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保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908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墙保温结构,包括:依次覆盖于基层墙体表面的砂浆找平层、粘结层、第一网格布层、保温层、底层抗裂砂浆层、第二网格布层、顶层抗裂砂浆层、柔性防水腻子层和涂料面层,以及多个锚栓固定组件,所述保温层由多块保温板拼接而成,每块所述保温板为矩形形状,所述保温板相邻的两条侧边上设置有凸部,所述保温板的另外两条侧边上设置有与所述凸部相匹配的凹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外墙保温结构,具有质轻、固定性能稳定、保温性能好、抗风压性能强及翻修率低的优点,并且施工方法简单,降低施工人力成本。

External wall insula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墙保温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一种外墙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大力推广节能建筑,对促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建筑节能是各种节能途径中潜力最大、最直接的有效的方式。建筑能耗中,通过外墙造成的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60%,因而墙体保温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关键。外墙外保温系统,是由保温层、保护层和固定材料等构成并且适用于安装在外墙外表面的非承重保温构造总称。顾名思义,外墙外保温系统是一种把保温层放置在主体墙材外面的保温做法,因其可以减轻冷桥的影响,同时保护主体墙材不受到过大的温度变形应力,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保温做法,也是国家大力倡导的保温做法。在现有技术中,本领域人员采用EPS保温板制作保温层,对墙体外侧进行贴附,再施工抹面层与饰面层,以达到超低能耗建筑的要求。但是,上述保温材料与施工方法存在以下弊端:例如EPS板,保温隔热性能相对较差,要达到超低能耗建筑的要求,保温层厚度相对较大,严寒和寒冷地区保温层厚度可达250-300mm。由于保温层厚度的增加会影响固定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同时抗风压性能也会随保温层厚度增加而受到影响,导致现有超低能耗建筑翻修率居高不下。外墙保温结构及施工方法中,固定性能差、抗风压性能差、保温性能低及翻修率高的问题一直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墙保温结构,解决固定性能差、抗风压性能差、保温性能低及翻修率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墙保温结构,包括:依次覆盖于基层墙体表面的砂浆找平层、粘结层、第一网格布层、保温层、底层抗裂砂浆层、第二网格布层、顶层抗裂砂浆层、柔性防水腻子层和涂料面层,以及多个锚栓固定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网格布层夹设于所述粘接层中,所述锚栓固定组件包括:锚栓和膨胀管,所述膨胀管设置于基层墙体上的安装孔内,所述锚栓包括一体成型的锚杆和锚盖,所述锚杆依次贯穿所述第二网格布层、底层抗裂砂浆层、保温层、第一网格布层、粘结层、砂浆找平层后固定于所述膨胀管内,所述锚盖覆盖于所述第二网格布层表面,所述砂浆找平层的外侧面的平整度小于4mm,所述保温层由多块保温板拼接而成,每块所述保温板为矩形形状,所述保温板相邻的两条侧边上设置有凸部,所述保温板的另外两条侧边上设置有与所述凸部相匹配的凹部。进一步地,所述凸部的横截面为圆弧状。进一步地,所述凸部的横截面为半圆形。进一步地,所述凸部位于所述保温板的厚度方向的中部。进一步地,所述锚栓固定组件之间以梅花桩形式布置。进一步地,所述锚栓为中空结构,其还包括一通孔,所述通孔在所述锚盖侧设一进料口,所述通孔在所述锚杆与所述膨胀管的连接端设置至少一个出料口。进一步地,所述膨胀管的底端距离所述安装孔的底端至少5mm。进一步地,所述膨胀管的底端距离所述安装孔的底端10mm。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的直径至少为5mm。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的直径至少为5mm。本技术提供的外墙保温结构,具有质轻、固定性能稳定、保温性能好、抗风压性能强及翻修率低的优点,并且施工方法简单,降低施工人力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外墙保温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锚栓固定组件布置形式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A-A剖视图;图5是图3中的B-B剖视图。图中,1.基层墙体,101.安装孔,2.砂浆找平层,3.粘结层,4.保温层,401.凸部,402.凹部,5.底层抗裂砂浆层,6.第二网格布层,7.柔性防水腻子层,8.涂料面层,9.多个锚栓固定组件,901.锚栓,901a.锚杆,901b.锚盖,902.膨胀管,903.通孔,903a.进料口,903b.