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机协同式焊接工作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480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机协同式焊接工作站,其涉及焊接工作站领域,旨在解决复杂零件焊接时焊点数量多且位置复杂单台焊接机器人无法满足加工需求的问题。所述双机协同焊接工作站为左右对称设置,包括有焊接电机、冷却水箱、控制柜、焊接夹具、修磨器、焊接机器人、操作面板、滑台、工作台、焊接工位、装卸工位,所述焊接电机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焊接电机的右侧安装有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右侧安装有控制柜,所述焊接机器人安装在修磨器的下方,所述操作面板安装在工作台底部靠近左侧,所述滑台设置在焊接工位与装卸工位之间,所述焊接工位位于装卸工位的上方,通过双机协同合作完成复杂零件多工位的焊接可以同步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A kind of Double Computer Cooperative welding work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机协同式焊接工作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工作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机协同式焊接工作站。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天窗类零件焊接总成夹具开发过程中。由于装配零件较多,焊接点位较多,同时有平面焊接及垂直于平面的侧点位焊接。夹具上同时布局定位模块、加紧模块,以及气缸等。模拟仿真发现,焊枪行走路径与加紧模块干涉,无法实现所有点位焊接。故考虑通过增加双侧机器人来实现所有点位焊接。而若单纯通过增加机器人的方式,势必造成设备及人员工时浪费。最终选定整合两个相对独立焊接工作站,通过增加滑台来实现机器人协同焊接。在中间工位装配间隙可进行其余工位焊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机协同式焊接工作站,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复杂零件焊接时焊点数量多且位置复杂单台焊接机器人无法满足加工需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机协同式焊接工作站,所述双机协同焊接工作站为左右对称设置,包括有焊接电机、冷却水箱、控制柜、焊接夹具、修磨器、焊接机器人、操作面板、滑台、工作台、焊接工位、装卸工位,所述焊接电机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焊接电机的右侧安装有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右侧安装有控制柜,所述工作台形状为多棱台型,所述工作台沿边缘安装有焊接夹具,所述焊接夹具数量为多个均布在工作台,所述冷却水箱的下方且位于焊接夹具的右侧安装有修磨器,所述焊接机器人安装在修磨器的下方,所述操作面板安装在工作台底部靠近左侧,所述滑台设置在焊接工位与装卸工位之间,所述焊接工位与装卸工位都位工作台中间位置,所述焊接工位位于装卸工位的上方。优选的,所述焊接夹具工位两侧安装有光栅。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报警器,所述焊接夹具包含有夹紧块、定位块、夹紧气缸以及操作按钮。优选的,所述设备通过工业电缆连接由PLC控制系统集成信息传输控制整个双机协同焊接工作台。优选的,所述双机协同焊接工作台以工作台上焊接工位为基准两侧对称设置,所述滑台可拆卸安装在工作台上位于焊接工位与装卸工位之间。本专利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当复杂零件,焊点数量较多、焊接位置复杂,单台焊接机器人工作范围无法实现所有点位焊接时,采用双台机器人对称焊接。从而实现全点位焊接;(2)本专利技术提高焊接效率有利于工业自动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双机协同式焊接工作站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焊接电机、2-冷却水箱、3-控制柜、4-焊接夹具、5-修磨器、6-焊接机器人、7-操作面板、8-滑台、9-工作台、10-光栅、11-焊接工位、12-装卸工位。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提供了一种双机协同式焊接工作站,所述双机协同焊接工作站为左右对称设置,包括有焊接电机1、冷却水箱2、控制柜3、焊接夹具4、修磨器5、焊接机器人6、操作面板7、滑台8、工作台9、焊接工位11、装卸工位12,所述焊接电机1安装在工作台9上,所述焊接电机1的右侧安装有冷却水箱2,所述冷却水箱2右侧安装有控制柜3,所述工作台9形状为多棱台型,所述工作台9沿边缘安装有焊接夹具4,所述焊接夹具4数量为多个均布在工作台9,所述冷却水箱2的下方且位于焊接夹具4的右侧安装有修磨器5,所述焊接机器人6安装在修磨器5的下方,所述操作面板7安装在工作台9底部靠近左侧,所述滑台8设置在焊接工位11与装卸工位12之间,所述焊接工位11与装卸工位12都位工作台中间位置,所述焊接工位11位于装卸工位12的上方。