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净水设备的水路系统和净水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8296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净水设备的水路系统和净水设备,包括:进水水路,进水水路上分别设有前置滤芯、进水电磁阀、增压泵和反渗透滤芯;纯水水路,纯水水路与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出口连接,纯水水路设有第一单向阀、高压开关和后置滤芯;纯水回流水路,纯水回流水路的一端与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出口连接,纯水回流水路的另一端与进水水路连接且位于增压泵和进水电磁阀之间,纯水回流水路设有回流电磁阀和第二单向阀;废水水路,废水水路与反渗透滤芯的浓缩水出口连接,废水水路设有冲洗电磁阀。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路系统解决了反渗透滤芯中心区域TDS值较高的问题,且保证了高压开关受压相对稳定,避免出现整机反复启停的问题。

Waterway system and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for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净水设备的水路系统和净水设备
本技术涉及净水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净水设备的水路系统和净水设备。
技术介绍
现在市面上大通量净水机(即滤即饮机型),在机器制水时,自来水沿着RO膜环形从径向外端向径向内端的中心管渗透并过滤为纯水,过滤后的纯水流入中心管。因此,RO膜的径向内端的TDS值大于径向外端的TDS值,特别是中心管附近区域。在关闭水龙头一段时间后,RO膜没有被施加压力,也会因为膜片本身因素进行顺渗透,高浓度自来水中盐分(即工作时产生的废水)会渗透并穿透RO膜进入纯水中,导致用户在取水过程中,首杯取出的水样TDS值增高,从而影响体验。此外,另大通量净水机经常搭配管线机使用,而管线机水箱容积都很小,用户在取水饮用时基本只会取一到两杯,而这个过程恰好取出的是TDS值变高的纯水,从而造成用户测量时TDS值过高或者烧水时容易结垢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净水设备的水路系统,该水路系统的水压稳定,纯水TDS值低。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水路系统的净水设备,该净水设备的纯水TDS值低,且系统水压稳定。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用于净水设备的水路系统,包括:进水水路,所述进水水路上分别设有前置滤芯、进水电磁阀、增压泵和反渗透滤芯,自来水顺次通过所述前置滤芯、所述进水电磁阀、所述增压泵和所述反渗透滤芯;纯水水路,所述纯水水路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出口连接,所述纯水水路设有第一单向阀、高压开关和后置滤芯;纯水回流水路,所述纯水回流水路的一端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出口连接,所述纯水回流水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水路连接且位于所述增压泵和所述进水电磁阀之间,所述纯水回流水路设有回流电磁阀和第二单向阀;废水水路,所述废水水路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浓缩水出口连接,所述废水水路设有冲洗电磁阀。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净水设备的水路系统,通过在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出口分成相对独立的纯水水路和纯水回流水路,从而有效解决了反渗透滤芯中心区域TDS值较高的问题,且保证了高压开关受压相对稳定,避免出现整机反复启停的问题。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净水设备的水路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路系统还包括:水路板结构,所述水路板结构形成所述进水水路、所述纯水水路、所述纯水回流水路和所述废水水路。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前置滤芯、所述进水电磁阀、所述增压泵、所述反渗透滤芯、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高压开关、所述回流电磁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后置滤芯均集成设置于所述水路板结构上。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水路板结构包括:上水路板和下水路板,所述上水路板和所述下水路板设有相对应的沟槽,所述沟槽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和第十一沟槽,其中,所述进水水路由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沟槽构成,所述纯水水路由所述第五、第六沟槽和第九沟槽构成,所述纯水回流水路由第七沟槽和第八沟槽构成,所述第八沟槽与所述第三沟槽相连通,所述废水水路由第十沟槽和第十一沟槽构成,所述水路板结构还设有自来水接口、生活用水接口、饮用水接口和浓缩水接口,所述自来水接口与所述第一沟槽相通,所述生活用水接口与第二沟槽相通,所述饮用水接口与所述第九沟槽相通,所述浓缩水接口与所述第十一沟槽相通。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前置滤芯为PAC滤芯,所述后置滤芯为碳棒滤芯。进一步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前置滤芯和所述后置滤芯构成复合滤芯,所述复合滤芯设有自然水入口、初级过滤水出口、纯水入口和饮用水出口。进一步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上水路板和所述下水路板通过熔接方式形成一体。进一步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上水路板的沟槽深度大于所述下水路板沟槽深度。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水路板的一侧设有反渗透滤芯座和复合滤芯座,另一侧设有所述进水电磁阀、所述增压泵、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高压开关、所述回流电磁阀、所述第二单向阀。