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保压设备,包括机架、上料机构、保压机构、取料机构、电控箱和导向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保压机构、取料机构及电控箱分别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导向机构、上料机构、保压机构及取料机构均与所述电控箱电性连接,所述导向机构设置在机架底部,所述导向机构用于分开待保压产品、并对分开后的待保压产品进行定位,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定位后的产品移动至保压机构进行保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保压设备,通过将自动保压设备的导向机构设置在机架底部,上料机构、保压机构、取料机构及电控箱设置在机架上,实现了保压操作的自动进行,并且减小了自动保压设备的占地空间。
Automatic pressure maintain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保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保压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保压设备是基于手工作业,手工作业流程包括以下四个步骤:1、人工从流水线上取1PCS产品放至保压机上;2、产品放好后,双手启动设备;3、按设定时间将产品保压一定时间;4、人工从设备上取出加工完产品放回流水线上,每台设备需配备一名操作人员。基于手工作业的保压操作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处理,纯人力操作成本较高,因此,如何设计自动保压设备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保压设备,以解决基于手工作业的保压操作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处理,纯人力操作成本较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保压设备,包括机架、上料机构、保压机构、取料机构、电控箱和导向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保压机构、取料机构及电控箱分别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导向机构、上料机构、保压机构及取料机构均与所述电控箱电性连接,所述导向机构设置在机架底部,所述导向机构用于分开待保压产品、并对分开后的待保压产品进行定位,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定位后的产品移动至保压机构进行保压,所述取料机构用于将所述保压机构保压过的产品从所述自动保压设备中移出。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自动保压设备用于安装在传送装置上,所述机架包括下安装板,所述下安装板用于安装在所述传送装置上,所述导向机构设置在所述下安装板的底部、且不接触所述传送装置。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定位气缸、中间板及若干导向板,所述中间板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导向板之间,所述定位气缸、中间板及若干导向板均设置在所述下安装板上,每一导向板与中间板之间形成供所述待保压产品移动的通道,所述定位气缸用于对进入通道后的待保压产品进行定位。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若干限位杆,每一限位杆均设置在中间板及若干导向板上、且每一限位杆与中间板及任一导向板均不平行,每一限位杆均用于限制中间板及若干导向板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机架还包括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与所述下安装板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杆连接、以形成容置空间,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保压机构均设置在所述上安装板上、并延伸至所述容置空间,所述下安装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上料机构将所述待保压产品从传送装置移动到容置空间时穿过所述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定位气缸的上部。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吸料组件和送料组件,所述吸料组件用于将所述凹槽下的待保压产品移动至所述送料组件上,所述送料组件用于将表面上的待保压产品移动至保压机构正下方、并配合保压机构完成保压动作。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吸料组件包括第一吸嘴、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件靠近或远离所述送料组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在靠近所述送料组件时控制所述第一吸嘴靠近所述凹槽、并用于在远离所述送料组件时控制所述第一吸嘴远离所述凹槽。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送料组件包括第三驱动件与所述保压机构配合的保压底座,所述第三驱动件控制所述保压底座靠近或远离保压机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取料机构包括第四驱动件和第二吸嘴,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吸嘴在送料组件与传送装置之间移动。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四驱动件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分别与所述下安装板以及第一气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气缸靠近或远离所述送料组件,所述第二气缸与第二吸嘴可拆卸安装,所述第二气缸用于在靠近所述送料组件时控制所述第二吸嘴靠近所述送料组件、并用于在远离所述送料组件时控制所述第二吸嘴远离所述送料组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自动保压设备的导向机构设置在机架底部,上料机构、保压机构、取料机构及电控箱设置在机架上,实现了保压操作的自动进行,并且减小了自动保压设备的占地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保压设备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导向机构的立体图;图4为图1中上料机构的立体图;图5为图1中保压机构的立体图;图6为图1中取料机构的立体图。