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的进罐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依次连接的放置区、第一输送段和第二输送段,机架上设有推送机构,第一输送段包括第一输送带和第一输送电机,第一输送带上可并排放置多个灭火器罐,第二输送段包括第二输送带和第二输送电机,第二输送带与第一输送带连接,机架上设有导向架,两个导向架之间形成有收缩型导向通道,导向通道一端连接放置区,导向通道另一端经第一输送带连接第二输送带,第一输送段上的灭火器罐在第一输送带的作用下沿导向通道移动至第二输送段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放置区,每次可在放置多个灭火器罐,再通过推送机构和第一输送段配合将灭火器罐传递至第二输送段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A tank feeding mechanism of fire extinguisher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的进罐机构
本技术涉及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的进罐机构。
技术介绍
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罐内放置灭火剂,用以救灭火灾。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灭火器内灭火剂的成分不一样,是专为不同的火灾起因而设的,我们使用时必须注意,以免产生反效果及引起生命危险,灭火器在制造的过程中,需要对灭火器罐内填充灭火剂,传统的填充方式均是通过人工直接对灭火器罐进行填充。目前市面上虽然出现了通过自动生产线对灭火器罐内填充灭火剂,目前灭火器的自动生产线包括进罐机构、填充机构,进罐机构一般包括输送带,输送带将灭火器罐移送至填充机构处,通过填充机构对灭火器罐内填充灭火剂,然而由于目前市面上的进罐机构均是通过人工将灭火器罐放置于输送带上,而且输送带均为单道设置,即一个输送带不能并排放置灭火器罐,输送带上放置的灭火器罐数量较少,导致了需要操作人员在输送带处进行在输送带上补充灭火器罐,操作人员工作量较大,操作人员仅能对一条生产线进行补充灭火器罐,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的进罐机构,通过设置放置区,每次可在放置多个灭火器罐,再通过推送机构和第一输送段配合将灭火器罐传递至第二输送段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的进罐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依次连接的放置区、第一输送段和第二输送段,所述放置区上放置有若干个灭火器罐,所述机架上设有将放置区上的灭火器罐推送至第一输送段上的推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段包括第一输送带和带动第一输送带传动的第一输送电机,所述第一输送带上可并排放置多个灭火器罐,所述第二输送段包括第二输送带和带动第二输送带传动的第二输送电机,所述第二输送带与第一输送带连接,所述机架上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架,两个所述导向架之间形成有收缩型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一端连接放置区,且导向通道该端的宽度与放置区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导向通道另一端经第一输送带连接第二输送带,且导向通道该端的宽度与第二输送带的宽度相适配,所述第一输送段上的灭火器罐在第一输送带的作用下沿导向通道移动至第二输送段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进罐机构,工作时,操作人员可将多个灭火器罐摆放于放置区,再通过推送机构将部分灭火器罐推送至第一输送段,第一输送段通过第一输送带带动灭火器罐移动,由于两个导向架形成导向通道,使得第一输送段上的灭火器罐沿导向通道移动至第二输送段上,推送机构再次工作,再将部分灭火器罐推送至第一输送段,第一输送段再将灭火器罐输送至第二输送段上,循环上述步骤,直至放置区的灭火器罐全部被推送至第一输送段上,操作人员再在放置区补充多个灭火器罐,无需操作人员时刻在输送带上补充灭火器罐,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由于一次可在放置区放置多个灭火器罐,操作人员可以同时管理多个生产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导向架包括第一导向段和第二导向段,所述第一导向段一端位于放置区,所述第一导向段另一端位于第二输送带处,所述第二导向段一端与第一导向段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段另一端位于第二输送带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导向段包括多个竖向设置的同步辊和套设于同步辊上的导向带。通过上述改进,便于第一输送带上的灭火器罐进入第二输送带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推送机构包括电动推杆和推送板,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连接推送板,所述电动推杆带动推送板移动以将放置区上的灭火器罐推送至第一输送段上。通过上述改进,便于推动放置区的灭火器罐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导向段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放置区;3、第一输送带;4、第二输送带;5、导向架;51、第一导向段;52、第二导向段;6、电动推杆;7、推送板;8、同步辊;9、导向带。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阐释。