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浆传输管道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184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煤浆传输管道接头,包括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第一连接套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煤浆传输管道端头外壁上,煤浆传输管道端头外壁表面有环形的防滑纹;第二连接套包括两个接头口和中间的连接套本体,连接套本体的管径大于接头口的管径;两个接头口分别通过环形紧固圈紧固在两个煤浆传输管道的外壁上;连接套本体的长度不小于第一连接套的长度,连接套本体同轴心线的套在第一连接套外;所述的第二连接套的两个接头口和连接套本体连接处还设有波纹膨胀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煤浆传输管道接头,将原来的接头部分从刚性焊接,改成内外两层的柔性连接头,起到减震功能。

Coal slurry transmission pipeline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浆传输管道接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浆制备
,具体为煤浆传输管道接头。
技术介绍
采用原煤制浆提浓后,气化生产粗煤气已经广泛使用,原料煤经煤运系统送储煤斗,经称重给料机控制输送量送入磨煤机,加入一定量的水、添加剂、碱液,物料在磨煤机中进行湿法磨煤,出磨煤机的煤浆经高压泵加压后送至气化炉。煤浆在传送过程用,因为是高压传送,流体运动状态复杂,因此传送管道接头震动较大,刚性焊接容易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提供一种柔性的煤浆传输管道接头,可以缓冲煤浆传输过程的震动,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煤浆传输管道接头,包括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所述的第一连接套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煤浆传输管道端头外壁上,将两个煤浆传输管道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煤浆传输管道端头外壁表面有环形的防滑纹,防滑纹与第一连接套内壁紧密接触;所述的第二连接套包括两个接头口和中间的连接套本体,连接套本体的管径大于接头口的管径,接头口内壁与煤浆传输管道外壁紧密接触;两个接头口分别通过环形紧固圈紧固在两个煤浆传输管道的外壁上;连接套本体的长度不小于第一连接套的长度,连接套本体同轴心线的套在第一连接套外;所述的第二连接套的两个接头口和连接套本体连接处还设有波纹膨胀节。进一步的,所述的波纹膨胀节与煤浆传输管道外壁之间留有环形的空腔;所述的第二连接套的连接套本体上有填充孔,填充孔通向环形的空腔,通过填充孔向环形的空腔灌入弹性的密封胶。优选的,所述的煤浆传输管道与接头口的接触面有环形凹凸纹,环形凹凸纹嵌入到接头口内壁,增强密封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煤浆传输管道接头,将原来的接头部分从刚性焊接,改成内外两层的柔性连接头,起到减震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和图2所示,煤浆传输管道接头,包括第一连接套2和第二连接套3,所述的第一连接套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煤浆传输管道1端头外壁上,将两个煤浆传输管道1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煤浆传输管道1端头外壁表面有环形的防滑纹4,防滑纹4与第一连接套2内壁紧密接触,增加第一连接套2与煤浆传输管道1的接触面;所述的第二连接套3包括两个接头口7和中间的连接套本体,连接套本体的管径大于接头口7的管径,接头口7内壁与煤浆传输管道1外壁紧密接触;两个接头口7分别通过环形紧固圈9紧固在两个煤浆传输管道1的外壁上。连接套本体的长度不小于第一连接套2的长度,连接套本体同轴心线的套在第一连接套2外。所述的第二连接套3的两个接头口7和连接套本体连接处还设有波纹膨胀节6,所述的波纹膨胀节6具有弹性,起到缓冲作用。所述的波纹膨胀节6与煤浆传输管道1外壁之间留有环形的空腔5。煤浆传输管道1与接头口7的接触面有环形凹凸纹8,环形凹凸纹8嵌入到接头口7内壁,增强密封性。所述的第二连接套3的连接套本体上有填充孔10,填充孔10通向环形的空腔5,通过填充孔10向环形的空腔5灌入弹性的密封胶。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煤浆传输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套(2)和第二连接套(3),所述的第一连接套(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煤浆传输管道(1)端头外壁上,将两个煤浆传输管道(1)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煤浆传输管道(1)端头外壁表面有环形的防滑纹(4),防滑纹(4)与第一连接套(2)内壁紧密接触;/n所述的第二连接套(3)包括两个接头口(7)和中间的连接套本体,连接套本体的管径大于接头口(7)的管径,接头口(7)内壁与煤浆传输管道(1)外壁紧密接触;两个接头口(7)分别通过环形紧固圈(9)紧固在两个煤浆传输管道(1)的外壁上;/n连接套本体的长度不小于第一连接套(2)的长度,连接套本体同轴心线的套在第一连接套(2)外;/n所述的第二连接套(3)的两个接头口(7)和连接套本体连接处还设有波纹膨胀节(6。/n

【技术特征摘要】
1.煤浆传输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套(2)和第二连接套(3),所述的第一连接套(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煤浆传输管道(1)端头外壁上,将两个煤浆传输管道(1)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煤浆传输管道(1)端头外壁表面有环形的防滑纹(4),防滑纹(4)与第一连接套(2)内壁紧密接触;
所述的第二连接套(3)包括两个接头口(7)和中间的连接套本体,连接套本体的管径大于接头口(7)的管径,接头口(7)内壁与煤浆传输管道(1)外壁紧密接触;两个接头口(7)分别通过环形紧固圈(9)紧固在两个煤浆传输管道(1)的外壁上;
连接套本体的长度不小于第一连接套(2)的长度,连接套本体同轴心线的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岭吴栋华刘新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丰能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