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数化承重扁盘型器物榫卯组合陈列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557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数化承重扁盘型器物榫卯组合陈列支架,该陈列支架包括背立板、横楣、两个托架条、左立架和右立架。两个托架条的一端与背立板之间以及另一端与横楣之间均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托架条位于背立板的两侧壁上。左立架和右立架与横楣均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并位于两托架的两侧,左立架和右立架的顶端与背立板对应面设有放置台面,左立架与右立架呈对称结构,由此可构成简明可靠的承重陈设支架,并使该陈列支架可组合和拆分,方便人们收纳、包装及运输,此外,该陈列支架的各部件之间可采用模数比例关系,并使该陈列支架尺寸规格700mm以下,可通适于重量50 kg以内的扁盘型陈设器物,使陈列支架具有通适性高的优点。

A modular load-bearing flat plate type instrument mortise mortise mortise combined display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数化承重扁盘型器物榫卯组合陈列支架
本技术涉及陈列支架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模数化承重扁盘型器物榫卯组合陈列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同功能的扁盘器物陈列支架,由普通塑料、竹木制品制成的,其支撑强度较弱,工艺质量低劣,不能满足较高质量的工艺文玩艺术品的安全稳定陈列支撑,而传统特制的高档雕刻硬质红木支架,其卡槽限定了特定工艺的形状和尺寸规格器物,进而造成支架的局限性大,陈设器物通适性差、造价高昂,且造型风格、形态结构陈旧,不能适用于当代简约时尚的环境艺术文化以及装饰艺术效用提升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简明可靠、且通用性强的模数化承重扁盘型器物榫卯组合陈列支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数化承重扁盘型器物榫卯组合陈列支架,其特征在于:该陈列支架包括背立板、横楣、两个托架条、左立架和右立架,两个所述托架条的一端与背立板之间以及另一端与横楣之间均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所述托架条位于背立板的两侧壁上;所述左立架和右立架与横楣均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并位于两托架条的两侧,所述左立架和右立架的顶端与背立板对应面设置有放置台面,所述左立架与右立架呈对称结构。较优地,所述背立板两侧设置有第一榫卯口,两个所述托架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榫卯口和第三榫卯口,所述第二榫卯口与第一榫卯口榫卯连接;所述横楣上设置有两个第四榫卯口,所述第四榫卯口与第三榫卯口榫卯连接,所述两托架条平行设置;所述横楣位于第四榫卯口的两侧设置有第五榫卯口;所述左立架和右立架位于放置台面的下方均设置有第六榫卯口,所述第五榫卯口与第六榫卯口榫卯连接。较优地,所述第二榫卯口和第三榫卯口的开口反向设置,所述第三榫卯口的开口朝下。较优地,所述第五榫卯口的开口与背立板相对,所述第六榫卯口的开口与背立板背对设置。较优地,所述横楣位于第五榫卯口处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左立架和右立架位于第六榫卯口处均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互吸引。较优地,所述放置台面的表面为一斜面。较优地,所述背立板、横楣、两个托架条、左立架和右立架的厚度相同,所述背立板的长度与横楣的长度相同,所述托架条、左立架和右立架的长度和宽度均相同,所述横楣的宽度为背立板宽度的1/2,所述托架条、左立架和右立架的长度为横楣长度的1/2、宽度与横楣宽度一致。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该陈列支架的整体结构精简明朗,不假雕饰,时尚素朴美雅,具有人居空间环境的通适协调性,更突出陈设效用,且具有实用经济成本;2、该陈列支架的各零部件之间采用榫卯结构连接,可构成可靠稳定承重陈设支架,并且使本技术可组合和拆分,方便人们收纳、包装及运输;3、该陈列支架的各部件之间采用模数比例关系,使得本技术同类部件之间可相互更换,优化了生产工艺性,并且使该陈列支架尺寸规格700mm以下,可通适于重量50kg以内的扁盘型陈设器物,具有通适性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背立板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托架条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左立架、右立架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左立架、右立架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横楣的正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横楣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分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照附图1-7,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模数化承重扁盘型器物榫卯组合陈列支架,该陈列支架包括背立板1、横楣2、两个托架条4、左立架5和右立架3。