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手柄推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4374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储能手柄推动机构,包括推杆(10)、驱动装置(11)、支架(12)和杠杆(13),所述推杆(10)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11)连接,另一端设有弧形凸块(101),所述杠杆(13)一端通过转轴(131)与所述支架(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11)固定,且可围绕所述转轴(131)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储能手柄推动机构结构设计合理,占用空间小,能耗少且能够有效减少人力推动手柄的工作量,提高检测断路器性能的工作效率。

A pushing mechanism of energy storage han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手柄推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
,尤其涉及一种储能手柄推动机构。
技术介绍
断路器主要由操作机构、壳架、触头系统、灭弧系统等组成,操作机构工作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断路器的工作性能及可靠性,只有当操作机构保证有足够的操作能量时,才能满足断路器的开断,关合。一般来说,操作机构主要通过储能手柄的运动以及机构内部储能弹簧的伸缩来实现储能与释能这一循环过程。在断路器自动化装配的过程中,需要对储能手柄进行性能测试,测试储能手柄储能的转动力矩是否符合正常转动力矩范围。储能手柄通常都是放置在断路器腔体内,对断路器储能手柄进行测试时,需先将储能手柄从断路器腔体内推出,然后用测试装置对储能手柄进行转动力矩的测试。现有的测试一般采用人工测试的方式,在测试过程中一般都是人为手动将储能手柄从断路器腔体内推出,但在断路器的自动化测试过程中,因空间结构的限制,无法通过人工手动推出储能手柄,因此需要设置一种推动结构,将储能手柄从断路器腔体内推出后,测试机构才能对储能手柄进行转动扭矩的测试。基于上述背景,本技术提供一种储能手柄推动机构,将储能手柄从断路器腔内推出,以达到对断路器储能手柄进行转动力矩自动化测试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动作可靠、操作稳定的一种储能手柄推动机构,便于实现断路器储能手柄性能的自动化检测。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储能手柄推动机构,包括推杆、驱动装置、支架和杠杆,所述推杆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另一端设有弧形凸块,所述杠杆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且可围绕所述转轴转动。优选的,所述支架设有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所述杠杆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之间。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还包括支撑杆和弹性件,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杠杆相接触,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块,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且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相接触。优选的,在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与所述杠杆相接触,另一侧与所述弹性件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一弹簧。优选的,在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杠杆之间还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分别与所述杠杆和所述驱动装置相固定。优选的,在所述杠杆和所述连接板之间还设有调节螺丝。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可以是气缸驱动、电机驱动、齿轮驱动、丝杠驱动或模组驱动中的一种。本技术一种储能手柄推动机构的特点及优点是:通过推杆代替人工推动储能手柄,从而配合检测装置完成对储能手柄的检测,且通过设置弹性件,可实现所述推动机构的自动复位,结构简单、操作可靠、占用的空间小,有效减少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和检测效率较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储能手柄推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储能手柄推动机构和测试平台的配合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储能手柄位于初始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储能手柄被推出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上”、“下”、“左”、“右”等方位用语以图3中所示位置为准。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储能手柄推动机构,包括推杆10、气缸11、支架12、杠杆13、支撑杆14,所述推杆10和所述气缸11相连,并可在所述气缸11的推动下往复运动,较佳的,所述气缸11也可以采用电机驱动、齿轮驱动、丝杠驱动、模组驱动等方式代替,只要可推动所述推杆10运动即可,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气缸驱动的方式。所述气缸11通过螺丝和所述杠杆13相固定,当然,所述气缸11也可以与所述杠杆13通过铆接、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只要将所述气缸11固定在所述杠杆13上即可,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气缸11和所述杠杆13之间还设有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分别与所述杠杆13和所述气缸11通过螺丝相固定,从而实现所述气缸11和所述杠杆13之间的固定。较佳的,在所述杠杆13和所述连接板16之间还设有调节螺丝132,通过调节所述调节螺丝132,可以调节所述气缸11的高度,从而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断路器产品。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4所示,所述推杆10的一端与所述气缸11通过铆钉连接在一起,另一端设有能推动储能手柄200的弧形凸块101,所述气缸11活动时,所述推杆10会随之运动,与所述储能手柄200底部的弧形结构相配合,从而将所述储能手柄200从断路器腔体内推出。当然,所述推杆10也可以与所述气缸11通过螺钉固定、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只需将所述推杆10固定在所述气缸11上即可,在此不做限定。所述支架12上设有第一限位块121和第二限位块122,所述杠杆13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121和第二限位块122之间,且所述杠杆13的一端通过转轴131与所述支架12相连,另一端相对所述支架12自由活动,并可围绕所述支架12以所述转轴131为中心转动;所述第一限位块121和所述第二限位块122限制了所述杠杆13在所述弹簧15的弹力下的最大活动范围:即:当所述杠杆13在转动过程中与所述第一限位块121或所述第二限位块122相接触时,受到所述第一限位块121或所述第二限位块122的限位,从而无法再继续转动。所述第一限位块121和第二限位块122可以和所述支架12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螺丝固定、铆接、焊接等方式与所述支架12固定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块121和第二限位块122分别通过螺丝与所述支架12相固定。在所述杠杆13和所述第二限位块122之间设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块122,另一端设有限位块141,所述限位块141位于所述杠杆13下方,且与所述杠杆13之间相接触。在所述支撑杆14上还套设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一端抵在所述第二限位块122上,另一端抵在所述限位块141上,在所述弹簧15的弹力作用下,所述支撑杆14可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杠杆13向下转动。现结合储能手柄的测试过程对储能手柄推动机构的具体工作过程说明如下:由图4和图5可知,所述弧形凸块101需要做顺时针向下推动储能手柄200才能使储能手柄200从断路器腔体内推出来。首先气缸11活动,带动所述推杆10向靠近所述储能手柄200的方向运动,直到所述推杆10上的弧形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手柄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杆(10)、驱动装置(11)、支架(12)和杠杆(13),所述推杆(10)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11)连接,另一端设有弧形凸块(101),所述杠杆(13)一端通过转轴(131)与所述支架(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11)固定,且可围绕所述转轴(131)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手柄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杆(10)、驱动装置(11)、支架(12)和杠杆(13),所述推杆(10)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11)连接,另一端设有弧形凸块(101),所述杠杆(13)一端通过转轴(131)与所述支架(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11)固定,且可围绕所述转轴(131)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手柄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2)设有第一限位块(121)与第二限位块(122),所述杠杆(13)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块(121)与第二限位块(12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能手柄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14)和弹性件(15),所述支撑杆(14)的一端与所述杠杆(13)相接触,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块(122),所述弹性件(15)套设在所述支撑杆(14)上,且与所述第二限位块(122)相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刘印陈小雨刘东兴唐智南寅
申请(专利权)人:首瑞北京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