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音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911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扩音设备,包括:壳体,其内部设置有容置腔;扩音组件,其设置于容置腔内;灯带组件,其设置于壳体上并且用于发光,灯带组件上形成有固定凸台和发光凸台,固定凸台与发光凸台之间邻接;以及遮光组件,其覆盖于固定凸台的外侧面上,遮光组件的外侧面与发光凸台的外侧面平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扩音设备具有以下优点:遮光组件的外侧面和发光凸台的外侧面平齐,在发光凸台不发光时,两者之间连接处平滑过渡,其不易在连接处藏匿灰尘,同时连接处平滑防止割伤用户手部。

A sound amplif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扩音设备
本技术涉及音箱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扩音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音箱上多数设置有用于功能指示的显示灯,如用于显示电量或者连接状态,该显示灯多数显示效果不佳且在发光时明显异于整个音箱的设计,影响美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音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显示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扩音设备,包括:壳体,其内部设置有容置腔;扩音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灯带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且用于发光,所述灯带组件上形成有固定凸台和发光凸台,所述固定凸台与所述发光凸台之间邻接;以及遮光组件,其覆盖于所述固定凸台的外侧面上,所述遮光组件的外侧面与所述发光凸台的外侧面平齐。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凸台沿着所述灯带组件的周长方向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遮光组件为遮光膜,所述遮光膜涂覆于所述固定凸台上。进一步地,所述遮光组件为遮光壳,所述遮光壳嵌合于所述固定凸台上。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凸台设置于所述遮光组件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发光凸台的外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外侧面平齐。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凸台沿其自身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嵌合件,多个所述嵌合件嵌入于所述壳体内。进一步地,所述灯带组件上设置有电连接于所述扩音组件的触控组件。进一步地,所述触控组件包括设置于固定凸台上的半透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半透板和所述固定凸台之间的多个显示灯。进一步地,述壳体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灯带组件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壳体与所述灯带组件同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灯带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本技术提供的扩音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遮光组件的外侧面和发光凸台的外侧面平齐,在发光凸台不发光时,两者之间连接处平滑过渡,其外表美观并且不易在连接处藏匿灰尘,同时连接处平滑防止割伤用户手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扩音设备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扩音设备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灯带组件的立体结构图;图4是图2“A”处的放大图;图5是图3“B”处的放大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壳体1发光凸台32倒角3311扩音组件2遮光组件4卡合件11灯带组件3嵌合件33触控组件5固定凸台31卡合槽331半透板51显示灯5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指示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扩音设备,包括:壳体1,其内部设置有容置腔;扩音组件2,其设置于容置腔内;灯带组件3,其设置于壳体1上并且用于发光,灯带组件3上形成有固定凸台31和发光凸台32,固定凸台31与发光凸台32之间邻接;遮光组件4,其覆盖于固定凸台31的外侧面上,遮光组件4的外侧面与发光凸台32的外侧面平齐。本实施例提供的扩音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遮光组件4的外侧面和发光凸台32的外侧面平齐,在发光凸台32不发光时,两者之间连接处平滑过渡,其外表美观并且不易在连接处藏匿灰尘,同时连接处平滑防止割伤用户手部。进一步地,发光凸台32沿着灯带组件3的周长方向设置,其显示范围呈环状,用户从环绕扩音设备的各个方向均可看到发光凸台32,无需移动至特定位置才能查看扩音设备的灯带组件3的显示状态,方便用户获取扩音设备的状态。可选地,灯带组件3为LED发光组件,其形状为环状,灯带组件3平行于水平面,可以理解的是,当扩音设备放置于固定平面上时,灯带组件3朝各个方向发光,用户只要围绕在扩音设备周围都可以查看到扩音设备的灯带组件3,便于用于查看扩音设备的状态。进一步地,LED发光组件可发出不同颜色、不同类型的光,以代表扩音设备的不同状态。进一步地,遮光组件4为遮光膜,遮光膜涂覆于固定凸台31上。在本实施例中,遮光膜可选用黑色或者深色的遮光膜,利用镀膜、贴合或者涂覆等工艺覆盖于固定凸台31上。进一步地,遮光组件4为遮光壳,遮光壳嵌合于固定凸台31上。在本实施例中遮光壳成型后嵌合于固定凸台31上,这样可以使得遮光壳预先制备完成,提高了遮光壳的组装速度。进一步地,固定凸台31和发光凸台32之间形成台阶结构,发光凸台32的外侧面突出于固定凸台31的外侧面。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固定凸台31和发光凸台32之间形成台阶结构,便于在固定凸台31上设置遮光组件4,并且使得遮光组件4与发光凸台32之间平齐,利于组装的快速进行。进一步地,发光凸台32设置于遮光组件4和壳体1之间,发光凸台32的外侧面与壳体1的外侧面平齐。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将发光凸台32的外侧面与壳体1的外侧面平齐,这样可以使得发光凸台32和壳体1之间平滑过渡,其观感更佳并且避免两者连接处凹凸不平,造成用户握持时的不适感。进一步地,发光凸台32沿其自身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嵌合件33,多个嵌合件33嵌入于壳体1内。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凸台32与壳体1之间通过嵌合的方式相互固定,其固定方式简单,可提高扩音设备的组装速度。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和图5,至少一个嵌合件33设置有卡合槽331,壳体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扩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其内部设置有容置腔;/n扩音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n灯带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且用于发光,所述灯带组件上形成有固定凸台和发光凸台,所述固定凸台与所述发光凸台之间邻接;以及/n遮光组件,其覆盖于所述固定凸台的外侧面上,所述遮光组件的外侧面与所述发光凸台的外侧面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内部设置有容置腔;
扩音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灯带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且用于发光,所述灯带组件上形成有固定凸台和发光凸台,所述固定凸台与所述发光凸台之间邻接;以及
遮光组件,其覆盖于所述固定凸台的外侧面上,所述遮光组件的外侧面与所述发光凸台的外侧面平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凸台沿着所述灯带组件的周长方向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组件为遮光膜,所述遮光膜涂覆于所述固定凸台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组件为遮光壳,所述遮光壳嵌合于所述固定凸台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凸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洋吴海全张恩勤彭久高师瑞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