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灌装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263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灌装生产线,包括支撑架、输送机构、灌装机构和控制箱,支撑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机架、输送带和伺服电机,灌装机构包括料桶、气缸、活动板和灌装头,料桶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四根相互对称分布的固定柱,料桶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气缸,料桶的正下方设有与固定柱滑动连接的活动板,活动板的左右两侧与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活动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灌装头,灌装头与料桶之间固定连接有软管,支撑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灌装机构内设有上下活动的活动板,配合表面均匀分布的多个灌装头,方便一次性灌装多个瓶体,降低输送机构停驻的频率,延长各部件的使用寿命。

An automatic filling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灌装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灌装设备
,具体为一种自动灌装生产线。
技术介绍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酵母曲种质量决定酒质,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黄酒南方以糯米、北方以黍米、粟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数种未知氨基酸,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8种必需氨基酸黄酒都具备,故被誉为“液体蛋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黄酒的酿造和生产逐渐工业化,通常采用生产线对黄酒进行灌装,但是,现有的生产线通常采用单个瓶体灌装的方式,在瓶体经过灌装头时需要进行短暂的停驻,灌装完成后再继续运行,停驻的频率过高,加大了电机和控制器的运行负荷,容易造成电机和控制器老化,缩短使用寿命,且灌装时仅通过瓶体的停止位置来确定灌装位置,容易造成灌装头与瓶口错位而浪费黄酒,影响灌装的良品率。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灌装生产线,通过在灌装机构内设有上下活动的活动板,配合表面均匀分布的多个灌装头,方便一次性灌装多个瓶体,降低输送机构停驻的频率,延长各部件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灌装生产线,包括支撑架、输送机构、灌装机构和控制箱,所述支撑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机架、输送带和伺服电机,所述机架的内部设有转动连接的输送辊,所述输送辊的表面设有与输送辊接触连接的输送带,所述机架的下方设有伺服电机,所述输送辊的一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灌装机构包括料桶、气缸、活动板和灌装头,所述料桶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四根相互对称分布的固定柱,所述料桶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料桶的正下方设有与固定柱滑动连接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左右两侧与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灌装头,所述灌装头与料桶之间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支撑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机架的内部设有等距分布的支撑辊,所述支撑辊的两端分别与机架转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伺服电机位于机架的下方且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与支撑架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横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活动板的边缘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与固定柱的表面滑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灌装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呈喇叭状且下端开口大于上端开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料桶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变频电机,所述料桶的内部设有转动连接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的顶端与变频电机的输出端轴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变频电机的侧面设有与料桶固定连接的空气压缩机,所述软管与灌装头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电磁阀,所述空气压缩机与电磁阀分别与控制箱相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控制箱体的表面设有开关按钮、调速旋钮和拨动开关,所述控制箱分别与伺服电机、气缸、空气压缩机和变频电机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在灌装机构内设有上下活动的活动板,配合表面均匀分布的多个灌装头,方便一次性灌装多个瓶体,降低输送机构停顿的频率,提高灌装时的工作效率,同时减轻控制箱和伺服电机的工作负荷,延长各部件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通过在料筒内设有搅拌桨,能够有效的避免黄酒在灌装时发生沉淀,使黄酒在灌装时保持均匀性,通过在活动板的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气缸,方便快速驱动活动板上下运动,便于进行灌装操作,配合喇叭状的定位套,方便使灌装头与瓶口对齐,避免灌装时黄酒泄漏,提高灌装的良品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自动灌装生产线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料桶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活动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