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楔形的预应力筋用低回缩锚固装置及使用方法,该预应力筋用低回缩锚固装置包括低回缩锚板、夹片、楔形垫板、锚垫板、螺旋筋,所述低回缩锚板与锚垫板之间安装有所述楔形垫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尤其是解决了扁形锚具无法实现低回缩张拉的问题。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可满足各种强度要求,不仅可以达到桥梁设计的高强度要求,并且通过低回缩锚板与锚垫板之间安装的楔形垫板的斜面配合使用,在二次张拉时,通过推动楔形垫板(补偿间隙),从而使锚具回缩量有效控制在1mm以内;一次推进到位,操作简单、方便。
A wedge-shaped anchorage device with low shrinkage for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楔形的预应力筋用低回缩锚固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用预应力锚具,尤其涉及一种楔形的预应力筋用低回缩锚固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低回缩锚具特别适合采用中短预应力钢束的梁桥和斜拉桥,现有的低回缩锚具均为圆形锚具,采用两次张拉施工工艺:第一次按照常规预应力张拉工艺张拉钢绞线,使锚板内的夹片夹紧预应力筋,此时钢绞线的回缩量一般为4~6mm;第二次张拉,达到钢绞线的设计张拉力后,拧紧锚板外的螺母进行固定,使预应力张拉的回缩损失减少,理想状态下可将钢绞线的回缩量控制到1mm以内。但是现有低回缩锚具存在以下缺点:1)预应力施工过程中,螺母依靠人工操作旋紧,一般要旋合2~3圈,但由于安装锚具的梁端空间非常小,加上二次张拉支撑用的工装(撑脚)罩在锚具上方,给螺母的拧紧旋合动作带来很大的阻碍,如果旋合不紧,有效预应力达不到设计要求。2)锚板与螺母间螺纹尺寸有偏差,若间隙小,则螺母不好旋转拧紧在锚板外螺纹上,给张拉施工带来麻烦;若间隙大,又存在锚具回缩量大,预应力损失大,达不到设计要求。使得低回缩锚具的实际应用价值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楔形的预应力筋用低回缩锚固装置,特别是解决了扁形锚具张拉后回缩量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楔形的预应力筋用低回缩锚固装置,包括低回缩锚板、夹片、楔形垫板、锚垫板、螺旋筋,所述低回缩锚板与锚垫板之间安装有所述楔形垫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楔形垫板承力面一面设计为斜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楔形垫板承力面两面设计为斜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低回缩锚板可设计为圆形锚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低回缩锚板设有锥孔,所述夹片采用两片式(或多片)结构,其两片(或多片)组合后与低回缩锚板的锥孔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低回缩锚板上分布有单个或多个排布的锥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预应力筋用低回缩锚固装置的使用方法,制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时,绑扎好钢筋笼,布置好锚垫板、螺旋筋、预应力筋,然后浇注混凝土,等混凝土构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在混凝土构件上安装上楔形垫板、低回缩锚板和夹片,再安装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板和工具夹片,利用千斤顶、限位板、工具锚拉伸预应力筋,当拉力达到控制值后回油卸荷,预应力筋回弹,把夹片带入低回缩锚板的锥孔中,从而夹持住预应力筋,但在预应力筋回弹的过程中,预应力筋及夹片相对于低回缩锚板产生4~6mm的回缩,装好支撑工装后再进行第二次张拉,此时预应力筋、夹片、低回缩锚板间不会产生滑动,当第二次拉力达到控制值后,低回缩锚板与锚垫板之间将产生4~6mm的缝隙,通过推动楔形垫板使楔形垫板紧垫在低回缩锚板和锚垫板之间,一次推到位,然后千斤顶回油卸荷,从而达到张拉后低回缩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扁形锚具无法实现低回缩张拉的问题。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可满足各种强度要求,不仅可以达到桥梁设计的高强度要求,并且通过低回缩锚板与锚垫板之间安装的楔形垫板的斜面配合使用,受力面不易变形,从而使锚具回缩量有效控制在1mm以内;在二次张拉时,通过推动楔形垫板,一次推进到位,操作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楔形垫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安装有波纹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预应力筋是1,夹片是2,低回缩锚板是3,楔形垫板是4,锚垫板是5,螺旋筋是6,波纹管是7。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楔形的预应力筋用低回缩锚固装置,本专利技术便于二次张拉,解决了现有扁形锚具存在的张拉操作不方便、回缩量偏大、无法实现低回缩张拉等缺点。