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料的除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712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1:2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石料的除泥系统,涉及石料处理技术领域,其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除泥筒、设置于除泥筒进口端的输送带、插入到除泥筒出口端的喷水管以及设置于除泥筒正下方的槽箱和压滤排泥装置,由于使用可转动式的圆台状除泥筒,并结合喷水管使用,对滚动过程中的石料进行喷水,有效提高石料脱泥的效率,同时该除泥筒可进行拆分使用,从而减少维修成本;槽箱内的第二电机带动螺旋杆转动,起到对泥水混合物进行有效输送和防止输送管道堵塞的作用;由于将喷水管和压滤排泥装置配套的出水管相连通,在压滤排泥装置将泥土排出后,可将分离过滤出来的水循环使用,重新对石料进行喷水,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

A desilting system of st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料的除泥系统
本技术涉及石料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石料的除泥系统。
技术介绍
石料的开采作业大部分集中分布在矿山中,所开采的石料表面大部分夹杂着泥土,不便后续的使用,现有的石料除泥装置采用的滚筒式分离作业,在加工过程中,通过石料之间的碰撞和喷水管的喷水作业,使得石料表面的泥土脱离,然后水泥混合物进入到机械压滤排泥装置内将泥土排出。其中的压滤排泥装置也是该除泥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对石料表面除去的泥土和水进行分离。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1)在以往使用到的除泥筒中,均为整体式结构,长期使用后由于水的侵蚀和泥土与筒壁之间的摩擦会造成除泥筒内壁的局部位置发生磨损,更换整个除泥筒会造成维修成本增加。2)在传统的除泥系统中,对石料表面进行喷水作业后,表面的泥水混合物会通过管道进入到压滤排泥装置中进行泥水分离作业,但是在泥水混合物进入到管道的过程中会发生堵塞,从而会对泥水分离作业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产生的水得不到重新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石料的除泥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对石料快速有效的进行脱泥作业,对除泥筒的圈板进行拆分使用,可根据情况更换不同位置的圈板,从而减少维修成本;使用螺旋杆可避免泥水混合物在进入到压滤排泥装置之间发生堵塞的情况;同时在压滤排泥装置将泥土排出后,可将分离过滤出来的水循环使用,重新对石料进行喷水,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本申请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料的除泥系统,包括除泥筒、设置于除泥筒进口端的输送带、插入到除泥筒出口端的喷水管以及设置于除泥筒正下方的槽箱和压滤排泥装置,所述除泥筒的筒心位置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两端配套设置有轴承座,并在其中一个轴承座表面位于除泥筒出口端的位置处配套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槽箱与压滤排泥装置之间通过设置“L”型管道连接,所述压滤排泥装置一侧的底端和底侧位置分别设置有排泥口和出水管,且出水管与喷水管之间相互连通。进一步的,所述除泥筒包括四组圈板和三组支架,每组所述圈板设置在相邻两个支架表面之间的位置,并通过设置螺丝固定连接,所述除泥筒为空心的圆台状结构,所述圈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支架为“十”字形钢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槽箱上表面的开口端与除泥筒的底端呈上下对应的位置关系,且槽箱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配套设置有螺旋杆,且螺旋杆嵌入到“L”型管道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机与槽箱的内壁之间通过设置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底端焊接有挡板,且挡板的截面呈圆弧形,并不与第二电机的表面发生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压滤排泥装置包括压板、外壳以及过滤板,所述压板和过滤板均配套设置在外壳内的上下端位置,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三气缸,且第三气缸的输出端与压板配套连接。进一步的,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压板和过滤板相互平行,且压板与外壳的上表面形成10-15°夹角,所述排泥口与外壳内位于压板和过滤板之间的区域相互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喷水管的进水端配套安装有水泵,且出水管与喷水管之间通过设置水泵相互连接,所述喷水管的出水端插入到除泥筒的内部。本申请实施例的优点是:1、由于使用可转动式的圆台状除泥筒,并结合喷水管使用,对滚动过程中的石料进行喷水,实现脱泥的作用,有效提高石料脱泥的效率,进而实现了对石料快速有效的进行脱泥作业,同时该除泥筒可进行拆分使用,由于每块圈板在作业时受到磨损和水腐蚀的情况不同,可根据情况更换不同位置的圈板,从而减少维修成本;2、由于使用了槽箱,该处的槽箱为过渡装置,避免大量泥水混合物直接进入到压滤排泥装置内,槽箱内的第二电机带动螺旋杆转动,起到对泥水混合物进行有效输送和防止输送管道堵塞的作用;3、由于将喷水管和压滤排泥装置配套的出水管相连通,在压滤排泥装置将泥土排出后,可将分离过滤出来的水循环使用,重新对石料进行喷水,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局部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喷水管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除泥筒;101、圈板;102、支架;2、输送带;3、喷水管;4、第一电机;5、槽箱;6、第二电机;7、螺旋杆;8、挡板;9、压滤排泥装置;91、压板;92、外壳;93、过滤板;10、第三气缸;11、出水管;12、排泥口;13、水泵。