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粘复合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67456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粘复合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的纺粘复合无纺布的上层为双组份纺粘长纤维通过各纤维表面熔融而相互粘连成的纤维网,所述的双组份纺粘长纤维的由熔点相差20℃以上的高熔点树脂和低熔点树脂组成,且所述的双组份纺粘长纤维表面含有低熔点树脂;所述纺粘复合无纺布的下层为克重为5‑10g/m

A spunbond composite non-woven fabric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粘复合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纺布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个人护理、婴幼儿护理用的一种纺粘复合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无纺布又称非织造布,由于其生产工艺简单、产量大、成本低、柔软、亲肤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一次性卫生用品行业。而其中的纺粘无纺布通常是热塑性树脂通过挤出机由喷丝板形成长纤维,经铺网,采用金属热轧辊进行局部热轧粘合非织造布纤维,由于其生产工艺一步成型,节约了成本,并且由长纤维组成,不存在翘起的纤维头,因此经常用于婴儿纸尿裤、成人纸尿裤和卫生巾面层。但是现有纺粘无纺布多为单组分纺粘长纤维,因此纤维不易卷曲造成铺网后纤维与纤维之间较紧密,形成的纺粘无纺布的立体厚度较小,不蓬松,因此形成的纺粘无纺布的立体厚度较小,蓬松性较差,并且对纺粘无纺布的柔软性产生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软、蓬松的纺粘复合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克服现有产品及生产方法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纺粘复合无纺布,其包括由双组份纺粘长纤维通过各纤维表面熔融而相互粘连成纤维网的上层以及克重为5-10g/m2无纺布的下层;所述上层的双组份纺粘长纤维由熔点相差20℃以上的高熔点树脂和低熔点树脂组成,且所述的双组份纺粘长纤维表面含有低熔点树脂。所述的双组份纺粘长纤维为双组份皮芯型纺粘长纤维、双组份橘瓣型纺粘长纤维或双组份并列型纺粘长纤维。所述双组份皮芯型纺粘长纤维的表层为低熔点树脂,芯层为高熔点树脂。所述的下层无纺布为纺粘无纺布或热风无纺布。一种纺粘复合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具体步骤在于:(1)上层纤维供应工序:采用纺粘法工艺,分别将两种熔点之差≥20℃的热塑性树脂通过热熔挤出装置加热,熔融后进入纺丝装置,在纺丝装置中将高温的熔体变为熔体细流,然后通过喷丝板上的双组份喷丝孔喷出形成粗双组份纺粘长纤维;侧吹冷风冷却,并通过牵伸装置形成双组份纺粘长纤维;(2)下层无纺布供应工序:将无纺布通过导辊输送到上层纤维供应工艺工序的出口处;(3)叠网工序:所述的双组份纺粘长纤维在上层纤维供应工序出口处与所述的无纺布叠加在一起形成上层为双组份纺粘长纤维网,下层为无纺布的重叠复合网面;(4)成型工序:所述的重叠复合网面通过加热装置将上层纤维网和下层无纺布固结在一起,然后收卷,形成所述的纺粘复合无纺布。所述的步骤(1)中喷丝板上的双组份喷丝孔为皮芯型、橘瓣型或并列型。所述的步骤(2)为将收卷的无纺布卷材通过放卷装置进行放卷后通过导辊输送到上层纤维供应工序的出口处。所述的步骤(2)为将在线生产的无纺布直接通过导辊输送到上层纤维供应工序的出口处。所述的加热装置为热风烘箱、热轧辊或两者相结合。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纺粘复合无纺布上层纤维网是由双组份纺粘长纤维组成,由于两种热塑性树脂在加热装置中的收缩力不同使得纤维在加热后容易产生卷曲,因此在固结成纺粘无纺布后,纤维之间的粘结点较少,既增加了纺粘无纺布的柔软性又增加了其蓬松性。同时,下层复合的无纺布既可以增加纺粘复合无纺布的力学性能,即使在低克重情况下也可以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也可以提高纺粘复合无纺布在收卷后的抗压能力,主要是因为下层无纺布在复合前已经成型并且在复合后对复合的上层纤维网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使得纺粘复合无纺布在收卷后立体厚度变化不大,从而使得纺粘复合无纺布的蓬松性保持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纺粘复合无纺布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纺粘复合无纺布的制造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双组份纺粘长纤维横截面剖面图1;图3B为本专利技术双组份纺粘长纤维横截面剖面图2;图3C为本专利技术双组份纺粘长纤维横截面剖面图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纺粘复合无纺布的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纺粘复合无纺布的制造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纺粘复合无纺布的剖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纺粘复合无纺布的制造示意图。