出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一种外墙保温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覆盖于基层墙体1表面的砂浆找平层2、粘结层3、第一网格布层(图未示)、保温层4、底层抗裂砂浆层5、第二网格布层6、顶层抗裂砂浆层、柔性防水腻子层7和涂料面层8,以及多个锚栓固定组件9,其中,所述第一网格布层夹设于所述粘接层3中,锚栓固定组件9包括:锚栓901和膨胀管902,膨胀管902设置于基层墙体1上的安装孔101内,锚栓901包括一体成型的锚杆901a和锚盖901b,锚杆901a依次贯穿第二网格布层6、底层抗裂砂浆层5、保温层4、第一网格布层、粘结层3、砂浆找平层2后固定于膨胀管902内,锚盖901b覆盖于第二网格布层6表面,砂浆找平层2的外侧面的平整度小于4mm。如图3~5所示,所述保温层4由多块保温板拼接而成,每块所述保温板为矩形形状,所述保温板相邻的两条侧边上设置有凸部401,所述保温板的另外两条侧边上设置有与所述凸部401相匹配的凹部402。使用时,两块保温板相互拼接,凸部401卡设于凹部402内,保温层4更稳定。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凸部401的横截面为圆弧状,优选地,所述凸部401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方便插入凹部402内。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凸部401位于所述保温板的厚度方向的中部。方便施工,不必分正反面。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砂浆找平层2厚度为8~12mm,优选地,砂浆找平层2厚度为10mm;粘结层3厚度为4~7mm,优选地,粘结层3厚度为5mm;保温层4厚度为30~50mm,优选地,保温层4厚度为40mm;底层抗裂砂浆层5厚度为3~7mm,优选地,底层抗裂砂浆层5厚度为4mm。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基层墙体1表面上,每平方米的范围内至少布置8个锚栓固定组件9。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锚栓固定组件9之间以梅花桩形式布置。图示中,横向和竖向中心线之间的间距a相等。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锚栓901为中空结构,其还包括一通孔903,通孔903在锚盖901b侧设一进料口903a,通孔903在锚杆901a与膨胀管902的连接端设置至少一个出料口903b。图1中仅设置了一个出料口903b,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锚栓901安装好后,由进料口903a灌注胶水或混凝土,填充至安装孔101内,保证锚栓601的固定效果。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膨胀管902的底端距离安装孔101的底端至少5mm。确保填充足量的物料进来。优选地,膨胀管902的底端距离安装孔101的底端10mm。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进料口903a的直径至少为5mm,方便灌注物料。出料口903b的直径至少为5mm,方便物料流出。本技术还提供了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施工方法:第一步,砌筑基层墙体1,确保平整度与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第二步,基层墙体1清理干净后,3mm厚专用砂浆拉毛,然后10mm厚水泥砂浆分层抹平,平整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墙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覆盖于基层墙体表面的砂浆找平层、粘结层、第一网格布层、保温层、底层抗裂砂浆层、第二网格布层、顶层抗裂砂浆层、柔性防水腻子层和涂料面层,以及多个锚栓固定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网格布层夹设于所述粘接层中,所述锚栓固定组件包括:锚栓和膨胀管,所述膨胀管设置于基层墙体上的安装孔内,所述锚栓包括一体成型的锚杆和锚盖,所述锚杆依次贯穿所述第二网格布层、底层抗裂砂浆层、保温层、第一网格布层、粘结层、砂浆找平层后固定于所述膨胀管内,所述锚盖覆盖于所述第二网格布层表面,所述砂浆找平层的外侧面的平整度小于4mm,所述保温层由多块保温板拼接而成,每块所述保温板为矩形形状,所述保温板相邻的两条侧边上设置有凸部,所述保温板的另外两条侧边上设置有与所述凸部相匹配的凹部,所述凸部位于所述保温板的厚度方向的中部,所述凸部的横截面为圆弧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覆盖于基层墙体表面的砂浆找平层、粘结层、第一网格布层、保温层、底层抗裂砂浆层、第二网格布层、顶层抗裂砂浆层、柔性防水腻子层和涂料面层,以及多个锚栓固定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网格布层夹设于所述粘接层中,所述锚栓固定组件包括:锚栓和膨胀管,所述膨胀管设置于基层墙体上的安装孔内,所述锚栓包括一体成型的锚杆和锚盖,所述锚杆依次贯穿所述第二网格布层、底层抗裂砂浆层、保温层、第一网格布层、粘结层、砂浆找平层后固定于所述膨胀管内,所述锚盖覆盖于所述第二网格布层表面,所述砂浆找平层的外侧面的平整度小于4mm,所述保温层由多块保温板拼接而成,每块所述保温板为矩形形状,所述保温板相邻的两条侧边上设置有凸部,所述保温板的另外两条侧边上设置有与所述凸部相匹配的凹部,所述凸部位于所述保温板的厚度方向的中部,所述凸部的横截面为圆弧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锦江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