灌装头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撑架-1,输送机构-2,灌装机构-3,控制箱-4,机架-5,输送带-6,伺服电机-7,输送辊-8,料桶-9,气缸-10,活动板-11,灌装头-12,固定柱-13,软管-14,支撑辊-15,横板-16,凹槽-17,滑套-18,定位套-19,变频电机-20,搅拌桨-21,空气压缩机-22,电磁阀-23,开关按钮-24,调速旋钮-25,拨动开关-2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灌装生产线,包括支撑架1、输送机构2、灌装机构3和控制箱4,所述支撑架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输送机构2,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机架5、输送带6和伺服电机7,所述机架5的内部设有转动连接的输送辊8,所述输送辊8的表面设有与输送辊8接触连接的输送带6,所述机架5的下方设有伺服电机7,所述输送辊8的一端与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灌装机构3包括料桶9、气缸10、活动板11和灌装头12,所述料桶9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四根相互对称分布的固定柱13,所述料桶9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气缸10,所述料桶9的正下方设有与固定柱13滑动连接的活动板11,所述活动板11的左右两侧与气缸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灌装头12,所述灌装头12与料桶9之间固定连接有软管14,所述支撑架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4。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所述机架5的内部设有等距分布的支撑辊15,所述支撑辊15的两端分别与机架5转动连接,通过在机架5的内部设有等距分布的支撑辊15,提高对于灌装瓶体的支撑强度,提高瓶体在灌装时的稳定性。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所述伺服电机7位于机架5的下方且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7与支撑架1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横板16,通过在支撑架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横板16,方便对伺服电机7进行固定。进一步改进地,如图3所示,所述活动板11的边缘处开设有凹槽17,所述凹槽17内固定连接有滑套18,所述滑套18与固定柱13的表面滑动连接,通过在活动板11的边缘处设有带滑套18的凹槽17,提高活动板11在活动时的稳定性。进一步改进地,如图4所示,所述灌装头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套19,所述定位套19呈喇叭状且下端开口大于上端开口,通过在灌装头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喇叭状的定位套19,方便对瓶体进行定位,使灌装时灌装头12与瓶体对齐,避免发生黄酒泄漏。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2所示,所述料桶9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变频电机20,所述料桶9的内部设有转动连接的搅拌桨21,所述搅拌桨21的顶端与变频电机20的输出端轴连接,通过在料桶9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变频电机20,配合料桶9内部转动连接的搅拌桨21,方便在进行黄酒灌装的同时对料桶9内的黄酒进行搅拌,避免料桶9内的黄酒发生沉淀。进一步改进地,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灌装生产线,包括支撑架(1)、输送机构(2)、灌装机构(3)和控制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输送机构(2),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机架(5)、输送带(6)和伺服电机(7),所述机架(5)的内部设有转动连接的输送辊(8),所述输送辊(8)的表面设有与输送辊(8)接触连接的输送带(6),所述机架(5)的下方设有伺服电机(7),所述输送辊(8)的一端与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灌装机构(3)包括料桶(9)、气缸(10)、活动板(11)和灌装头(12),所述料桶(9)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四根相互对称分布的固定柱(13),所述料桶(9)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气缸(10),所述料桶(9)的正下方设有与固定柱(13)滑动连接的活动板(11),所述活动板(11)的左右两侧与气缸(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灌装头(12),所述灌装头(12)与料桶(9)之间固定连接有软管(14),所述支撑架(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灌装生产线,包括支撑架(1)、输送机构(2)、灌装机构(3)和控制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输送机构(2),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机架(5)、输送带(6)和伺服电机(7),所述机架(5)的内部设有转动连接的输送辊(8),所述输送辊(8)的表面设有与输送辊(8)接触连接的输送带(6),所述机架(5)的下方设有伺服电机(7),所述输送辊(8)的一端与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灌装机构(3)包括料桶(9)、气缸(10)、活动板(11)和灌装头(12),所述料桶(9)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四根相互对称分布的固定柱(13),所述料桶(9)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气缸(10),所述料桶(9)的正下方设有与固定柱(13)滑动连接的活动板(11),所述活动板(11)的左右两侧与气缸(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灌装头(12),所述灌装头(12)与料桶(9)之间固定连接有软管(14),所述支撑架(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5)的内部设有等距分布的支撑辊(15),所述支撑辊(15)的两端分别与机架(5)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7)位于机架(5)的下方且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艳李恒戴育龄杨益洲张召森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