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型空调器排气引导装置安装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8183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一体型空调器排气引导装置安装结构的发明专利技术,它包括在空气引导装置的后方设置着和空气引导装置结合的隔板;与隔板结合的空气引导装置;空气引导装置上方设置的排气引导装置;排气引导装置包括导风罩和出风口;导风罩上形成T形插接凸起和出风口上形成T形插接槽,两者插接在一起,构成排气引导装置。这样的安装结构使导风罩和出风口牢固的插接在一起,在拆装出风口时,不容易损坏导风罩和出风口等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关一体型空调器的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使导风罩和出风口牢固结合的一体型空调器排气引导装置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空调器是设置在车辆,办公室,家庭等室内的一个空间或者设置在墙壁上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冷却或者加热的机器,主要是由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阀-室内热交换器等部件来构成循环体系的。空调器分为主要设置在室外的室外侧(或者室外机)和设置在室内的室内侧(或者室内机),当在制冷的时候室外侧则为放热侧,而室内侧则为吸热侧。还有,室外侧上设置着室外热交换器和压缩机,而室内侧则设置着室内热交换器。空调器可分为室内侧和室外侧分离着的分体式空调器和室外侧和室内侧成为一体的一体式空调器,分体式空调器可根据安装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壁挂式、屋顶式、立式等。一体式空调器以窗口为中心分为室内形成室内侧,而室外则分为窗口式空调器和设置在外墙体里面的空调器。图1是以往技术制作的一体式空调器的主要结构分解图,参考图1对一体型空调器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首先空调器的下面形成着底盘1,底盘1的室内侧的前面设置着前面板3,前面板3形成空调器的正面的外观,它设置在机箱30的正面。前面板3一侧上设置着空气引入到空调器内部空间的吸入部3i,另一侧设置着在空调器内部完成热交换的空气排放到室内的排气部3e,吸入部3i上设置着吸入板4,排气部3e的下面设置着控制空调器运作的控制部3c。前面板3的内侧设置着室内热交换器7。室内热交换器7是通过面板3的吸入部3i进入的空气和冷媒进行热交换的,更准确的说固定设置在以下要说明的空气引导装置9上。室内热交换器7的后方设置着空气引导装置9,在空气引导装置9上形成着通过室内热交换器7的空气通过的通孔10,前面板3的排气部3e相互对应的位置上形成着排气引导装置9e,在空气引导装置9的底面形成着在室内热交换器7上产生的冷凝水的排水结构9’。在空气引导装置9的后方设置着和空气引导装置9结合的隔板11,在隔板11的内面上形成着空气流动引导面12,把以下要说明的离心风扇19所引起的空气进行气流的引导。在和前面板3的控制部3c对应位置的底盘1上面设置着安装有控制空调器的各种电子部件的控制盒14。控制盒14前端的2个螺丝和底盘1连接着,后端和空气引导装置9通过螺丝连接在一起得到固定。在隔板11的后面设置着划分空调器室内侧和室外侧的挡板15,挡板15把空调器的室内侧和室外侧进行了划分,从而防止了室内侧环境和室外侧的环境相互受到影响。挡板15的后面,即室外侧上有电机座18设置在底盘1的上面,在这里设置着风扇电机17,风扇电机17的风扇电机轴17A各自向室内侧和室外侧突出形成的,一侧的风扇电机轴17A是贯通着挡板15向室内侧的隔板11内部突出着,向室内侧突出的风扇电机轴17A上设置着离心风扇19,离心风扇19是把室内的空气引入到室内热交换器7上进行热交换之后再把空气通过排气引导装置9e送入到室内。风扇电机17的室外侧轴上设置着轴流风扇21,轴流风扇21把室外侧的空气引入,并且把空气通过室外热交换器27进行热交换的。在轴流风扇21的扇叶的端部设置着打水环22,打水环22把凝聚在下方的冷凝水溅起洒到设置在轴流风扇后方的室外热交换器27上面,冷却了室外热交换器27的温度,从而提高了冷却效率。室外热交换器27设置在底盘1上面,而且设置在室外侧的最外侧上,室外热交换器27引入室外的空气和运作流体进行热交换。