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净水设备包括的净水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水路系统,由于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路系统的纯水回流冲洗性能较好,保证了高压开关受压相对稳定,避免出现整机反复启停的问题。因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净水设备的性能较佳,解决了首杯水的TDS值较高的问题。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水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水路板结构的装配图;图3是图2的分解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上水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下水路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水路系统100;进水水路10;纯水水路20;纯水回流水路30;废水水路40;前置滤芯51、所述进水电磁阀52、所述增压泵53、所述反渗透滤芯54、所述第一单向阀55、所述高压开关56、所述回流电磁阀57、所述第二单向阀58、所述后置滤芯59;冲洗电磁阀59a;水路板结构60;上水路板61;下水路板62;自来水接口621;生活用水接口622;饮用水接口623;浓缩水接口624;反渗透滤芯座71;复合滤芯座72;第一沟槽①;第二沟槽②;第三沟槽③;第四沟槽④;第五沟槽⑤;第六沟槽⑥;第七沟槽⑦;第八沟槽⑧;第九沟槽⑨;第十沟槽⑩;第十一沟槽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图5,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净水设备的水路系统100。水路系统100包括:进水水路10、纯水水路20、纯水回流水路30和废水水路40。具体地,进水水路10上分别设有前置滤芯51、进水电磁阀52、增压泵53和反渗透滤芯54,自来水顺次通过前置滤芯51、进水电磁阀52、增压泵53和反渗透滤芯54。纯水水路20与反渗透滤芯54的纯水出口连接,纯水水路20设有第一单向阀55、高压开关56和后置滤芯59。纯水回流水路30的一端与反渗透滤芯54的纯水出口连接,纯水回流水路30的另一端与进水水路10连接且位于增压泵53和进水电磁阀52之间,纯水回流水路30设有回流电磁阀57和第二单向阀58。废水水路与反渗透滤芯54的浓缩水出口连接,废水水路40设有冲洗电磁阀59a。也就是说,反渗透滤芯54分别与进水水路10、纯水水路20、纯水回流水路30和废水水路40连通。在纯水水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净水设备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进水水路,所述进水水路上分别设有前置滤芯、进水电磁阀、增压泵和反渗透滤芯,自来水顺次通过所述前置滤芯、所述进水电磁阀、所述增压泵和所述反渗透滤芯;/n纯水水路,所述纯水水路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出口连接,所述纯水水路设有第一单向阀、高压开关和后置滤芯;/n纯水回流水路,所述纯水回流水路的一端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出口连接,所述纯水回流水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水路连接且位于所述增压泵和所述进水电磁阀之间,所述纯水回流水路设有回流电磁阀和第二单向阀;/n废水水路,所述废水水路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浓缩水出口连接,所述废水水路设有冲洗电磁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净水设备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水水路,所述进水水路上分别设有前置滤芯、进水电磁阀、增压泵和反渗透滤芯,自来水顺次通过所述前置滤芯、所述进水电磁阀、所述增压泵和所述反渗透滤芯;
纯水水路,所述纯水水路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出口连接,所述纯水水路设有第一单向阀、高压开关和后置滤芯;
纯水回流水路,所述纯水回流水路的一端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出口连接,所述纯水回流水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水路连接且位于所述增压泵和所述进水电磁阀之间,所述纯水回流水路设有回流电磁阀和第二单向阀;
废水水路,所述废水水路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浓缩水出口连接,所述废水水路设有冲洗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净水设备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系统还包括:水路板结构,所述水路板结构形成所述进水水路、所述纯水水路、所述纯水回流水路和所述废水水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净水设备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滤芯、所述进水电磁阀、所述增压泵、所述反渗透滤芯、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高压开关、所述回流电磁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后置滤芯均集成设置于所述水路板结构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净水设备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板结构包括:上水路板和下水路板,所述上水路板和所述下水路板设有相对应的沟槽,所述沟槽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和第十一沟槽,其中,所述进水水路由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也曹伟蔡雪刚黄辉谷亮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