使其变成低温低压双重冷媒(液体与气体的混合物)的膨胀阀(未图示);能把通过膨胀阀(未图示)的双重冷媒蒸发的蒸发器90。空调器还包括有以下的部分固定在空气引导装置60,且向室内和室外方向分别引出前轴和后轴的双轴电机100;为了强制循环蒸发器90内的空气,而与双轴电机100前轴连接的离心风扇101;为了能从冷凝器强制吸入室外空气,而与双轴电机100后轴连接的轴流风扇102,能形成通过轴流风扇102旋转而生成空气流路的罩盖(Shroud)110等。前面板50是由以下部分构成把已经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排到室内的空气排出口51a的前面框架51;以及设置在空气排出口51a下侧的前盖52。前面框架51的中央部和上部分别设有连接前盖52的连接孔51c,以及在左右侧和上部设有引导前盖52驱动的引导孔51b。前盖52上的中央部还设置有当空调器启动时,能把室内空气吸收的小钉子大小的贯通孔52a。构成前盖52的贯通孔52a的上端和下端部的结构是容易折叠的皱纹式结构。在前盖52上还设置有能在前面框架51上进行拆装,并且能够插入到中央部和上下端部上的前面框架51上连接孔51c的连接销52b。连接销52b可以只设置在前盖52的中央部和上端,也可以加设在中央部的左右侧。前盖52的背面上端部的左右侧还设置有插在前面框架51上的引导孔51b,并引导前盖52的前后驱动的引导条52c。前盖52的背面左右侧的下端部还设置有驱动装置53,因此可以使前盖52沿着前面框架的前后方向进退。驱动装置是由齿条53a,小齿轮53b,驱动电机53c组成。空气引导装置60上设置有以下部分包围着离心风扇101侧部、下部和后部的风扇机架103;将外壳分成设置蒸发器90的室内侧空间和设置冷凝器80的室外侧空间的下部引导装置(lower guide)61;设置在下部引导装置61上的风扇机架103的前方,并把通过蒸发器90的空气引到离心风扇101的具有流路的孔板120;把受到孔板120引导而通过离心风扇101强制形成的空气引到下部引导装置上部的前方,并能把此空气通过空气排出口51a排出而设在下部引导装置61上部的上部引导装置62。空调器前面板50的前盖可以由一个板子组成,也可以是由两个板子组成,还可以在前盖上设置连接钉而与前面框架连接。一方面还可以把驱动装置53设置在前盖52的背面左右侧,引导条则可以设置在前盖52的背面左右侧的下端。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当启动空调器的时候,驱动装置53导通电源,这时电机53c开始旋转。电机53c开始旋转之后,被连接在电机的小齿轮53b就开始旋转,并把齿条53a驱动。齿条53a向前方驱动之后,前盖52的下端部就被开放,此时,前盖52的上端部就会受引导孔51b的引导,并向前方驱动。这样一来,前盖52就以连接销52b为中心向左右方向折叠,并形成空气吸入口,同样也在下端部形成一个空气吸入口。然后,空气就通过两个空气吸入口被吸入,此时设在前方的贯通孔52a也吸收室内空气。通过空气吸入口吸入到空调器内部的室内空气就会开始进行热交换,并在通过前面框架上的空气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的前面板,包括机壳前面的前面板、前盖及其上的空气吸入口,其特征在于空调器前面板的空气吸入口设置在前盖的中部下侧,前面板和前盖两侧之间设有前盖开闭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天永春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