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快速换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7206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工位快速换模系统,包括对称布置在压机两侧的两组模具输送组件,模具输送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横向输送机构和位于两个横向输送机构之间的横纵双向输送机构,横向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架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的纵向外侧壁的第一电机和横向排列在所述第一架体顶部的第一转杆,横纵双向输送机构包括第二架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架体的底板上的第二电机、横向的排列在所述第二架体的顶部的多个第二转杆、对称的横向设置在第二架体的前后边框顶部的两个第三转杆、对称的横向设置在第二架体的左右边框顶部的滚轮组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架体横向外侧壁的第三电机,该多工位快速换模系统可以与压机直接配合使用,结构精简,并且工作人操作简单方便,模具的传输效率高。

Multi position rapid die chang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工位快速换模系统
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
,具体为一种多工位快速换模系统。
技术介绍
在汽车部件的生产工程中,需要对模具进行冲压,例如汽车车门在注塑形成模具后,需要将模具输送至冲压机内进行冲压,为了实现多种模具有序的冲压,则要在冲压机的前后两侧设置很长并且结构复杂的滑动平台,之后在滑动平台远离冲压机的一侧并排设置多个输送机构,形成一组多工位换模系统,在需要对某个模具进行冲压时,工作人员操作控制滑动平台上的滑板达到对应放置模具的输送机构旁,与该输送机构对接,之后工作人员再操作控制输送机构运转,将模具输送至滑板上,之后工作人员再操作控制滑板运动至压机的模具承载板旁,与压机的模具承载板对接,之后再操作滑板上的传动组件将模具输送至压机的模具承载板上,之后启动压机对模具承载板上的模具冲压,由于多个输送机构与冲压机之间多了滑动平台,导致原先的换模系统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并且工人操作复杂,影响模具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工位快速换模系统,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并且工人操作简单,模具的加工效率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工位快速换模系统,其包括:对称布置在压机两侧的两组模具输送组件;所述模具输送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横向输送机构和位于两个横向输送机构之间的横纵双向输送机构;所述横向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架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的纵向外侧壁的第一电机和横向排列在所述第一架体顶部的第一转杆;其中,多个所述第一转杆的两端通过轴承座限定,并依次通过传送带连接横向同步转动,所述第一电机与其中一个第一转杆通过传送带连接传动;所述横纵双向输送机构包括第二架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架体的底板上的第二电机、横向的排列在所述第二架体的顶部的多个第二转杆、对称的横向设置在第二架体的前后边框顶部的两个第三转杆、对称的横向设置在第二架体的左右边框顶部的滚轮组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架体横向外侧壁的第三电机;其中,多个所述第二转杆的两端通过轴承座限定,并依次通过传送带连接横向同步转动,所述第二电机与其中一个第二转杆通过传送带连接横向传动;其中,所述第三转杆的两端通过轴承座限定,两个滚轮组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转杆通过传送带连接同步转动,所述第三电机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三转杆通过传送带连接纵向传动。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多工位快速换模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横向输送机构与所述横纵双向输送机构之间设置有矩形柱。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多工位快速换模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横向输送机构的前后侧壁顶部均设置有辅助定位轮。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多工位快速换模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滚轮组具有多个滚轮,多个所述滚轮通过传送带连接纵向同步转动。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多工位快速换模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矩形柱上设置有传动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对模具输送机构的结构改进,设计可以横向输送的机构和横纵双向输送的机构,并与压机直接配合使用,使模具可以快速的从横向输送机构输送至横纵双向输送机构上,再输送至压机上冲压,不再需要结构复杂的滑动平台作为中间工序传动工件,整个换模系统结构精简,占地面积小,并且在工件传输的过程中,工人只需操作控制横纵双向输送机构即可,操作简单,模具的加工效率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多工位快速换模系统与压机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多工位快速换模系统图1中的的模具输送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多工位快速换模系统图2中横向输送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多工位快速换模系统图2中横纵双向输送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多工位快速换模系统图4中的第二转杆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多工位快速换模系统图4中的滚轮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工位快速换模系统,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并且工人操作简单,模具的加工效率高。