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及构成空调系统的空气循环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7927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调系统及构成空调系统的空气循环机,其空调系统,包括有空调机,及安装在与空调机距有一定距离的地点,吸入及排出空调机中排出的空气,实现空气调节,促进空调机中排出的空气循环的空气循环机构成。其空气循环机,包括有:机箱;设置在机箱上的吸入孔、第1排出孔、第2排出孔;设置在机箱内的风扇、风扇电机;设置在机箱上遮盖第1排出孔和第2排出孔的叶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及构成空调系统的空气循环机,由于在空调系统中加入了空气循环机,所以可以促进空气的循环。因此可以获得消除空气调节死角的效果。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及构成空调系统的空气循环机,由于可以选择性地遮盖空气循环机的空气排出孔,所以能够很容易地形成空气循环路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构成空调系统的空气循环机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空调是调节室内空气使人类生活舒适的设备,详细地说就是将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分布调节到最适宜人类生活的状态,同时可以清除空气中的灰尘的设备。空调可分为大型建筑中使用的中央空调和在家庭、办公室内使用的小型空调。根据现有技术的空调系统大多都只以空调机做为主要构成设备,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加热。但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空调系统由于空调的空气排出量及排出力的不足,以及对空气气流方向调节能力的不足,不能对室内所有地方平均进行制冷或加热。因此,根据现有技术的空调系统存在着具有空气调节死角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消除空气调节死角,对室内所有地方进行平均的制冷或制热的空调系统及构成空调系统的空气循环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系统,包括有利用制冷循环调节空气的空调机,还包括有安装在与空调机距有一定距离的地点,吸入及排出空调机中排出的空气,实现空气调节,促进空调机中排出的空气循环的空气循环机构成。所述的空气循环机的上方设置有第1排出孔,使吸入到空气循环机内的空气从上方排出。所述的空气循环机的下方设置有第2排出孔,使吸入到空气循环机内的空气从下方排出。所述的空气循环机上还设置有可以遮盖第1排出孔的第1叶片和可以遮盖第2排出孔的第2叶片。所述的第1排出孔和第2排出孔分别通过第1叶片和第2叶片二者选择其一开口。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循环机,包括有机箱;设置在机箱上的吸入孔、第1排出孔、第2排出孔;设置在机箱内的风扇、风扇电机;设置在机箱上遮盖第1排出孔和第2排出孔的叶片。所述的机箱内还设置有启动第1叶片和第2叶片的第1叶片启动电机和第2叶片启动电机。所述的第1叶片启动电机和第2叶片启动电机为步进电机。所述的风扇电机为无刷电机。所述的第1排出孔形成在机箱的上侧,第2排出孔形成在机箱的(21)下侧。当所述的第1叶片将第1排出孔遮盖住时,打开第2排出孔。当所述的第2叶片将第2排出孔遮盖住时,打开第1排出孔。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及构成空调系统的空气循环机,由于在空调系统中加入了空气循环机,所以可以促进空气的循环。因此可以获得消除空气调节死角的效果。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及构成空调系统的空气循环机,由于可以选择性地遮盖空气循环机的空气排出孔,所以能够很容易地形成空气循环路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的结构及工作状态的第1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的结构及工作状态的第2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构成空调系统的空气循环机的结构及工作状态的第1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构成空调系统的空气循环机的结构及工作状态的第2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11空调机 20空气循环机21机箱 22吸入孔23风扇 24风扇电机 25第1排出孔26第1叶片27第1叶片启动电机 28第2排出孔29第2叶片 30第2叶片启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的结构及工作状态的第1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的结构及工作状态的第2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1所示的第1实施例采用的是台式空调,图2所示的第2实施例采用的是壁挂式空调。但是以上两种空调只是为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随机采用的,本专利技术中的空调并不局限于以上两种种类。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包括有空调机10、11;与空调机10、11一起,促进室内空气循环的空气循环机20构成。空调机10、11是利用特定的制冷循环对空气进行调节的设备。空调机10、11的种类有室内室外机一体型、室内室外机分离型等。空气循环机20安装在与空调机10、11有一定距离的地点,吸入及排出空调机10、11中排出的空气,实现空气调节,促进空调机10、11中排出的空气的循环。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的第1实施例采用的是柜式空调机10,空调机10从室内的下方吸入空气,完成交换后再向上方排出。在空调机10的对面安装空气循环机20,空气循环机20增强了空调机10的空气吸入力和排出力。更为详细地说,室内空气从空气循环机20上方注入,然后再从下方排出。这时,由于空调机10的排出力和空气循环机20的吸入力的影响,所以可以促进室内上方空气的循环。同样的原理,由于空调机10的排出力和空气循环机20的吸入力的影响,也可以促进室内上方空气的循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可以促进室内空气的循环,如果空调机10与空气循环机20安装在合适的地点就可以完全消除空气调节的死角地带。在空气循环机20的上方安装有第1排出孔,使吸入到空气循环机20内的空气从上方排出;在空气循环机20的下方安装有第2排出孔,使吸入到空气循环机20内的空气从下方排出。在空气循环机20上还安装有遮盖第1排出孔的第1叶片;遮盖第1排出孔的第2叶片。第1排出孔和第2排出孔通过第1叶片和第2叶片二者选择其一开口。下面结合图3和图4对空气循环机20进行说明。图3是构成空调系统的空气循环机的结构及工作状态的第1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构成空调系统的空气循环机的结构及工作状态的第2 如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的空气循环机20与利用特定的制冷循环调节室内空气的空调机一起构成空调系统。空气循环机由形成外观的机箱21;设置在机箱21上可以吸入空气的吸入孔22;可排出吸入的空气的第1排出孔25和第2排出孔28;提供空气吸入力,使空气通过吸入孔吸入机体内的风扇23;启动风扇23的风扇电机24;遮盖第1排出孔25和第2排出孔28的第1叶片26和第2叶片29等构成。在空气循环机20上还可以安装启动第1叶片26和第2叶片29的第1叶片启动电机27和第2叶片启动电机30。第1排出孔25位于机箱21的上方,使吸入孔22吸入的空气从上方排出;第2排出孔28位于机箱21的下方,使吸入孔22吸入的空气从下方排出。第1排出孔25和第2排出孔28可以二者选择其一关闭。如果第1叶片26将第1排出孔25遮盖住,则第2排出孔28打开。同理,如果第2叶片29将第2排出孔28遮盖住,则打开第1排出孔25。在第1排出孔25和第2排出孔28二者选择其一遮盖时,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10的形态及其形成的气流,对空气循环机20的空气排出方向进行选择。当然,也可以根据情况同时打开第1排出孔25和第2排出孔28,同时沿空气循环机20的上方和下方排出空气。第1叶片启动电机27和第2叶片启动电机30使第1叶片26和第2叶片29沿一定的角度正方向、逆方向旋转。第1叶片启动电机27和第2叶片启动电机30最好为步进电机。风扇电机24是使风扇23旋转,将空气吸入空气循环机20内部的设备。利用空气循环机20的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通常在室内使用。因此,空气循环机20必须是低噪音、高效率的设备。为了符合上述的要求,风扇电机24最好为可以低噪音,调整旋转的无刷电机(简称BLDC电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因此,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系统,包括有利用制冷循环调节空气的空调机(10、11),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系统,包括有利用制冷循环调节空气的空调机(10、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安装在与空调机(10、11)距有一定距离的地点,吸入及排出空调机(10、11)中排出的空气,实现空气调节,促进空调机(10、11)中排出的空气循环的空气循环机(20)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熙钟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