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立磨磨辊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7005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新型立磨磨辊套装置,包括:磨辊套,所述磨辊套内设置有连接结构以及定位限位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磨辊套外表面,所述定位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磨辊套内表面,所述固定结构与定位限位结构设置在内、外相对表面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能够根据中速磨煤机磨辊辊套磨损状况,整体或部分维修更换磨辊辊套,更换或者维修方便,只需整体或者部分更换耐磨分体辊套的碾磨层,基层可以重复利用,节省材料成本。因此,中速磨煤机使用耐磨分体辊套,维修方便灵活,省时、省力且节约材料成本,使用寿命长。

A new type of roller sleeve device for vertical m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立磨磨辊套装置
本技术属于立磨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立磨磨辊套装置。
技术介绍
立磨是一种理想的大型粉磨设备,广泛应用于水泥、电力、冶金、化工、非金属矿等行业,它集破碎、干燥、粉磨、分级输送于一体,生产效率高,可将块状、颗粒状及粉状原料磨成所要求的粉状物料,其结构为,1、磨盘:包括导向环、风环、挡料圈、衬板、盘体、刮料板和提升装置等;2、磨辊:辊套为易磨损件,要求有足够的韧性和良好的耐磨性能;3、选粉机,可分为静态、动态和高效组合式选粉机三大类:a.静态选粉机工作原理类似于旋风筒,结构简单,无可动部件,不易出故障。但调整不灵活,分离效率不高;b.动态选粉机这是一个高速旋转的笼子,含尘气体穿过笼子时,细颗粒由空气摩擦带入,粗颗粒直接被叶片碰撞拦下,转子的速度可以根据要求来调节,转速高时,出料细度就越细,与离心式选粉机的分级原理是一样的。它有较高的分级精度,细度控制也很方便;c.高效组合式选粉机将动态选粉机(旋转笼子)和静态选粉机(导风叶)结合在一起,即圆柱形的笼子作为转子,在它的四周均布了导风叶片,使气流上下均匀地进入选粉机区,粗细粉分离清晰,选粉效率高。不过这种选粉机的阻力较大,因此叶片的磨损也大;4、加压装置:液压装置,储能器;5、监视装置:摇臂监视、振动监视;6、传动装置:电动机、减速器;7、喷水系统:降低温度、稳定料层;8、粗粉外循环系统:提升机;其工作原理为,电动机通过减速机带动磨盘转动,物料从下料口落到磨盘中央,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磨盘边缘移动并受到磨辊的碾压,粉碎后的物料从磨盘边缘溢出,同时被来自喷嘴环(风环)高速向上的热气流带至与立磨一体的高效选粉机内,粗粉经分离器分选后返回到磨盘上,重新粉磨;细粉则随气流出磨,在系统的收尘装置中收集下来,即为产品,没有被热气流带起的粗颗粒物料和意外进入的金属件从风环处沉落,由刮料板刮出后,经外循环的斗提机喂入磨内再次粉磨。它集破碎、干燥、粉磨、分级输送于一体,生产效率高,可将块状、颗粒状及粉状原料磨成所要求的粉状物料,但磨辊磨损严重,磨辊辊套使用寿命缩短,目前普遍使用的高铬耐磨辊套使用约6000小时,就需要将磨辊整体拆下拉到专门维修点进行堆焊修复,维修时间长,成本高,采用金属陶瓷整体铸造的磨辊辊套使用寿命可达20000小时以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煤质变差和锅炉燃煤需求量增加的矛盾。但是,由于金属陶瓷磨辊辊套无法修复,使用寿命到期后就要报废,不能重复使用,而整体铸造的新磨辊辊套成本很高,限制了金属陶瓷整体铸造磨辊的推广应用,因此在本技术方案中提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所述的由于金属陶瓷磨辊辊套无法修复,使用寿命到期后就要报废,不能重复使用,而整体铸造的新磨辊辊套成本很高,限制了金属陶瓷整体铸造磨辊的推广应用的问题,在磨辊套上设立连接结构以及定位限位结构,使碾磨部分可进行拆卸更换,针对部分磨损,方便维护修理,降低损失,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了达到上述所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立磨磨辊套装置,包括:磨辊套,所述磨辊套内设置有连接结构以及定位限位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磨辊套外表面,所述定位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磨辊套内表面,所述固定结构与定位限位结构设置在内、外相对表面两端;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碾磨部以及紧固部,所述碾磨部设置在所述磨辊套表面,所述紧固部设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研磨部与所述磨辊套表面相对两表面;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定位限位部以及固定部,所述定位限位部开在磨辊套内表面且部分与紧固部相连通,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定位限位部内。作为优选,所述碾磨部包括:豁槽以及碾磨板,所述豁槽开在所述磨辊套表面,所述碾磨板活动嵌装在所述豁槽内。作为优选,所述紧固部包括:第一螺纹槽、连接孔以及螺杆,所述第一螺纹槽开在所述碾磨板内表面,所述连接孔开在所述豁槽表面,所述螺杆活动套装在所述连接孔内且一端旋拧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槽内。作为优选,所述定位限位部包括:固定槽、限位槽、卡块以及限位块,所述固定槽开在所述磨辊套内表面,所述限位槽开在所述磨辊套内表面且分别与所述固定槽以及连接孔相连通,所述卡块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槽内,所述限位块活动嵌装在所述限位槽内且表面与所述卡块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部包括:通孔、注油孔、第二螺纹槽、螺栓以及卡块,所述通孔开在所述卡块下表面,所述注油孔开在所述卡块下表面且与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通孔旋拧连接在所述第二螺纹槽内,所述卡块旋拧连接在所述通孔内表面。