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松露专利>正文

一种镜头角度可调节的行车记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831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镜头角度可调节的行车记录仪,包括行车记录仪主体,所述行车记录仪主体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远离行车记录仪主体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连接块,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之间通过第一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与第一固定座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固定座与第一固定座之间设有第一转动机构,所述第二固定座远离行车记录仪主体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连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方便地向四个方向偏转调节镜头的角度,且转动调节的过程稳定性高,也提高了可靠性。

A tachograph with adjustable lens ang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镜头角度可调节的行车记录仪
本技术涉及行车记录仪
,尤其涉及一种镜头角度可调节的行车记录仪。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已经成为家家户户出行的重要工具,汽车上一般都会安装有行车记录仪,行车记录仪即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一般安装在前风挡玻璃中央的位置,可通过吸盘或3M胶固定,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喜欢自驾游的人,还可以用它来记录征服艰难险阻的过程,开车时边走边录像,同时把时间、速度、所在位置都记录在录像里,相当“黑匣子”,不同的行车记录仪产品有不同的外观,但其基本组成都有主机、车速传感器和数据分析软件,其中主机上都设置有镜头。目前有些行车记录仪不具备调节镜头角度的功能,使用起来不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镜头角度可调节的行车记录仪,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镜头角度可调节的行车记录仪,其可方便地向四个方向偏转调节镜头的角度,且转动调节的过程稳定性高,也提高了可靠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镜头角度可调节的行车记录仪,包括行车记录仪主体,所述行车记录仪主体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远离行车记录仪主体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连接块,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之间通过第一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与第一固定座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固定座与第一固定座之间设有第一转动机构,所述第二固定座远离行车记录仪主体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连接块,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与两个第一连接块交错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通过第二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镜头,所述镜头与第二固定座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镜头与第二固定座之间设有第二转动机构。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均设置为圆柱形。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座和两个第一连接块为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座和两个第二连接块为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座内的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球,所述第一转动球与第一转动腔的内壁相抵,所述第一转动腔靠近第二固定座一侧的内壁上贯穿设有第一摆动槽,所述第一摆动槽设置为圆柱形,所述第一摆动槽内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球的侧壁和第二固定座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球的直径大小大于第一摆动槽的直径大小,所述第一摆动槽的直径大小大于第一连接杆的直径大小。优选地,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固定座内的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二转动腔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球,所述第二转动球与第二转动腔的内壁相抵,所述第二转动腔靠近镜头一侧的内壁上贯穿设有第二摆动槽,所述第二摆动槽设置为圆柱形,所述第二摆动槽内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转动球的侧壁和镜头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球的直径大小大于第二摆动槽的直径大小,所述第二摆动槽的直径大小大于第二连接杆的直径大小。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座、两个第一连接块、第一阻尼转轴、第二固定座、两个第二连接块、第二阻尼转轴和镜头,当需要调节镜头的角度时,只需手动捏住镜头,便可通过第二阻尼转轴转动镜头,从而可向两个方向调节镜头角度,同时,手动捏住第二固定座,便可通过第一阻尼转轴转动第二固定座,从而可向另外两个方向调节角度,即共可方便地向四个方向偏转调节镜头的角度;2、通过设置第一转动机构,在通过第一阻尼转轴转动调节第二固定座的过程中,第二固定座可通过第一连接杆带动第一转动球在第一转动腔内转动一定幅度,且第一连接杆可在第一摆动槽内转动一定幅度,可提高第二固定座转动调节过程的稳定性,提高了可靠性;3、通过设置第二转动机构,在通过第二阻尼转轴转动镜头的过程中,镜头可通过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二转动球在第二转动腔内转动一定幅度,且第二连接杆可在第二摆动槽内转动一定幅度,可提高镜头转动调节过程的稳定性,提高了可靠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可方便地向四个方向偏转调节镜头的角度,且转动调节的过程稳定性高,也提高了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镜头角度可调节的行车记录仪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镜头角度可调节的行车记录仪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行车记录仪主体、2第一固定座、3第一连接块、4第一阻尼转轴、5第二固定座、6第二连接块、7第二阻尼转轴、8镜头、9第一转动腔、10第一转动球、11第一摆动槽、12第一连接杆、13第二转动腔、14第二转动球、15第二摆动槽、16第二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镜头角度可调节的行车记录仪,包括行车记录仪主体1,行车记录仪主体1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2,第一固定座2远离行车记录仪主体1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连接块3,第一固定座2和两个第一连接块3为一体成型,两个第一连接块3之间通过第一阻尼转轴4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座5,第一固定座2和第二固定座5均设置为圆柱形,第二固定座5与第一固定座2之间留有间隙,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座2、两个第一连接块3、第一阻尼转轴4和第二固定座5,当需要调节角度时,只需手动捏住第二固定座5,便可通过第一阻尼转轴4转动第二固定座5,从而可向两个方向调节角度。其中,第二固定座5与第一固定座2之间设有第一转动机构,第一转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座2内的第一转动腔9,第一转动腔9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球10,第一转动球10与第一转动腔9的内壁相抵,第一转动腔9靠近第二固定座5一侧的内壁上贯穿设有第一摆动槽11,第一摆动槽11设置为圆柱形,第一摆动槽11内设有第一连接杆12,第一连接杆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球10的侧壁和第二固定座5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转动球10的直径大小大于第一摆动槽11的直径大小,第一转动球10不会从第一摆动槽11出来,第一摆动槽11的直径大小大于第一连接杆12的直径大小,第一连接杆12可在第一摆动槽11内偏转,通过设置第一转动机构,在通过第一阻尼转轴4转动调节第二固定座5的过程中,第二固定座5可通过第一连接杆12带动第一转动球10在第一转动腔9内转动一定幅度,且第一连接杆12可在第一摆动槽11内转动一定幅度,可提高第二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头角度可调节的行车记录仪,包括行车记录仪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记录仪主体(1)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2),所述第一固定座(2)远离行车记录仪主体(1)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连接块(3),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3)之间通过第一阻尼转轴(4)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座(5),所述第二固定座(5)与第一固定座(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固定座(5)与第一固定座(2)之间设有第一转动机构,所述第二固定座(5)远离行车记录仪主体(1)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连接块(6),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6)与两个第一连接块(3)交错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6)之间通过第二阻尼转轴(7)转动连接有镜头(8),所述镜头(8)与第二固定座(5)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镜头(8)与第二固定座(5)之间设有第二转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角度可调节的行车记录仪,包括行车记录仪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记录仪主体(1)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2),所述第一固定座(2)远离行车记录仪主体(1)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连接块(3),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3)之间通过第一阻尼转轴(4)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座(5),所述第二固定座(5)与第一固定座(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固定座(5)与第一固定座(2)之间设有第一转动机构,所述第二固定座(5)远离行车记录仪主体(1)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连接块(6),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6)与两个第一连接块(3)交错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6)之间通过第二阻尼转轴(7)转动连接有镜头(8),所述镜头(8)与第二固定座(5)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镜头(8)与第二固定座(5)之间设有第二转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角度可调节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2)和第二固定座(5)均设置为圆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角度可调节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2)和两个第一连接块(3)为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角度可调节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座(5)和两个第二连接块(6)为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松露
申请(专利权)人:魏松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