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4883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清淤装置,包括:罩体、排泥系统和高压水冲系统,罩体,罩体的纵截面呈“︹”字型;排泥系统,包括排泥管和高压气管,高压气管呈“J”字型,排泥管和高压气管均贯穿罩体的上表面,高压气管的下侧贯穿排泥管,排泥管和高压气管的上端均位于罩体的外部,排泥管的下端位于罩体的内部,高压气管的下端进入排泥管的内部,排泥管的上端固定有法兰盘,排泥管的下端设置过滤罩;高压水冲系统包括高压水管和至少四个支管,高压水管贯穿罩体的上表面,高压水管的下端通过转换接头与至少四个支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效清淤装置操作方便,提高了清淤施工效率,缩短工期,减少船机设备使用时间,减少了施工成本的投入。

An efficient desil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清淤装置
本技术涉及清理淤泥的
,尤其涉及一种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水运工程水下基床整平过程中,有可能会涉及到淤泥的清除,常规做法是用一根端头带有过滤罩的、直径为200mm的抽泥管直接通到基床面,再通过高压气泵往抽泥管下端打起,在抽泥管内形成空腔,在抽泥管内负压力的作用下,淤泥和水的混合物通过排泥管排出。但是面临压力不够集中,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清淤装置,用于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清淤装置,包括:罩体、排泥系统和高压水冲系统;其中:所述罩体,所述罩体的纵截面呈“︹”字型;所述排泥系统,包括排泥管和高压气管,所述排泥管为直管,所述高压气管呈“J”字型,所述排泥管和所述高压气管均贯穿所述罩体的上表面,所述高压气管的下侧贯穿所述排泥管,所述排泥管和所述高压气管的上端均位于所述罩体的外部,所述排泥管的下端位于所述罩体的内部,所述高压气管的下端位于所述排泥管的内部,所述排泥管的上端固定有法兰盘,所述排泥管的下端固定有过滤罩;所述高压水冲系统,包括高压水管和至少四个支管,所述高压水管贯穿所述罩体的上表面,所述高压水管的下端通过转换接头与至少四个所述支管相连通。优选地,所述高压气管的上端与空压机相连接。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罩体包括四块梯形钢板和一块正方形钢板,四块所述梯形钢板依次相连接组成壳体,所述正方形钢板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上端口。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泥管、所述高压气管和所述高压水管均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正方形钢板,所述排泥管、所述高压气管和所述高压水管均与所述正方形钢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高压水管的上端与高压泵相连接。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泥管通过所述法兰盘与长管相连通。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至少四个所述支管远离所述高压水管的一端均设置有高压喷水嘴。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高压水管的直径为100mm,至少四个所述支管的直径均为50mm。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泥管位于所述高压水管和所述高压气管之间。优选地,所述过滤罩包括四根V型钢筋,四所述V型钢筋固定在所述排泥管的下端。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高效清淤装置操作方便,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缩短工期,减少船机设备使用时间,减少了施工成本的投入,在水下清淤领域都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高效清淤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高效清淤装置的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高效清淤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高效清淤装置的图2中的B-B剖视图。图例说明:1、罩体;11、梯形钢板;12、正方形钢板;21、排泥管;211、法兰盘;312、过滤罩;22、高压气管;31、高压水管;32、支管;33、转换接头。