作为优选,所述碾磨板与所述豁槽截面均呈弧形结构且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碾磨板由两个或者四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弧形板组成。作为优选,所述通孔为阶梯孔,所述外螺纹位于所述通孔内直径最大处,所述卡块与所述通孔之间通过与所述外螺纹配合螺纹旋拧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螺纹槽与所述外螺纹螺纹方向相反,分别为左旋与右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它能够根据中速磨煤机磨辊辊套磨损状况,整体或部分维修更换磨辊辊套,更换或者维修方便,只需整体或者部分更换耐磨分体辊套的碾磨层,基层可以重复利用,节省材料成本。因此,中速磨煤机使用耐磨分体辊套,维修方便灵活,省时、省力且节约材料成本,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立磨磨辊套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立磨磨辊套装置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立磨磨辊套装置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立磨磨辊套装置局部放大图;以上各图中,1、磨辊套;2、豁槽;3、碾磨板;4、第一螺纹槽;5、连接孔;6、螺杆;7、固定槽;8、限位槽;9、卡块;10、限位块;11、通孔;12、注油孔;13、第二螺纹槽;14、螺栓;15、外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所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由说明书附图1-4可知,本方案包括:磨辊套1,所述磨辊套1内设置有连接结构以及定位限位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磨辊套1外表面,所述定位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磨辊套1内表面,所述固定结构与定位限位结构设置在内、外相对表面两端,上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碾磨部以及紧固部,所述碾磨部设置在所述磨辊套1表面,所述紧固部设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研磨部与所述磨辊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立磨磨辊套装置,包括:磨辊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辊套(1)内设置有固定结构以及定位限位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磨辊套(1)外表面,所述定位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磨辊套(1)内表面,所述固定结构与定位限位结构设置在内、外相对表面两端;/n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碾磨部以及紧固部,所述碾磨部设置在所述磨辊套(1)表面,所述紧固部设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碾磨部与所述磨辊套(1)表面相对两表面;/n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定位限位部以及固定部,所述定位限位部开在磨辊套(1)内表面且部分与紧固部相连通,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定位限位部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立磨磨辊套装置,包括:磨辊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辊套(1)内设置有固定结构以及定位限位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磨辊套(1)外表面,所述定位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磨辊套(1)内表面,所述固定结构与定位限位结构设置在内、外相对表面两端;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碾磨部以及紧固部,所述碾磨部设置在所述磨辊套(1)表面,所述紧固部设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碾磨部与所述磨辊套(1)表面相对两表面;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定位限位部以及固定部,所述定位限位部开在磨辊套(1)内表面且部分与紧固部相连通,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定位限位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立磨磨辊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碾磨部包括:豁槽(2)以及碾磨板(3),所述豁槽(2)开在所述磨辊套(1)表面,所述碾磨板(3)活动嵌装在所述豁槽(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立磨磨辊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部包括:第一螺纹槽(4)、连接孔(5)以及螺杆(6),所述第一螺纹槽(4)开在所述碾磨板(3)内表面,所述连接孔(5)开在所述豁槽(2)表面,所述螺杆(6)活动套装在所述连接孔(5)内且一端旋拧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槽(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立磨磨辊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限位部包括:固定槽(7)、限位槽(8)、卡块(9)以及限位块(10),所述固定槽(7)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涛肖文玲王振中李冉林建昆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宏生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