进一步来说,所述焊接夹具4工位两侧安装有光栅10。进一步来说,所述工作台9上安装有报警器,所述焊接夹具4包含有夹紧块、定位块、夹紧气缸以及操作按钮。进一步来说,所述设备通过工业电缆连接由PLC控制系统集成信息传输控制整个双机协同焊接工作台。进一步来说,所述双机协同焊接工作台以工作台9上焊接工位为基准两侧对称设置,所述滑台8可拆卸安装在工作台9上位于焊接工位11与装卸工位12之间。所述双机协同式焊接工作站的工作原理:1.工作布局:左右两侧可以看做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焊接工作站,同时配备有焊接机器人6、焊接电机1、冷却水箱2、控制柜3、焊接夹具4、操作面板7、修磨器5、光栅10。光栅10放置于焊接夹具4工位两侧。在两台焊接机器人6相对中间位置装配滑台8,滑台8上载有夹具定位平台,平台上装配焊接夹具4,滑台8可实现装载焊接夹具从装卸工位到焊接工位的移动。焊接夹具4由夹紧块、定位块、夹紧气缸、操作按钮等模块组成。通过工业电缆进行设备连接及电源输送,通过PLC控制系统集成及信息传输。2.工作流程:滑台8上定位平台初始位置处于至装卸工位12。人工完成零件装配后,按夹紧按钮,防漏感应识别有无漏装配零件,若无则夹具气缸夹紧,人工再按开始按钮,夹具在滑台8上自动移动到焊接工位11,两侧机械手按设定路径开始进行零件焊接。零件焊接完成后,滑台8自动移动到装卸工位12,夹紧气缸松开,人工下件及进行新零件装配。在机械手在焊接夹具4工位焊接时,人工可进行焊接夹具4的工位零件装配。当焊接夹具4工位焊接完成后,机械手可分别进行左右两侧工位焊接。3.具体操作流程以及详细工作原理:操作面板7启动选择相应的焊接程序下一步人工进行零件装配下一步按夹紧按钮下一步防漏感应器是否有零件检验传送至夹具气缸使得气缸夹紧,如若未夹紧反馈至按夹紧按钮再次夹紧,下一步当夹具气缸夹紧时反馈至按启动按钮致使焊接夹具工作下一步滑台8启动、夹具移动至焊接工位,此时下一步光栅10红外感应焊接区域有无感应器工作检测工件是否装夹到位,如若有问题报警器报警反馈至操作面板按下复位按钮再次进行焊接夹具4的装夹,下一步对工作台上两侧的焊接机器人6发出指令,机械手开始工作,机械焊接臂按照预先编辑的轨迹程序进行焊接,下一步焊接完成后输出焊接完成信号,两侧的焊接工作完成后,下一步滑台8启动、夹具移动至装卸工位12,气缸松开,人工将已经安装好的工件取下完成整个工件的焊接工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当复杂零件,焊点数量较多、焊接位置复杂,单台焊接机器人工作范围无法实现所有点位焊接时,采用双台机器人对称焊接。从而实现全点位焊接,提高焊接效率有利于工业自动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需要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多种标准件均是可以从市场上得到的,非标准件则是可以特别定制,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连接方式比如螺栓连接、焊接等也是机械领域中非常常见的手段,专利技术人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机协同式焊接工作站,所述双机协同焊接工作站为左右对称设置,包括有焊接电机(1)、冷却水箱(2)、控制柜(3)、焊接夹具(4)、修磨器(5)、焊接机器人(6)、操作面板(7)、滑台(8)、工作台(9)、焊接工位(11)、装卸工位(12),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电机(1)安装在工作台(9)上,所述焊接电机(1)的右侧安装有冷却水箱(2),所述冷却水箱(2)右侧安装有控制柜(3),所述工作台(9)形状为多棱台型,所述工作台(9)沿边缘安装有焊接夹具(4),所述焊接夹具(4)数量为多个均布在工作台(9),所述冷却水箱(2)的下方且位于焊接夹具(4)的右侧安装有修磨器(5),所述焊接机器人(6)安装在修磨器(5)的下方,所述操作面板(7)安装在工作台(9)底部靠近左侧,所述滑台(8)设置在焊接工位(11)与装卸工位(12)之间,所述焊接工位(11)与装卸工位(12)都位工作台(9)中间位置,所述焊接工位(11)位于装卸工位(12)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机协同式焊接工作站,所述双机协同焊接工作站为左右对称设置,包括有焊接电机(1)、冷却水箱(2)、控制柜(3)、焊接夹具(4)、修磨器(5)、焊接机器人(6)、操作面板(7)、滑台(8)、工作台(9)、焊接工位(11)、装卸工位(12),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电机(1)安装在工作台(9)上,所述焊接电机(1)的右侧安装有冷却水箱(2),所述冷却水箱(2)右侧安装有控制柜(3),所述工作台(9)形状为多棱台型,所述工作台(9)沿边缘安装有焊接夹具(4),所述焊接夹具(4)数量为多个均布在工作台(9),所述冷却水箱(2)的下方且位于焊接夹具(4)的右侧安装有修磨器(5),所述焊接机器人(6)安装在修磨器(5)的下方,所述操作面板(7)安装在工作台(9)底部靠近左侧,所述滑台(8)设置在焊接工位(11)与装卸工位(12)之间,所述焊接工位(11)与装卸工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威戴新丰黄海敏于江海朱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铸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