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陶瓷内衬震荡取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675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人工髋关节陶瓷内衬震荡取出器,包括工作头端和用于提供直线往复运动的动力源,工作头端包括一振动杆,振动杆内同轴设有一定位内芯,定位内芯的顶端与振动杆通过弹性元件相连,定位内芯的底端贯穿振动杆的底部并连接有一定位球;振动杆的顶端与动力源固定连接,振动杆的外侧固定有一斜向下的敲击杆,敲击杆与振动杆轴线呈预定夹角。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动力源及定位内芯,较传统骨刀锤击方式,操作更加简单、安全。

Ceramic liner concussion extractor of artificial hip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髋关节陶瓷内衬震荡取出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髋关节陶瓷内衬震荡取出器。
技术介绍
人工髋关节手术包括人工髋臼置换和人工股骨头置换,需要用到人工髋臼(即髋臼假体),髋臼假体通常由髋臼杯和陶瓷内衬组成,髋臼杯通过骨水泥或多孔涂层固定在人体髋臼窝内,陶瓷内衬通常设计为与髋臼杯锥度压配锁定,两者间具有高度吻合,从而使得陶瓷内衬不易从髋臼杯中脱落,但这也带来了陶瓷内衬较难取出的问题。然而,在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中,需取出原有假体,取髋臼假体分为两步,先取出髋臼杯内的陶瓷内衬,再从人体上取下髋臼杯。在临床实践中,通常做法是用骨刀(凿子)抵在内衬边缘,用锤头敲击骨刀,将内衬震松后取出,由于缺少定位及锤头敲击振幅大,常出现骨刀滑脱,操作不稳定,此外,由于外杯与内衬贴合紧密,依靠人工敲击,耗时耗力,严重影响手术效率,且锤头敲击声,会增加患者的不安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髋臼假体内衬取出工具缺少定位,操作困难,易于滑脱等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良好定位、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的人工髋关节陶瓷内衬震荡取出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人工髋关节陶瓷内衬震荡取出器,包括工作头端和用于提供直线往复运动的动力源;工作头端包括一振动杆,振动杆内同轴设有一定位内芯,定位内芯的顶端与振动杆通过弹性元件相连,定位内芯的底端贯穿振动杆的底部并连接有一定位球;振动杆的顶端与动力源固定连接,振动杆的外侧固定有一斜向下的敲击杆,敲击杆与振动杆轴线呈预定夹角。优选地,在所述的人工髋关节陶瓷内衬震荡取出器中,所述定位球的直径与髋臼假体内衬间隙配合,间隙为0.5mm~1mm。优选地,在所述的人工髋关节陶瓷内衬震荡取出器中,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或气囊。优选地,在所述的人工髋关节陶瓷内衬震荡取出器中,敲击杆与振动杆呈30°~60°。优选地,在所述的人工髋关节陶瓷内衬震荡取出器中,所述动力源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具有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滑动杆和直线轴承,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在外壳体上,用于驱动主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在从动齿轮的旋转轴上,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滑动杆的一端铰接,滑动杆的另一端贯穿安装在外壳体上的直线轴承,并延伸出外壳体与振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优选地,在所述的人工髋关节陶瓷内衬震荡取出器中,所述振动杆与滑动杆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固定连接。可拆卸固定连接采用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机械领域常规的拆卸连接方式。使用时,首先将定位内芯卡嵌在髋臼假体内衬的球槽中,由于定位内芯的头端与内衬球槽尺寸适配,可方便地实现取出器的定位,同时定位内芯与内衬间形成球铰接结构,取出器的工作头端可以定位球的球心自由转动,以调整工作头端的倾斜角度。然后,调整工作头端使得敲击杆的底端抵靠在内衬的上缘环面;最后开启动力源,由动力源带动振动杆往复运动,进而使得敲击杆不断敲打内衬,从而将内衬与髋臼杯的贴合面震松,取出内衬。采用本技术中提出的取出器,使得内衬取出操作更加简单便捷,节约了手术时间,并降低了手术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工作头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人工髋关节陶瓷内衬震荡取出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衬,2-髋臼杯100-工作头端,110-振动杆,120-定位内芯,130-弹性元件,140-定位球,150-敲击杆;200-动力源,210-外壳体,220-主动齿轮,230-从动齿轮,240-第一连杆,250-第二连杆,260-滑动杆,270-直线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的人工髋关节陶瓷内衬震荡取出器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技术,而仍然实现本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人工髋关节陶瓷内衬1震荡取出器由工作头端100和动力源200两部分组成。