图1示出的是本技术多工位快速换模系统与压机200布置安装的一实施方式示意图,请参阅图1,本实施方式的多工位快速换模系统由两组模具输送组件100组成,两组模具输送组件100对称的布置在压机200的两侧,用于将模具向压机200的模具承载板上输送。请一并参阅图2,每组模具输送组件100均由两个横向输送机构110和一个横纵双向输送机构120组成,每组模具输送组件100上的两个横向输送机构110对称设置,横纵双向输送机构120设置在两个横向输送机构110之间,每组模具输送组件100上的两个横向输送机构110上可以各自放置不同的模具,形成两个工位,将模具向横纵双向输送机构120上输送,并通过横纵双向输送机构120将模具输送至压机200的模具承载板上进行后续的冲压,因此两组模具输送组件100上的四个横向输送机构110构成四个工位。请一并参阅图3,横向输送机构110包括:第一架体111、第一电机112和第一转杆113。第一架体111固定在地面上,用于支撑安装第一电机112和第一转杆113。第一电机112固定在第一架体111的纵向外侧壁,用于驱动第一转杆113转动。多个第一转杆113横向排列在第一架体111顶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转杆113的数量为五个,五个第一转杆113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附图中未标记)限定在第一架体111上,并依次通过传送带(附图中未标记)连接横向同步转动,其中一个第一转杆113通过传送带(附图中未标记)与第一电机112连接传动,由于五个第一转杆113依次通过传送带连接横向同步转动,当一个第一转杆113转动时,其余四个第一转杆113一同转动。该横向输送机构110的具体动作过程为:第一电机112持续的通过传送带驱动其中一个第一转杆113转动,其余四个第一转杆113与该第一转杆113一同转动,当模具被工人或者机械手放置到该横向输送机构110上时,五个第一转杆113承载并驱动模具向横纵双向输送机构120的方向横向传输,将模具输送至横纵双向输送机构120上。请一并参阅图4,横纵双向输送机构120包括:架体121、第二电机122、第二转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快速换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对称布置在压机两侧的两组模具输送组件;/n所述模具输送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横向输送机构和位于两个横向输送机构之间的横纵双向输送机构;/n所述横向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架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的纵向外侧壁的第一电机和横向排列在所述第一架体顶部的第一转杆;/n其中,多个所述第一转杆的两端通过轴承座限定,并依次通过传送带连接横向同步转动,所述第一电机与其中一个第一转杆通过传送带连接传动;/n所述横纵双向输送机构包括第二架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架体的底板上的第二电机、横向的排列在所述第二架体的顶部的多个第二转杆、对称的横向设置在第二架体的前后边框顶部的两个第三转杆、对称的横向设置在第二架体的左右边框顶部的滚轮组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架体横向外侧壁的第三电机;/n其中,多个所述第二转杆的两端通过轴承座限定,并依次通过传送带连接横向同步转动,所述第二电机与其中一个第二转杆通过传送带连接横向传动;/n其中,所述第三转杆的两端通过轴承座限定,两个滚轮组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转杆通过传送带连接同步转动,所述第三电机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三转杆通过传送带连接纵向传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快速换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称布置在压机两侧的两组模具输送组件;
所述模具输送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横向输送机构和位于两个横向输送机构之间的横纵双向输送机构;
所述横向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架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的纵向外侧壁的第一电机和横向排列在所述第一架体顶部的第一转杆;
其中,多个所述第一转杆的两端通过轴承座限定,并依次通过传送带连接横向同步转动,所述第一电机与其中一个第一转杆通过传送带连接传动;
所述横纵双向输送机构包括第二架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架体的底板上的第二电机、横向的排列在所述第二架体的顶部的多个第二转杆、对称的横向设置在第二架体的前后边框顶部的两个第三转杆、对称的横向设置在第二架体的左右边框顶部的滚轮组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架体横向外侧壁的第三电机;
其中,多个所述第二转杆的两端通过轴承座限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春雨吴云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盘古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