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肌肉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678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肌肉训练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软垫,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防滑垫,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升降支撑座,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两侧安装有齿轮,所述升降支撑座的内部设置有齿轮条,所述装置主体通过齿轮与齿轮条啮合连接,靠近软垫的所述升降支撑座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该种多功能肌肉训练装置,设有握力杆、强力弹簧、防滑块和固定套,训练者可以在主体上进行划船训练、扩臂以及力量型180度摆臂训练,无需臂力棒进行上下训练,改善使用和增加效果。

A multifunctional muscle trai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肌肉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肌肉训练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肌肉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健身设备行业发展迅速,用于健身设备的设备也多种多样,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多方面的挑战,需求寻找满足客户的解决方案。现有的肌肉训练方式种类多样,训练装置种类单一,训练肌肉的部位不够广泛,初级者前期训练往往根据直接的力气来选择性锻炼,而训练肌肉最主要得是在身体极限后的运动中增长,普通器材很难有效的帮助训练者肌肉拉伸的范围加大,中级者很难在不断在同一个器材中锻炼,后期就很难同一个器材中寻找更大的锻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肌肉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种类单一、锻炼部位不够广泛和锻炼效果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肌肉训练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软垫,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防滑垫,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升降支撑座,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两侧安装有齿轮,所述升降支撑座的内部设置有齿轮条,所述装置主体通过齿轮与齿轮条啮合连接,靠近软垫的所述升降支撑座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均固定有握把,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和背部均设置有固定套,且所述固定套的两侧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通过螺栓与装置主体固定,所述固定套的顶部套接有握力杆,所述握力杆的内部设置有强力弹簧,所述握力杆的端部设置有防滑块,所述装置主体的下方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活塞杆,且所述活塞杆与装置主体相抵触,靠近防滑垫的所述升降支撑座的一侧设置有腿板,所述腿板的安装有支撑座,所述腿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腿板和固定杆的两侧均通过转轴连接有伸腿器。优选的,所述握力杆的形状呈“倒L形”,且其内部设置有等大得强力弹簧,同时握力杆的外表面采用硅胶材料制作而成。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连接有硅胶垫,且硅胶垫的末端与软垫连接。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腿板的外表面均套有一层人工皮革。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间距为15cm-20cm。优选的,所述气缸与电源开关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多功能肌肉训练装置,实用性强,设有握力杆、强力弹簧、防滑块和固定套,训练者可以在主体上进行划船训练、扩臂以及力量型180度摆臂训练,无需臂力棒进行上下训练,且该装置还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防滑垫、气缸、齿轮、齿轮条以及伸腿器,这里要说明得是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间距为15cm-20cm,能够让使用者头部面朝地下悬空放置,初级者可以借助气缸训练此动作,双脚支撑起身体,双手保持垂直的抓着握把,头部向下依靠颈部力量保持平衡,打开电源开关,身体向下移动,手臂依旧保持垂直抓着握把,肌肉作出紧绷运动,再打开向上开关,身体肌肉得到松弛,往返训练,此动作训练手臂肌肉、胸大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三角肌、颈肌,中级者可以通过下降主体并通过手臂肌肉驱动背部肌肉做俯卧撑,让俯卧撑动作的难度加大,肌肉拉伸的范围更大,使得训练效果更佳,还设置有硅胶垫,能够防止活塞杆伸缩时,训练者衣服进入至升降支撑座内,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装置主体侧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握力杆侧剖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主体;2、软垫;3、第一支撑板;4、握把;5、电源开关;6、第二支撑板;7、固定套;8、固定板;9、螺栓;10、握力杆;11、防滑垫;12、升降支撑座;13、腿板;14、转轴;15、伸腿器;16、固定杆;17、支撑座;18、防滑块;19、强力弹簧;20、齿轮;21、齿轮条;22、气缸;23、活塞杆;24、硅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肌肉训练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软垫2、第一支撑板3、握把4、电源开关5、第二支撑板6、固定套7、固定板8、螺栓9、握力杆10、防滑垫11、升降支撑座12、腿板13、转轴14、伸腿器15、固定杆16、支撑座17、防滑块18、强力弹簧19、齿轮20、齿轮条21、气缸22、活塞杆23和硅胶垫24,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软垫2,