两个所述托架条4的一端与背立板1之间以及另一端与横楣2之间均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所述左立架5和右立架3与横楣2均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并位于两托架条4的两侧,所述左立架5和右立架3的顶端与背立板1对应面设置有放置台面34,所述左立架5与右立架3呈对称结构。较优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背立板1两侧设置有第一榫卯口11,两个所述托架条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榫卯口41和第三榫卯口42,所述第二榫卯口41与第一榫卯口11榫卯连接,使得背立板1与托架条4形成可相互拆卸的零部件;所述横楣2上设置有两个第四榫卯口22,所述第四榫卯口22与第三榫卯口42榫卯连接,所述两托架条4平行设置,使得横楣2与托架条4形成可相互拆卸的零部件;所述横楣2位于第四榫卯口22的两侧设置有第五榫卯口21;所述左立架3和右立架5位于放置台面34的下方均设置有第六榫卯口31,所述第五榫卯口21与第六榫卯口31榫卯连接,使横楣2与左立架3、右立架5均构成可相互拆卸的零部件,由此构成本技术可徒手进行组合和拆分,其零部件方便人们生产制造,并方便人们收纳、包装及运输。较优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榫卯口41和第三榫卯口42的开口反向设置,所述第三榫卯口42的开口朝下,所述第二榫卯口41的开口朝上,由此,当人们将扁盘型器物放置于本技术上时,扁盘型器物靠给背立板1一个向后的力,而托架条4可给背立板1一个支撑立,防止扁盘型器物力的作用下易使背立板1向后弯折损坏,进而加大了本技术承重力度。较优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五榫卯口21的开口与背立板1相对,所述第六榫卯口31的开口与背立板1背对设置,由此,当人们将扁盘型器物放置于本技术上时,扁盘型器物的底部位于放置台面34并给左立架3和右立架5一个向前的力,而横楣2可给左立架3和右立架5一个向后的支撑力,由此进而加大了本技术承受力度。较优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横楣2位于第五榫卯口21处设置有第一磁铁23,所述左立架3和右立架4位于第六榫卯口31处均设置有第二磁铁32,所述第一磁铁23与第二磁铁32相互吸引,使得横楣2与左立架3和右立架5可更加稳固的拼装一起,进而增加本技术对扁盘型器物承受力。较优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放置台面34的表面为一斜面,由此可使扁盘型器物稳固的放置于本技术上,并防止扁盘型器物放置不平稳滑落损坏。较优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背立板1、横楣2、两个托架条4、左立架3和右立架5的厚度相同,所述背立板1的长度与横楣2的长度相同,所述托架条4、左立架3和右立架5的长度和宽度均相同,所述横楣2的宽度为背立板1宽度的1/2,所述托架条4、左立架3和右立架5的长度为横楣2长度的1/2、宽度与横楣2宽度一致,本技术零部件模数比例关系,使得本技术同类部件之间可相互更换,优化了生产工艺性,并且使该陈列支架尺寸规格700mm以下,可通适于重量50kg以内的扁盘型陈设器物,具有通适性高的优点。本技术的优势在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数化承重扁盘型器物榫卯组合陈列支架,其特征在于:该陈列支架包括背立板、横楣、两个托架条、左立架和右立架,两个所述托架条的一端与背立板之间以及另一端与横楣之间均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所述托架条位于背立板的两侧壁上;所述左立架和右立架与横楣均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并位于两托架条的两侧,所述左立架和右立架的顶端与背立板对应面设置有放置台面,所述左立架与右立架呈对称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数化承重扁盘型器物榫卯组合陈列支架,其特征在于:该陈列支架包括背立板、横楣、两个托架条、左立架和右立架,两个所述托架条的一端与背立板之间以及另一端与横楣之间均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所述托架条位于背立板的两侧壁上;所述左立架和右立架与横楣均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并位于两托架条的两侧,所述左立架和右立架的顶端与背立板对应面设置有放置台面,所述左立架与右立架呈对称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数化承重扁盘型器物榫卯组合陈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立板两侧设置有第一榫卯口,两个所述托架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榫卯口和第三榫卯口,所述第二榫卯口与第一榫卯口榫卯连接;所述横楣上设置有两个第四榫卯口,所述第四榫卯口与第三榫卯口榫卯连接,所述两托架条平行设置,所述横楣位于第四榫卯口的两侧设置有第五榫卯口;所述左立架和右立架位于放置台面的下方均设置有第六榫卯口,所述第五榫卯口与第六榫卯口榫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数化承重扁盘型器物榫卯组合陈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榫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