参见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的进罐机构,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依次连接的放置区2、第一输送段和第二输送段,所述放置区2上放置有灭火器罐,放置区2可纵向和横向均能排布放置多个灭火器罐,所述机架1上设有将放置区2上的灭火器罐推送至第一输送段上的推送机构,所述推送机构包括电动推杆6和推送板7,所述电动推杆6的输出端连接推送板7,所述电动推杆6带动推送板7移动,推送板7移动时与放置区2的灭火器罐相接触,以将放置区2上的灭火器罐推送至第一输送段上。所述推送板7上设有多个与灭火器罐相配合的一侧形成有多个内凹区,内凹区与灭火器罐相配合,从而能够更好的推送灭火器罐移动。所述第一输送段包括第一输送带3和带动第一输送带3传动的第一输送电机,机架1上安装有传送辊,第一输送带3套设于传送辊上,第一输送电机与传送辊连接,从而带动第一输送带3传动,第一输送带3由放置区2向第二输送段所在位置传动,所述第一输送带3上沿宽度方向可并排放置多个灭火器罐。所述第二输送段包括第二输送带4和带动第二输送带4传动的第二输送电机,所述第二输送带4与第一输送带3连接,机架1上安装有传送辊,第二输送带4套设于传送辊上,第二输送电机与传送辊连接,从而带动第二输送带4传动,第二输送带4将其上面的灭火器罐移送至填充机构处,填充机构每次仅能对单个灭火器罐进行填充灭火剂,因此第二输送带4的宽度与单个灭火器罐的尺寸相适配,即第二输送带4上沿宽度方向仅能放置一个灭火器罐。所述机架1上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架5,两个所述导向架5之间形成有收缩型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一端连接放置区2,且导向通道该端的宽度与放置区2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导向通道另一端经第一输送带3连接第二输送带4,且导向通道该端的宽度与第二输送带4的宽度相适配,使得导向通道在第一输送带3上呈收缩型,所述第一输送段上的灭火器罐在第一输送带3的作用下沿导向通道移动至第二输送段上。本技术的进罐机构,工作时,操作人员先将多个灭火器罐摆放于放置区2,放置区2横向和纵向均放置有灭火器罐,推送机构再启动,通过电动推杆6带动推送板7向前移动一段距离,以将放置区2上部分灭火器罐推送至第一输送带3上,第一输送电机带动第一输送带3传动,使得灭火器罐能够随第一输送带3移动,由于两个导向架5形成导向通道,导向通道限定第一输送带3上的灭火器罐的移动路径,而且导向通道收缩状,使得第一输送带3上灭火器罐沿导向通道移动到第二输送带4上,第二输送带4上再将灭火器罐移动至下一工位进行下一道工序。推送机构再次工作,再将部分灭火器罐推送至第一输送段,第一输送段再将灭火器罐输送至第二输送段上,循环上述步骤,直至放置区2的灭火器罐全部被推送至第一输送段上,操作人员再在放置区2补充多个灭火器罐,无需操作人员时刻在输送带上补充灭火器罐,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由于一次可在放置区2放置多个灭火器罐,操作人员可以同时管理多个生产线,大大提高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的进罐机构,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依次连接的放置区(2)、第一输送段和第二输送段,所述放置区(2)上放置有若干个灭火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将放置区(2)上的灭火器罐推送至第一输送段上的推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段包括第一输送带(3)和带动第一输送带(3)传动的第一输送电机,所述第一输送带(3)上可并排放置多个灭火器罐,所述第二输送段包括第二输送带(4)和带动第二输送带(4)传动的第二输送电机,所述第二输送带(4)与第一输送带(3)连接,所述机架(1)上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架(5),两个所述导向架(5)之间形成有收缩型的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一端连接放置区(2),且导向通道该端的宽度与放置区(2)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导向通道另一端经第一输送带(3)连接第二输送带(4),且导向通道该端的宽度与第二输送带(4)的宽度相适配,所述第一输送段上的灭火器罐在第一输送带(3)的作用下沿导向通道移动至第二输送段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灭火器生产线的进罐机构,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依次连接的放置区(2)、第一输送段和第二输送段,所述放置区(2)上放置有若干个灭火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将放置区(2)上的灭火器罐推送至第一输送段上的推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段包括第一输送带(3)和带动第一输送带(3)传动的第一输送电机,所述第一输送带(3)上可并排放置多个灭火器罐,所述第二输送段包括第二输送带(4)和带动第二输送带(4)传动的第二输送电机,所述第二输送带(4)与第一输送带(3)连接,所述机架(1)上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架(5),两个所述导向架(5)之间形成有收缩型的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一端连接放置区(2),且导向通道该端的宽度与放置区(2)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导向通道另一端经第一输送带(3)连接第二输送带(4),且导向通道该端的宽度与第二输送带(4)的宽度相适配,所述第一输送段上的灭火器罐在第一输送带(3)的作用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曙,翁磊一,杨黎晖,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镇火龙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