本专利技术楔形的预应力筋用低回缩锚固装置,包括低回缩锚板3、楔形垫板4、锚垫板5、夹片2、螺旋筋6,所述低回缩锚板3与锚垫板5之间安装有所述楔形垫板4。所述预应力筋1穿过所述锚垫板5、螺旋筋6、楔形垫板4、低回缩锚板3。所述楔形垫板4承力面一面或两面设计为斜面,楔形垫板4为N个(N可为1至100)。所述夹片2与所述低回缩锚板3安装在一起。所述低回缩锚板3设有锥孔,所述夹片2采用两片或多片式结构,其两片或多片组合后与低回缩锚板3的锥孔配合。所述低回缩锚板3上分布有单个或多个排布的锥孔。本专利技术通过低回缩锚板与锚垫板之间安装的楔形垫板的配合使用,二次张拉时通过推动楔形垫板4使楔形垫板4紧垫在低回缩锚板3和锚垫板5之间(补偿缝隙)使锚具回缩量真正能控制在1mm以内,操作简单方便。尤其是解决了扁形锚具回缩量大的问题,锚具锚固性能得到大大提高。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筋用低回缩锚固装置的使用方法,制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时,绑扎好钢筋笼,布置好锚垫板5、螺旋筋6、预应力筋1(也可以在预应力孔道成孔后穿索),然后浇注混凝土,等混凝土构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在混凝土构件上安装上楔形垫板4、低回缩锚板3和夹片2,再安装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板和工具夹片,利用千斤顶、限位板、工具锚拉伸预应力筋1,当拉力达到控制值后回油卸荷,预应力筋1回弹,把夹片2带入低回缩锚板3的锥孔中,从而夹持住预应力筋1,但在预应力筋1回弹的过程中,预应力筋1及夹片2相对于低回缩锚板3产生4~6mm的回缩,装好支撑工装后再进行第二次张拉,此时预应力筋1、夹片2、低回缩锚板3间不会产生滑动,当第二次拉力达到控制值后,低回缩锚板3与锚垫板5之间将产生4~6mm的缝隙,通过推动楔形垫板4使楔形垫板4紧垫在低回缩锚板3和锚垫板5之间(补偿缝隙),一次推到位,然后千斤顶回油卸荷,从而达到张拉后低回缩的目的,这时低回缩锚具的回缩量将会控制在1mm以内,锚固效率得到较大提高。所述的低回缩锚板3设计有单个或多个排布的锥孔,锥孔与普通张拉端锚板的锥孔一致;所述的楔形垫板4的一端面设计为斜面;在二次张拉时,将楔形垫板4推进,垫到低回缩锚板3锥孔小端面,一次推进到位,操作简单、方便。如图3所示,该预应力筋用低回缩锚固装置还包括波纹管7,所述波纹管7位于所述锚垫板5下方,所述螺旋筋6缠绕所述波纹管7。本专利技术技术优势: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可满足各种强度要求,不仅可以达到桥梁设计的高强度要求,并且通过低回缩锚板3与锚垫板5之间安装的楔形垫板4的斜面配合使用,受力面比现有的低回缩锚具(螺纹配合)大,受力面不会变形,从而使锚具回缩量有效控制在1mm以内;在二次张拉时,通过推动楔形垫板4,一次推进到位,操作简单、方便。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楔形的预应力筋用低回缩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缩低回锚板、夹片、楔形垫板、锚垫板、螺旋筋,所述低回缩锚板与锚垫板之间安装有所述楔形垫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楔形的预应力筋用低回缩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缩低回锚板、夹片、楔形垫板、锚垫板、螺旋筋,所述低回缩锚板与锚垫板之间安装有所述楔形垫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筋用低回缩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垫板承力面至少一面计为斜面,楔形垫板为N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筋用低回缩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预应力筋用低回缩锚固装置还包括预应力筋,所述预应力筋穿过所述低回缩锚板、所述楔形垫板、所述锚垫板及下端的所述螺旋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筋用低回缩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与所述低回缩锚板安装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筋用低回缩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回缩锚板设有锥孔,所述夹片采用两片或多片式结构,其两片或多片组合后与低回缩锚板的锥孔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筋用低回缩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回缩锚板上分布有单个或多个排布的锥孔。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支燕武,姚永湖,刘涛,黄弘生,辛建忠,侯春辉,罗盛敏,宋顺心,田山坡,张广颂,孙爱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柳州市桥厦工程管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