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石料的除泥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除泥筒的维修成本较高;在泥水混合物进入到压滤排泥装置之间可能会发生堵塞以及分离后产生的水没有得到重新利用的问题,在该系统中采用圆台形的除泥筒,实现对石料快速有效的进行脱泥作业,对除泥筒的圈板进行拆分使用,可根据情况更换不同位置的圈板,从而减少维修成本;使用螺旋杆避免泥水混合物在进入到压滤排泥装置之间发生堵塞的情况;同时在压滤排泥装置将泥土排出后,可将分离过滤出来的水循环使用,重新对石料进行喷水,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除泥筒的维修成本较高;在泥水混合物进入到压滤排泥装置之间可能会发生堵塞以及分离后产生的水没有得到重新利用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实施例1:参照图1-3所示,一种石料的除泥系统,包括除泥筒1、设置于除泥筒1进口端的输送带2、插入到除泥筒1出口端的喷水管3以及设置于除泥筒1正下方的槽箱5和压滤排泥装置9,除泥筒1的筒心位置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两端配套设置有轴承座,并在其中一个轴承座表面位于除泥筒1出口端的位置处配套安装有第一电机4,槽箱5与压滤排泥装置9之间通过设置“L”型管道连接,压滤排泥装置9一侧的底端和底侧位置分别设置有排泥口12和出水管11,且出水管11与喷水管3之间相互连通。参照图1所示,除泥筒1包括四组圈板101和三组支架102,每组圈板101设置在相邻两个支架102表面之间的位置,并通过设置螺丝固定连接,除泥筒1为空心的圆台状结构,圈板101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支架102为“十”字形钢架结构。参照图1所示,槽箱5上表面的开口端与除泥筒1的底端呈上下对应的位置关系,且槽箱5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6,第二电机6的输出端配套设置有螺旋杆7,且螺旋杆7嵌入到“L”型管道内。参照图1所示,第二电机6与槽箱5的内壁之间通过设置连接杆连接第二电机6的底端焊接有挡板8,且挡板8的截面呈圆弧形,并不与第二电机6的表面发生接触。该处的挡板8对泥水混合物起到阻挡作用,同时泥水混合物与挡板8表面接触,产生的水气能够带走第二电机6产生的热量。上述技术方案中,使用可转动式的圆台状除泥筒1,并结合喷水管3使用,对滚动过程中的石料进行喷水,实现脱泥的作用,有效提高石料脱泥的效率,进而实现了对石料快速有效的进行脱泥作业,同时该除泥筒1可进行拆分使用,由于每块圈板101在作业时受到磨损和水腐蚀的情况不同,可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料的除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泥筒(1)、设置于除泥筒(1)进口端的输送带(2)、插入到除泥筒(1)出口端的喷水管(3)以及设置于除泥筒(1)正下方的槽箱(5)和压滤排泥装置(9),所述除泥筒(1)的筒心位置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两端配套设置有轴承座,并在其中一个轴承座表面位于除泥筒(1)出口端的位置处配套安装有第一电机(4),所述槽箱(5)与压滤排泥装置(9)之间通过设置“L”型管道连接,所述压滤排泥装置(9)一侧的底端和底侧位置分别设置有排泥口(12)和出水管(11),且出水管(11)与喷水管(3)之间相互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料的除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泥筒(1)、设置于除泥筒(1)进口端的输送带(2)、插入到除泥筒(1)出口端的喷水管(3)以及设置于除泥筒(1)正下方的槽箱(5)和压滤排泥装置(9),所述除泥筒(1)的筒心位置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两端配套设置有轴承座,并在其中一个轴承座表面位于除泥筒(1)出口端的位置处配套安装有第一电机(4),所述槽箱(5)与压滤排泥装置(9)之间通过设置“L”型管道连接,所述压滤排泥装置(9)一侧的底端和底侧位置分别设置有排泥口(12)和出水管(11),且出水管(11)与喷水管(3)之间相互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石料的除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泥筒(1)包括四组圈板(101)和三组支架(102),每组所述圈板(101)设置在相邻两个支架(102)表面之间的位置,并通过设置螺丝固定连接,所述除泥筒(1)为空心的圆台状结构,所述圈板(101)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支架(102)为“十”字形钢架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料的除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箱(5)上表面的开口端与除泥筒(1)的底端呈上下对应的位置关系,且槽箱(5)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6),所述第二电机(6)的输出端配套设置有螺旋杆(7),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柏金魏伟何玲
申请(专利权)人:石台县金兴钙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