底盘1的上面具有机箱30来遮蔽设置在里面的各种部件,机箱30和底盘1连接在一起,并且遮蔽着空调器的两个侧面和顶部。在此,虽然没有图示,室外侧上还设置着压缩机和膨胀阀等部件。一体型空调器的室内侧设置在空气需更新的空间里,室外侧则设置在室外。当空调器在进行冷却的时候,空调器开始运作,空调器内部循环也开始运行,风扇电机17把离心风扇19和轴流风扇21进行旋转。此时,室内侧的空气通过前面板3的吸入部3i传送到室内热交换器7上,空气在通过室内热交换器7的时候和冷媒进行热交换而变成相对比较低温的空气。随着离心风扇19的旋转进行完热交换的空气将通过空气引导装置9的通孔10吸入到离心风扇19里去,进而空气被离心风扇19排出,沿着隔板11的内部传送到排气引导装置9e上,而传送到排气引导装置9e的空气则通过前面板3上的排气部3e进入到室内。室外侧上进行运作的冷媒从室内热交换器7上得到热量向室外排放,即外部的空气因轴流风扇21进入到空调器的室外侧,被轴流风扇导风罩23引导通过室外热交换器27和冷媒进行热交换把热量向外部放出。参考图2,也有将排气引导装置9e设置在空气引导装置9的上方,前面板3的排气部3e亦设置在前面板3上方相对应的位置上。排气引导装置9e包括导风罩9f和出风口9g,出风口9g上部边缘侧设有两个以上的挂钩卡9g′,导风罩上部边缘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相同数量的挂钩槽9f′,将出风口9g卡接在导风罩9f上。但是,上述的排气引导装置9e有以下的问题点由于出风口9g是卡接在导风罩9f上,在安装和拆卸时,容易将挂钩卡9g′掰断,造成出风口9g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使导风罩和出风口牢固结合的一体型空调器排气引导装置安装结构。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一体型空调器排气引导装置安装结构,包括在空气引导装置的后方设置着和空气引导装置结合的隔板;与隔板结合的空气引导装置;空气引导装置上方设置的排气引导装置;排气引导装置包括导风罩和出风口;导风罩上形成T形插接凸起和出风口上形成T形插接槽,两者插接在一起,构成排气引导装置;也可以是导风罩上形成T形插接槽和出风口上形成T形插接凸起,两者插接在一起,构成排气引导装置。导风罩上部可以横向形成T形插接凸起,出风口上部相对应的位置横向形成T形插接槽;导风罩上部也可以横向形成T形插接槽,出风口上部相对应的位置横向形成T形插接凸起;可以是导风罩左右两端部竖向形成底部封闭的T形插接槽,出风口左右两端部相对应的位置竖向形成T形插接凸起;也可以是导风罩左右两端部竖向形成竖向T形插接凸起,出风口左右两端部相对应的位置竖向形成上部封顶的T形插接槽。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型空调器排气引导装置安装结构,由于导风罩上形成T形插接凸起和出风口上形成T形插接槽,使导风罩和出风口牢固的插接在一起,在拆装出风口时,不容易损坏导风罩和出风口等部件,提高了产品信誉度。附图说明图1是以往技术的一体型空调器的主要结构分解图。图2是以往技术的排气引导装置的导风罩结构图。图3是以往技术的排气引导装置的出风口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排气引导装置导风罩和出风口的分解图。图5是导风罩和出风口的插接凸起和插接槽结合状态图。主要符号说明 1底盘3前面板4吸入板 7室内热交换器9空气引导装置9e排气引导装置9f导风罩 9g出风口A插接凸起B插接槽11隔板 12空气流动引导面14控制盒 15挡板17风扇电机 17A风扇电机轴19离心风扇 21轴流风扇22打水环 23轴流风扇导风罩23A排风口25固定片27室外热交换器 30机箱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型空调器的主要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型空调器排气引导装置安装结构,包括在空气引导装置的后方设置着和空气引导装置结合的隔板;与隔板结合的空气引导装置;空气引导装置上方设置的排气引导装置;排气引导装置包括导风罩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导风罩上形成T形插接凸起和出风口上形成T形插接槽,两者插接在一起,构成排气引导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舜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