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体工件双辊筒自旋转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8124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柱体工件双辊筒自旋转输送装置,可包括固定底座、驱动辊筒、从动辊筒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辊筒和从动辊筒并排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并且其筒面之间形成一定角度,所述驱动辊筒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从动辊筒驱动连接,使得放置在筒面之间的圆柱体工件在输送的过程中能够自行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切换产品规格快捷,便于维护,并且圆柱体工件在输送的过程中能够自行旋转,提高了生产效率。

A kind of double roller self rotating conveyor for cylinder work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柱体工件双辊筒自旋转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圆柱体工件双辊筒自旋转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利用涡流和超声检测圆柱体管棒材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圆柱体管棒材旋转起来,再利用需要固定式或移动式探头进行检测。一般大家都采用独立旋转机构和移动搬运分开进行的方式,先将管棒材搬运输送移动至旋转工装,进行定位夹紧,然后旋转机构进行旋转,这样设备结构复杂,不易于切换产品规格,不好维护,而且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圆柱体工件双辊筒自旋转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圆柱体工件双辊筒自旋转输送装置,可包括固定底座、驱动辊筒、从动辊筒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辊筒和从动辊筒并排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并且其筒面之间形成一定角度,所述驱动辊筒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从动辊筒驱动连接,使得放置在筒面之间的圆柱体工件在输送的过程中能够自行旋转。进一步地,圆柱体工件双辊筒自旋转输送装置还可包括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驱动辊筒和从动辊筒的筒面之间的角度。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角度调节座和角度调节盘,所述角度调节座可横向调节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角度调节盘一端固定于所述从动辊筒的轴承座上,另一端可纵向调节地安装在所述角度调节座上。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座呈L形,包括横向部分和纵向部分,所述横向部分上设有两个横向条形孔,该横向条形孔与所述固定底座上的螺孔配合实现横向调节,所述纵向部分上设有三个纵向条形孔,所述角度调节盘上设有与该三个纵向条形孔配合的通孔,所述轴承座设有与所述角度调节盘上的通孔配合的螺孔。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盘上的通孔的数量为5个,形成十字形,其中,水平方向的三个通孔为圆孔,分别与所述纵向条形孔对齐;纵向方向两侧的通孔为腰形孔,其宽度与所述纵向条形孔中的中间一个的宽度一致;纵向方向上的通孔与所述轴承座上的螺孔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角度调节板,所述角度调节板可角度调节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角度调节座可横向调节地安装在所述角度调节板上。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辊筒与所述驱动电机之间通过第一皮带传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从动辊筒与所述驱动辊筒之间通过第二皮带传动机构驱动连接。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切换产品规格快捷,便于维护,并且圆柱体工件在输送的过程中能够自行旋转,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圆柱体工件双辊筒自旋转输送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圆柱体工件双辊筒自旋转输送装置的从动辊筒的固定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圆柱体工件双辊筒自旋转输送装置可包括固定底座1、驱动辊筒2、从动辊筒3和驱动电机4。为了描述方便,下面将输送方向称为水平方,垂直方向称为纵向,水平面上的另一方向称为横向。驱动辊筒2和从动辊筒3并排安装在固定底座1上并且其筒面之间形成一定角度。驱动辊筒2一端与驱动电机4驱动连接,例如,通过第一皮带传动机构5,另一端与从动辊筒3驱动连接,例如,通过第一皮带传动机构6,使得驱动辊筒2和从动辊筒3能够在驱动电机4的驱动下相向旋转,进而使得放置在筒面之间的圆柱体工件100(例如,管棒材)在输送的过程中能够自行旋转,有利于圆柱体工件100的涡流和超声检测。为了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直径)的圆柱体工件100,圆柱体工件双辊筒自旋转输送装置还可包括角度调节机构7,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驱动辊筒2和从动辊筒3的筒面之间的角度。圆柱体工件100直径越大,相应地驱动辊筒2和从动辊筒3的筒面之间的角度越大。具体地,如图1和2所示,角度调节机构7包括角度调节板71、角度调节座72和角度调节盘73。角度调节板71可角度调节地安装在固定底座1上。具体地通过定位角度调整销74和固定螺丝75。在这种情况下,驱动辊筒2、从动辊筒3安装在角度调节板71上。在定位角度调整销74和固定螺丝75的调整下可以使固定底座1和角度调节板71互为一定角度,从而保证使圆柱体工件100始终沿着水平线输送。角度调节座72可横向调节地安装在角度调节板72上。角度调节盘73一端固定于从动辊筒3的轴承座31上,另一端可纵向调节地安装在角度调节座72上。因此,通过角度调节机构7可以调节从动辊筒3与驱动辊筒4之间的横向距离和纵向距离,以便适应于不同规格的圆柱体工件100。具体地,角度调节座72呈L形,包括横向部分721和纵向部分722,所述横向部分721上设有两个横向条形孔7211,该横向条形孔7211与角度调节板72上的螺孔配合实现横向调节。纵向部分722上设有三个纵向条形孔7221,角度调节盘73上设有与该三个纵向条形孔7221配合的通孔731以实现纵向调节。轴承座31设有与角度调节盘73上的通孔731配合的螺孔311,使得轴承座31可以固定在角度调节盘73上,进而使安装在轴承座31上的从动辊筒3可以实现横向和纵向调节。在所示实施例中,角度调节盘73上的通孔731的数量为5个,形成十字形。其中,水平方向的三个通孔731为圆孔,分别与角度调节座72的纵向条形孔7221对齐;纵向方向两侧的通孔731为腰形孔,其宽度与纵向条形孔7221中的中间一个的宽度一致。纵向方向上的通孔731与轴承座31上的螺孔311配合。本装置结构紧凑,适用范围广,适用一定直径范围内的圆柱体管棒材产品,而无需更换其他配件就可完成输送、自旋转,提高了生产率。输送、自旋转平稳不窜动,确保了检测精度,且调节操作简单、便捷。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柱体工件双辊筒自旋转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驱动辊筒、从动辊筒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辊筒和从动辊筒并排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并且其筒面之间形成一定角度,所述驱动辊筒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从动辊筒驱动连接,使得放置在筒面之间的圆柱体工件在输送的过程中能够自行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体工件双辊筒自旋转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驱动辊筒、从动辊筒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辊筒和从动辊筒并排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并且其筒面之间形成一定角度,所述驱动辊筒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从动辊筒驱动连接,使得放置在筒面之间的圆柱体工件在输送的过程中能够自行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体工件双辊筒自旋转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驱动辊筒和从动辊筒的筒面之间的角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体工件双辊筒自旋转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角度调节座和角度调节盘,所述角度调节座可横向调节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角度调节盘一端固定于所述从动辊筒的轴承座上,另一端可纵向调节地安装在所述角度调节座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柱体工件双辊筒自旋转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座呈L形,包括横向部分和纵向部分,所述横向部分上设有两个横向条形孔,该横向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贵陈德良顾振雄陈海原
申请(专利权)人:韦士肯厦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