图中:10、机架;11、上安装板;12、连接杆;13、下安装板;131、凹槽;14、容置空间;20、导向机构;21、导向板;22、限位杆;23、定位气缸;24、中间板;30、上料机构;301、吸料组件、302、送料组件;31、第一驱动件;32、第二驱动件;33、第一吸嘴;34、第三驱动件;35、保压底座;40、保压机构;41、顶升气缸;42、保压模块;50、取料机构;51、第四驱动件;511、第一气缸;512、第二气缸;52、第二吸嘴;60、电控箱;70、传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一并参看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自动保压设备,所述自动保压设备安装在传送装置70上,所述自动保压设备包括机架10、导向机构20、上料机构30、保压机构40、取料机构50及电控箱60,所述导向机构20设置在机架10底部,所述上料机构30、保压机构40、取料机构50及电控箱60分别设置在机架10上,所述导向机构20用于分开待保压产品、并对分开后的待保压产品进行定位,所述上料机构30用于将定位后的产品移动至保压机构40进行保压,所述取料机构50用在将保压机构40保压过的产品从自动保压设备中移出;所述导向机构20、上料机构30、保压机构40及取料机构50均与电控箱60电性连接,通过导向机构20、上料机构30、保压机构40、取料机构50及电控箱60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对待保压产品进行保压动作;通过将自动保压设备的导向机构20设置在机架10底部,且将所述上料机构30、保压机构40、取料机构50及电控箱60均设置在机架10上,减小了自动保压设备的体积,方便自动保压设备的安装。优选地,所述机架10包括上安装板11、下安装板13及若干连接杆12,若干连接杆12与所述上安装板11及所述下安装板13之间形成容置空间14;所述上料机构30和所述保压机构40均设置在所述上安装板11上、并延伸至所述容置空间14;所述下安装板13安装在所述传送装置70上,所述导向机构20设置在所述下安装板13的底部、且与所述传送装置70之间不接触;所述下安装板13上设置有凹槽131,所述上料机构30将所述待保压产品从传送装置70移动到容置空间14时穿过所述凹槽131。请一并参看图1和图3,所述导向机构20包括定位气缸23、中间板24、若干导向板21及若干限位杆22,每一导向板21与中间板24之间形成供所述待保压产品移动的通道。下面具体描述导向机构20的工作原理:优选地,导向板21的数量为两个,中间板24的数量为一个,中间板24位于两个导向板21之间,限位杆22的数量为两个,中间板24和两个导向板21均平行于x轴和y轴所在的平面、且中间板24和两个导向板21之间形成两个通道;两个限位杆22均安装在中间板24和两个导向板21上、且每一限位杆22与中间板24及任一导向板21均不平行,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保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上料机构、保压机构、取料机构、电控箱和导向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保压机构、取料机构及电控箱分别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导向机构、上料机构、保压机构及取料机构均与所述电控箱电性连接,所述导向机构设置在机架底部,所述导向机构用于分开待保压产品、并对分开后的待保压产品进行定位,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定位后的产品移动至保压机构进行保压,所述取料机构用于将所述保压机构保压过的产品从所述自动保压设备中移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保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上料机构、保压机构、取料机构、电控箱和导向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保压机构、取料机构及电控箱分别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导向机构、上料机构、保压机构及取料机构均与所述电控箱电性连接,所述导向机构设置在机架底部,所述导向机构用于分开待保压产品、并对分开后的待保压产品进行定位,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定位后的产品移动至保压机构进行保压,所述取料机构用于将所述保压机构保压过的产品从所述自动保压设备中移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保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保压设备用于安装在传送装置上,所述机架包括下安装板,所述下安装板用于安装在所述传送装置上,所述导向机构设置在所述下安装板的底部、且不接触所述传送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保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定位气缸、中间板及若干导向板,所述中间板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导向板之间,所述定位气缸、中间板及若干导向板均设置在所述下安装板上,每一导向板与中间板之间形成供所述待保压产品移动的通道,所述定位气缸用于对进入通道后的待保压产品进行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保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若干限位杆,每一限位杆均设置在中间板及若干导向板上、且每一限位杆与中间板及任一导向板均不平行,每一限位杆均用于限制中间板及若干导向板之间发生相对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保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还包括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与所述下安装板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杆连接、以形成容置空间,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保压机构均设置在所述上安装板上、并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政,冯隆勇,胡方雨,刘予风,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