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清淤装置,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单元的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清淤装置,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罩体1、排泥系统和高压水冲系统。其中,罩体1的纵截面呈“︹”字型,排泥系统包括排泥管21和高压气管22,排泥管21为直管,高压气管22呈“J”字型,排泥管21和高压气管22均贯穿罩体1的上表面,高压气管22的下侧贯穿排泥管21,排泥管21和高压气管22的上端均位于罩体1的外部,排泥管21的下端位于罩体1的内部,高压气管22的下端位于排泥管21的内部,高压气管22的下端向上弯曲,排泥管21的上端固定有法兰盘211,排泥管21通过法兰盘211与长管(图中未示出)相连通,长管伸出至水面上的泥驳船舱,排泥管21的下端固定有过滤罩312,用于防止罩体1内的杂物吸入排泥管21造成堵塞或者损坏,高压气管22的上端与空压机(图中未示出)相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高压水冲系统包括高压水管31和至少四个支管32,高压水管31贯穿罩体1的上表面,高压水管31的下端通过转换接头33与至少四个支管32相连通,高压水管31的上端与高压泵(图中未示出)相连接,用于向高压水管31输送高压水,船用起重设备吊设清淤装置深入码头基床面的淤泥层,罩体1内有淤泥,高压水管31通过至少四个支管32向罩体1内的淤泥冲高压水,使淤泥形成泥浆,高压气管22向排泥管21内吹气,排泥管21内形成负压,罩体1内的泥浆和水在压力作用下通过排泥管21排除管外,通过长管输送至泥驳船舱内。在清淤的过程中不断的移动清淤装置的位置,进而抽出整个基床面的淤泥,操作方便,提高了现场的施工效率。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例中,罩体1包括四梯形钢板11和一正方形钢板12,四梯形钢板11依次相连接组成壳体,正方形钢板12固定在壳体的上端口,梯形钢板11的上边长为700mm,梯形钢板11的下边长为1200mm,梯形钢板11的高度为1000mm,梯形钢板11的厚度为5mm,正方形钢板12的边长为700mm,正方形钢板12与四梯形钢板11焊接连接,排泥管21、高压气管22和高压水管31均沿竖直方向贯穿正方形钢板12,船用起重设备吊设排泥管使得罩体1位于基床面的淤泥层,排泥管21、高压气管22和高压水管31均与正方形钢板12焊接连接,至少四个支管32远离高压水管31的一端均设置有高压喷水嘴(图中未示出),排泥管21位于高压水管31和高压气管22之间,高压水管31的直径为100mm,高压水管31的壁厚5mm,至少四个支管32的直径均为50mm,至少四个支管32的壁厚均为3mm,高压喷水嘴的直径为20mm,排泥管21的壁厚大于或者等于5mm,排泥管21的直径为200mm,排泥管21的长度为1000mm,过滤罩312包括四根V型钢筋,四V型钢筋均匀的设置在排泥管21的下端,防止杂物堵管。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技术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技术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排泥系统和高压水冲系统;其中:/n所述罩体,所述罩体的纵截面呈“︹”字型;/n所述排泥系统,包括排泥管和高压气管,所述排泥管为直管,所述高压气管呈“J”字型,所述排泥管和所述高压气管均贯穿所述罩体的上表面,所述高压气管的下侧贯穿所述排泥管,所述排泥管和所述高压气管的上端均位于所述罩体的外部,所述排泥管的下端位于所述罩体的内部,所述高压气管的下端位于所述排泥管的内部,所述排泥管的上端固定有法兰盘,所述排泥管的下端固定有过滤罩;/n所述高压水冲系统,包括高压水管和至少四个支管,所述高压水管贯穿所述罩体的上表面,所述高压水管的下端通过转换接头与至少四个所述支管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排泥系统和高压水冲系统;其中:
所述罩体,所述罩体的纵截面呈“︹”字型;
所述排泥系统,包括排泥管和高压气管,所述排泥管为直管,所述高压气管呈“J”字型,所述排泥管和所述高压气管均贯穿所述罩体的上表面,所述高压气管的下侧贯穿所述排泥管,所述排泥管和所述高压气管的上端均位于所述罩体的外部,所述排泥管的下端位于所述罩体的内部,所述高压气管的下端位于所述排泥管的内部,所述排泥管的上端固定有法兰盘,所述排泥管的下端固定有过滤罩;
所述高压水冲系统,包括高压水管和至少四个支管,所述高压水管贯穿所述罩体的上表面,所述高压水管的下端通过转换接头与至少四个所述支管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包括四块梯形钢板和一块正方形钢板,四块所述梯形钢板依次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义平姜华平阮学成魏长德顾红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