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防滑垫11,所述装置主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升降支撑座12,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两侧安装有齿轮20,所述升降支撑座12的内部设置有齿轮条21,所述装置主体1通过齿轮20与齿轮条21啮合连接,靠近软垫2的所述升降支撑座12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6,所述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6的顶部均固定有握把4,所述第二支撑板6的顶部设置有电源开关5,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和背部均设置有固定套7,且所述固定套7的两侧焊接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的外表面通过螺栓9与装置主体1固定,所述固定套7的顶部套接有握力杆10,所述握力杆10的内部设置有强力弹簧19,所述握力杆10的端部设置有防滑块18,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气缸22,所述气缸22的输出端连接有活塞杆23,且所述活塞杆23与装置主体1相抵触,靠近防滑垫11的所述升降支撑座12的一侧设置有腿板13,所述腿板13的安装有支撑座17,所述腿板13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杆16,所述腿板13和固定杆16的两侧均通过转轴14连接有伸腿器15。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握力杆10的形状呈“倒L形”,且其内部设置有等大得强力弹簧19,同时握力杆10的外表面采用硅胶材料制作而成,握力杆10能够让使用者抓握的时候更加舒适,并且呈“倒L形”可以更好的抓持,作出训练范围更大,所述装置主体1、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6和腿板13的外表面均套有一层人工皮革,便于保护装置以及提高舒适度。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6的一侧连接有硅胶垫24,且硅胶垫24的末端与软垫2连接,硅胶垫24可以防止训练者衣服等物品进入到齿轮条21内,提高安全。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支撑板3与第二支撑板6之间的间距为15cm-20cm,可以符合头部的正常宽度,让头部悬空,训练颈肌,所述气缸22与电源开关5电性连接。工作原理:首先装置平放在地面上,接通气缸22与外接电源得电路,接着训练者可以坐在防滑垫11上,使用伸腿器15拉伸腿部肌肉,使用伸腿器15可以在装置主体1上进行仰卧起坐,飞燕等腹部运动,位于装置主体1两侧的握力杆10可以在进行腹部运动时,多加侧身旋转,便可以顺利穿过握力杆10的缺口处,甚至可以通过电源开关5调节气缸22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肌肉训练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软垫(2),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防滑垫(11),所述装置主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升降支撑座(12),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两侧安装有齿轮(20),所述升降支撑座(12)的内部设置有齿轮条(21),所述装置主体(1)通过齿轮(20)与齿轮条(21)啮合连接,靠近软垫(2)的所述升降支撑座(12)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6),所述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6)的顶部均固定有握把(4),所述第二支撑板(6)的顶部设置有电源开关(5),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和背部均设置有固定套(7),且所述固定套(7)的两侧焊接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的外表面通过螺栓(9)与装置主体(1)固定,所述固定套(7)的顶部套接有握力杆(10),所述握力杆(10)的内部设置有强力弹簧(19),所述握力杆(10)的端部设置有防滑块(18),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气缸(22),所述气缸(22)的输出端连接有活塞杆(23),且所述活塞杆(23)与装置主体(1)相抵触,靠近防滑垫(11)的所述升降支撑座(12)的一侧设置有腿板(13),所述腿板(13)的安装有支撑座(17),所述腿板(13)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杆(16),所述腿板(13)和固定杆(16)的两侧均通过转轴(14)连接有伸腿器(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肌肉训练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软垫(2),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防滑垫(11),所述装置主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升降支撑座(12),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两侧安装有齿轮(20),所述升降支撑座(12)的内部设置有齿轮条(21),所述装置主体(1)通过齿轮(20)与齿轮条(21)啮合连接,靠近软垫(2)的所述升降支撑座(12)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6),所述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6)的顶部均固定有握把(4),所述第二支撑板(6)的顶部设置有电源开关(5),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和背部均设置有固定套(7),且所述固定套(7)的两侧焊接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的外表面通过螺栓(9)与装置主体(1)固定,所述固定套(7)的顶部套接有握力杆(10),所述握力杆(10)的内部设置有强力弹簧(19),所述握力杆(10)的端部设置有防滑块(18),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气缸(22),所述气缸(22)的输出端连接有活塞杆(23),且所述活塞杆(23)与装置主体(1)相抵触,靠近防滑垫(11)的所述升降支撑座(1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茂全谭海龙石坚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