动力源200用于为工作头端100提供直线往复运动,即该动力源200为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形式多种多样,均可以应用于本实施例中,如医用往复锯,可将工作头端100安装在往复锯的刀片安装位置,由往复锯带动工作头端100往复振动。参见图1,工作头端100包括一振动杆110,振动杆110内同轴设有一定位内芯120,定位内芯120的顶端与振动杆110通过弹性元件130相连,该弹性元件130可以为弹簧或气囊等具有伸缩减震性能的弹性体。定位内芯120的底端贯穿振动杆110的底部并连接有一定位球140,该定位球140的尺寸与待取出的内衬1相适配,通常设计为间隙配合,间隙大小为0.5mm~1mm,在使用时,定位球140用以与内衬1球槽卡合,形成定位点,避免取出器使用时发生滑脱造成组织损伤。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定位球140与定位内芯120的连接设计为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机械领域常规的拆卸连接方式,这样方便根据不同患者的内衬1大小更换合适的定位球140,使得该工作头端100具有更好地适用性。振动杆110的顶端与动力源200固定连接,振动杆110的外侧固定有一斜向下的敲击杆150,敲击杆150与振动杆110轴线呈预定夹角,预定夹角一般为30°~60°,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敲击杆150可以设置多个,多个敲击杆150沿振动杆110的外侧周向环绕布置,值得注意的是,多个敲击杆150形成的环绕角度小于180°。在动力源200启动后,动力源200将往复运动传递给振动杆110,再由振动杆110传递给敲击杆150,进而由敲击杆150不断高频率的敲打内衬1,将内衬1震松,由髋臼杯2内取出。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动力源200包括外壳体210,其可作为握持部,供使用者手持。外壳体210内具有电机图未示出、主动齿轮220、从动齿轮230、第一连杆240、第二连杆250、滑动杆260和直线轴承270,电机通过支架(图未示图)固定在外壳体210上,用于驱动主动齿轮220旋转,从动齿轮230与主动齿轮220啮合,从动齿轮230的旋转轴通过滚动轴承安装在外壳体210上。从动齿轮230转动时带动旋转轴旋转,第一连杆240的一端固定在从动齿轮230的旋转轴上,另一端与第二连杆250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250的另一端与滑动杆260的一端铰接,滑动杆260的另一端贯穿安装在外壳体210上的直线轴承270,并延伸出外壳体210与振动杆110的顶端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外壳体210内设置有内置电池或外接电源接口,用以为电机供电。当电机启动,由齿轮驱动连杆带动滑动杆260做往复直线远动,往复直线运动的频率可通过调节电机的转速进行调控。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振动杆110与滑动杆260连接方式还可以采用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机械领域常规的拆卸连接方式。该可拆卸设计方便维修,在工作头端100或动力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髋关节陶瓷内衬(1)震荡取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头端(100)和用于提供直线往复运动的动力源(200);/n工作头端(100)包括一振动杆(110),振动杆(110)内同轴设有一定位内芯(120),定位内芯(120)的顶端与振动杆(110)通过弹性元件(130)相连,定位内芯(120)的底端贯穿振动杆(110)的底部并连接有一定位球(140);振动杆(110)的顶端与动力源(200)固定连接,振动杆(110)的外侧固定有一斜向下的敲击杆(150),敲击杆(150)与振动杆(110)轴线呈预定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髋关节陶瓷内衬(1)震荡取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头端(100)和用于提供直线往复运动的动力源(200);
工作头端(100)包括一振动杆(110),振动杆(110)内同轴设有一定位内芯(120),定位内芯(120)的顶端与振动杆(110)通过弹性元件(130)相连,定位内芯(120)的底端贯穿振动杆(110)的底部并连接有一定位球(140);振动杆(110)的顶端与动力源(200)固定连接,振动杆(110)的外侧固定有一斜向下的敲击杆(150),敲击杆(150)与振动杆(110)轴线呈预定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髋关节陶瓷内衬(1)震荡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球(140)的直径与髋臼假体内衬(1)间隙配合,间隙为0.5mm~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髋关节陶瓷内衬(1)震荡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130)为弹簧或气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髋关节陶瓷内衬(1)震荡取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铁毅叶维光王思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