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小型智能无人测量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907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小型智能无人测量船,包括船体、设置在船体尾部的推进器、与推进器电连接的电源系统,还包括岸基控制系统、双储存系统、设置在船体上的扩展接口,所述的双储存系统、扩展接口均与电源系统电连接;所述扩展接口设置在船体上,所述扩展接口底部设有测绘和水文领域测量设备的连接通孔,所述扩展接口上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船体铰接,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扩展接口相匹配的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小型智能无人测量船,利用扩展接口支持多种测量设备插接的功能,实现了多项数据测量功能、船体运行平稳、数据保留高效。

A small multi-functional intelligent unmanned measurement sh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小型智能无人测量船
本技术涉及无人测量船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小型智能无人测量船。
技术介绍
水域测量包括海洋测量、河道测量、水库测量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域测量对于建设水域工程、开发水域资源、检测水域质量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辽阔的海域油气开采、漫长海岸线的港湾建设、河流的淤积和冲刷的防范、水电站的建设、水库的设计等,都需要水域测量工作。市面上通常使用载人测量船与无人测量船进行水域测量,其中载人测量船船体较大仅适合较宽阔水域,在较危险的海洋水域等人员工作危险性大、工作成本高;而市面上的无人测量船测量功能单一、时效性低、无人监控数据传输容易产生出入、船体不适应多种情况水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小型智能无人测量船,实现多数据测量功能、船体运行平稳、数据保留高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小型智能无人测量船,包括船体、设置在船体尾部的推进器、与推进器电连接的电源系统,所述船体为三体船设计,具有重心低、阻力小、抗风浪强、航行平稳等优点,所述推进器长度方向所处的直线与船体底部夹角为0°-10°,推进器推进方向微倾向水面,一方面在航线过程中,推进器喷气(水)一端能有效避开水中的水草、垃圾等,另一方面推进器向水面产生推力,加上测量船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作用,增加测量船的启动加速度与吃水深度;还包括岸基控制系统、双储存系统、设置在船体上的扩展接口,所述的双储存系统、扩展接口均与电源系统电连接;所述岸基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接收船体回传数据的通讯天线与设置在船体上的信息输出器,所述通讯天线与信息输出器无线连接,通讯天线能与手机或pc端进行连接,用户在岸边通过岸基控制系统能实时监控到测量船的工作状态、航行情况,同时能实时调取分析测量船的测量数据,测量过程更加高效智能;所述双储存系统包括无线传输端口、储存器,所述无线传输储存端口设置在储存器上,所述无线传输储存端口与信息输出器电连接与无线连接,无线传输端口通过岸基控制系统将相关数据实时传输到手机或pc端储存,同时储存器会进行备份,在测量中出现通信受外界频段干扰或岸基电脑故障等情况,数据会安全记录在存储器里,后期用户可进行导出和处理,避免了数据的丢失;所述扩展接口设置在船体上,所述扩展接口设有多个,所述扩展接口与双储存系统电链接,所述扩展接口为凹槽,所述扩展接口底部设有测绘和水文领域测量设备的通孔,扩展接口可连接多种测量设备,实现测量船单次航行能完成多项数据测量,测量数据传输到储存系统实时储存,测量效率更高效,测量设备安装便捷,用户根据需求,即插即用,所述扩展接口内壁上设有用于与测量设备过盈配合的橡胶层,用户插上测量设备后,测量船在航行测量过程中,橡胶层起到密封作用,避免水进入扩展接口损坏设备,影响测量,所述扩展接口上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船体铰接,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扩展接口相匹配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上设有吸盘,所述吸盘设有多个,所述扩展接口上与吸盘相对位置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靠近吸盘一端开口为直径与吸盘最小直径相等的圆形,所述开口下端设有用于挤压后的吸盘卡入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直径等于吸盘最大直径,所述环形槽高度等于吸盘厚度,扩展接口没有插接测量设备时,用户盖上盖板,使吸盘通过凹槽开口进入凹槽底部,吸盘的最大直径为吸盘排出空气后的盘面的直径,通过用户对盖板的压力排出吸盘内的空气使吸盘紧覆凹槽底部,同时吸盘卡进环形槽增加密封圈的密封性与吸附性,用于在测量船航行过程中对扩展接口进行防水,避免在水域波浪较大时水进入扩展接口对测量船造成损害,所述盖板远离扩展接口一面上设有隐藏把手,便于盖板更好的拉开,同时具有更优化的外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上的密封圈为磁性封条,所述扩展接口为磁性材料,磁性封条能保证盖板主动合上密封扩展接口,盖板在不受直接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具备良好的密封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船体由凯夫拉碳纤维混纺材质制成,凯夫拉碳纤维混纺材质为高强度复合材料,耐腐蚀、材质轻、耐碰撞,同时船体在水中承重能力更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通讯天线包括便携式通讯天线、超远距离通讯天线,便捷式通讯天线即测即走,方便城区内河道等面积较小的水域测量,超远距离通讯天线用户根据需求进行调试,设置通讯天线数量与每两个通讯天线之间的夹角,以适应超远距离的数据传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智能导航系统,所述智能导航系统包括遥控天线与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与推进器电连