符号说明实施例1:1纺粘复合无纺布11双组分皮芯型纺粘长纤维11a表层11b芯层12双组份并列型纺粘长纤维12a一半12b另一半13双组份橘瓣型纺粘长纤维13a第一橘瓣13b第二橘瓣a1上层b1下层c1粗双组份纺粘长纤维d1双组份纺粘长纤维A1第一热熔挤出装置A1’第二热熔挤出装置B1纺丝装置C1喷丝板D1侧吹冷风E1牵伸装置F1热风烘箱G1导辊H1出口实施例2:2纺粘复合无纺布a2上层b2下层c2粗双组份纺粘长纤维d2双组份纺粘长纤维e2第一粗纺粘长纤维e2第二粗纺粘长纤维f2第一纺粘长纤维f2’第二纺粘长纤维A2第一热熔挤出装置A2’第二热熔挤出装置B2纺丝装置C2喷丝板D2侧吹冷风E2牵伸装置F2热风烘箱G2导辊H2出口I2热轧辊J2第三热熔挤出装置J2’第四热熔挤出装置K2第一纺丝装置K2’第二纺丝装置M2第一侧吹冷风M2’第二侧吹冷风N2第一牵伸装置N2’第二牵伸装置O2网帘实施例3:3纺粘复合无纺布a3上层b3下层c3粗双组份纺粘长纤维d3双组份纺粘长纤维A3第一热熔挤出装置A3’第二热熔挤出装置B3纺丝装置C3喷丝板D3侧吹冷风E3牵伸装置F3热轧辊G3导辊H3出口I3开松装置J3梳理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配合图1、4、6所示,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纺粘复合无纺布1(2,3),其上层a1(a2,a3)为双组份纺粘长纤维d1(d2,d3)通过各纤维表面熔融而相互粘连成的纤维网,所述的双组份纺粘长纤维d1(d2,d3)由熔点相差20℃以上的高熔点树脂和低熔点树脂组成,且所述的双组份纺粘长纤维d1(d2,d3)表面含有低熔点树脂;纺粘复合无纺布1的下层b1(b2,b3)为克重为5-10g/m2的无纺布。配合图3A-图3C所示,双组份纺粘长纤维d1为双组份皮芯型纺粘长纤维11、双组份并列型纺粘长纤维12或双组份橘瓣型纺粘长纤维13;双组分皮芯型纺粘长纤维11的表层11a为低熔点树脂,芯层11b为高熔点树脂(见图3A);双组份并列型纺粘长纤维12的一半12a为低熔点树脂,另一半12b为高熔点树脂(见图3B);双组份橘瓣型纺粘长纤维13的若干第一橘瓣13a为低熔点树脂,若干第二橘瓣13b为高熔点树脂(见图3C),各第一橘瓣13a与第二橘瓣13b呈间隔设置。所述的下层b1(b2,b3)的无纺布为纺粘无纺布或热风无纺布。实施例1如图2并配合图1、图3A-图3C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纺粘复合无纺布采用如下制造方法:(1)上层a1纤维供应工序:采用纺粘法工艺,分别将两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粘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双组份纺粘长纤维通过各纤维表面熔融而相互粘连成纤维网的上层以及克重为5-10g/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粘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双组份纺粘长纤维通过各纤维表面熔融而相互粘连成纤维网的上层以及克重为5-10g/m2无纺布的下层;所述上层的双组份纺粘长纤维由熔点相差20℃以上的高熔点树脂和低熔点树脂组成,且所述的双组份纺粘长纤维表面含有低熔点树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粘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组份纺粘长纤维为双组份皮芯型纺粘长纤维、双组份橘瓣型纺粘长纤维或双组份并列型纺粘长纤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粘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份皮芯型纺粘长纤维的表层为低熔点树脂,芯层为高熔点树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粘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层无纺布为纺粘无纺布或热风无纺布。


5.一种纺粘复合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在于:
(1)上层纤维供应工序:采用纺粘法工艺,分别将两种熔点之差≥20℃的热塑性树脂通过热熔挤出装置加热,熔融后进入纺丝装置,在纺丝装置中将高温的熔体变为熔体细流,然后通过喷丝板上的双组份喷丝孔喷出形成粗双组份纺粘长纤维;侧吹冷风冷却,并通过牵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吉祥郑庆中武丹聘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