接,所述遥控天线设置在船体上,智能导航系统拥有手动模式与自动模式,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通过遥控天线进行手动遥控测量船航行路径,对于已知水域也可设置自动导航模式,在手机或pc端事先设置好航行路线,由智能导航系统控制测量船自主航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电源系统包括大容量电池、设在大容量电池上的BMS电池管理系统、与大容量电池形状相匹配的PVE硬塑料外壳,BMS电池管理系统防止电池过充、过放、确保电池电能输出均匀,延长电池使用时间,同时PVE硬塑料外壳防碰防撞、IP67防水等级,电源系统可直接在水中浸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进器为插拔式涵道推进器,所述推进器上设有卡扣与螺纹孔,所述船体上设有与推进器上卡扣、螺纹孔相匹配的卡槽、螺纹孔以使船体与推进器卡接且螺钉固定,在推进器安装或发生故障时,用户只需利用螺钉,稍用外力进行插拔即可,方便拆装、实现推进器的迅速更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船体的船头上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双储存系统电连接,可实时进行水域情况实像拍摄,便于用户能在岸边实时监控、遥控测量船航行情况,摄像头拍摄画面实时备份在储存系统中,便于后期调取处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船体上设有避障系统,所述避障系统包括防撞胶条、声纳,声纳避免测量船在航行过程中发生碰撞,遇到不可避免的碰撞时防撞胶条能减少对测量船船体的损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船体上设有隐藏把手,便于用户对船体进行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小型轻量、反应快速,三体船与高强度复合材料设置,其主尺度和排水量均不大,同时利用了插拔式涵道推进器,因此快速性特点要远优于同级别的传统水面舰船;2、信息化、智能化,一方面测量船可以凭借自身所具备的人工智能以不同程度的自主性完成指定使命任务;另一方面测量船可以同时与空中、水上和水下的平台系统进行通信,协作组成立体监测网络;3、多数据测量、功能性强,多个扩展接口的设置,扩展接口为测绘和水文领域测量设备的通孔,扩展接口可连接多种测量设备,用户根据需求,即插即用,实现测量船单次航行能完成多项数据测量,测量效率更高效,测量设备安装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船体;2、推进器;3、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小型智能无人测量船,包括船体(1)、设置在船体(1)尾部的推进器(2)、与推进器(2)电连接的电源系统(3),其特征在于:/n所述船体(1)为三体船设计,所述推进器(2)长度方向所处的直线与船体(1)底部夹角为0°-10°;还包括岸基控制系统(4)、双储存系统(5)、设置在船体(1)上的扩展接口(6),所述的双储存系统(5)、扩展接口(6)均与电源系统(3)电连接;所述岸基控制系统(4)包括用于接收船体(1)回传数据的通讯天线(41)与设置在船体(1)上的信息输出器(42),所述通讯天线(41)与信息输出器(42)无线连接;所述双储存系统(5)包括无线传输端口、储存器,所述无线传输储存端口设置在储存器上,所述无线传输储存端口与信息输出器(42)电连接或无线连接;/n所述扩展接口(6)设置在船体(1)上,所述扩展接口(6)设有多个,所述扩展接口(6)与双储存系统(5)电连接,所述扩展接口(6)为凹槽(10),所述扩展接口(6)底部设有测绘和水文领域测量设备的连接通孔(61),所述扩展接口(6)内壁上设有用于与测量设备过盈配合的橡胶层,所述扩展接口(6)上设有盖板(7),所述盖板(7)与船体(1)铰接,所述盖板(7)上设有与扩展接口(6)相匹配的密封圈(8),所述密封圈(8)上设有吸盘(9),所述吸盘(9)设有多个,所述扩展接口(6)上与吸盘(9)相对位置上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靠近吸盘(9)一端开口为直径与吸盘(9)最小直径相等的圆形,所述开口下端设有用于挤压后的吸盘(9)卡入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直径等于吸盘(9)最大直径,所述的盖板(7)远离扩展接口(6)一面上设有隐藏把手(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小型智能无人测量船,包括船体(1)、设置在船体(1)尾部的推进器(2)、与推进器(2)电连接的电源系统(3),其特征在于:
所述船体(1)为三体船设计,所述推进器(2)长度方向所处的直线与船体(1)底部夹角为0°-10°;还包括岸基控制系统(4)、双储存系统(5)、设置在船体(1)上的扩展接口(6),所述的双储存系统(5)、扩展接口(6)均与电源系统(3)电连接;所述岸基控制系统(4)包括用于接收船体(1)回传数据的通讯天线(41)与设置在船体(1)上的信息输出器(42),所述通讯天线(41)与信息输出器(42)无线连接;所述双储存系统(5)包括无线传输端口、储存器,所述无线传输储存端口设置在储存器上,所述无线传输储存端口与信息输出器(42)电连接或无线连接;
所述扩展接口(6)设置在船体(1)上,所述扩展接口(6)设有多个,所述扩展接口(6)与双储存系统(5)电连接,所述扩展接口(6)为凹槽(10),所述扩展接口(6)底部设有测绘和水文领域测量设备的连接通孔(61),所述扩展接口(6)内壁上设有用于与测量设备过盈配合的橡胶层,所述扩展接口(6)上设有盖板(7),所述盖板(7)与船体(1)铰接,所述盖板(7)上设有与扩展接口(6)相匹配的密封圈(8),所述密封圈(8)上设有吸盘(9),所述吸盘(9)设有多个,所述扩展接口(6)上与吸盘(9)相对位置上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靠近吸盘(9)一端开口为直径与吸盘(9)最小直径相等的圆形,所述开口下端设有用于挤压后的吸盘(9)卡入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直径等于吸盘(9)最大直径,所述的盖板(7)远离扩展接口(6)一面上设有隐藏把手(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小型智能无人测量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7)上的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帆马晓东陈聪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智汇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