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力坝坝基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862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力坝坝基排水结构,属于重力坝工程技术领域,其包括竖向排水孔,竖向排水孔设置在坝基中,竖向排水孔的一端部位于坝基的建基面上,还包括竖向排水管、第一水平排水管、第二水平排水管,竖向排水管、第一水平排水管、第二水平排水管均设置在坝体中;第一水平排水管位于坝基的建基面上,竖向排水管一端与竖向排水孔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水平排水管相连接。该排水结构能够减少坝体内廊道的设置,降低对廊道的要求,便于施工和降低了成本,通过预埋竖向排水管、第二水平排水管,可以避免在浇筑好的混凝土坝体中进行打孔,从而降低对坝体、钢筋、冷却水管及监测仪器等的损害,也更方便施工,节约工期。

A drainage structure of gravity dam found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力坝坝基排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重力坝坝基排水结构,属于重力坝工程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重力坝的安全,需要将坝基的内渗水排出去。坝基的内渗水通过在坝基中设置主排水孔,坝体中设置辅助排水孔,坝基的内渗水沿主排水孔、辅助排水孔排出去。目前,主排水孔、辅助排水孔的施工方式为:先在坝体内预留设置纵横向的廊道,待坝体坝基固结灌浆、帷幕灌浆完成后,再在廊道内向坝体、坝基岩体钻辅助排水孔、主排水孔,运行期坝基岩体内渗水可通过主排水孔、辅助排水排至廊道内排水沟等后,再排至坝外。这种方式首先需要在坝体内设置廊道,廊道断面尺寸为满足钻孔等需要一定高度、宽度,坝体内部开孔会恶化坝体局部应力条件,因此需提高廊道附近混凝土强度及布设钢筋等措施,会因钢筋备仓等增加工期,也会增加一定的工程投资;其次后期在坝体内混凝土钻排水孔时,会破坏坝体混凝土及钢筋的完整性,或者可能破坏坝内冷却水管等温控措施,或者可能破坏坝基测缝计等监测设施,对坝体造成损害,可见,这样方式成本较高,且很不方便施工,对坝体也有一些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方便施工、对坝体损害较小的重力坝坝基排水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力坝坝基排水结构,包括竖向排水孔,竖向排水孔设置在坝基中,竖向排水孔的一端部位于坝基的建基面上,还包括竖向排水管、第一水平排水管、第二水平排水管,竖向排水管、第一水平排水管、第二水平排水管均设置在坝体中;第一水平排水管位于坝基的建基面上,且第一水平排水管的出口位于下游坝址的外侧,竖向排水管一端与竖向排水孔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水平排水管相连接,第二水平排水管的出口位于下游坝址的外侧。进一步的是,第一水平排水管与设置在坝基上的固结灌浆孔相互错开。进一步的是,第一水平排水管通过锚筋固定在坝基的建基面上。进一步的是,竖向排水管、第一水平排水管、第二水平排水管的外表面均设置有保护层。进一步的是,竖向排水管的高度为1-3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坝基的排水结构施工流程为:在建基面上浇筑混凝土坝体前先在坝基的建基面上铺设第一水平排水管,第一水平排水管的出口位于下游坝址的外侧;然后从坝基的建基面向下钻竖向排水孔;再然后预埋竖向排水管、第二水平排水管,使竖向排水管的一端与竖向排水孔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水平排水管相连接,且第二水平排水管的出口位于下游坝址的外侧;最后在坝基的建基面上浇筑混凝土坝体,使竖向排水管、第一水平排水管、第二水平排水管均设置在坝体中。坝基的表面渗水通过第一水平排水管排出坝体外,坝基的内渗水依次沿竖向排水孔、竖向排水管、第二水平排水管排出坝体外,可见,本技术的排水结构能够减少坝体内廊道的设置,降低对廊道的要求,降低了钢筋的用量,便于施工和降低了成本,也降低了对坝体局部应力的破坏,通过预埋竖向排水管、第二水平排水管,可以避免在浇筑好的混凝土坝体中进行打孔,从而降低对坝体、钢筋、冷却水管及监测仪器等的损害,也更方便施工,节约工期。附图说明图1是沿水流方向重力坝的剖视图;图2是沿大坝建基面的剖视图;图3是沿第二水平排水管的剖视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坝基1、坝体2、竖向排水孔3、竖向排水管4、第一水平排水管5、第二水平排水管6、下游坝址7、固结灌浆孔8、锚筋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重力坝坝基排水结构,包括竖向排水孔3,竖向排水孔3设置在坝基1中,竖向排水孔3的一端部位于坝基1的建基面上,还包括竖向排水管4、第一水平排水管5、第二水平排水管6,竖向排水管4、第一水平排水管5、第二水平排水管6均设置在坝体2中;第一水平排水管5位于坝基1的建基面上,且第一水平排水管5的出口位于下游坝址7的外侧,竖向排水管4一端与竖向排水孔3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水平排水管6相连接,第二水平排水管6的出口位于下游坝址7的外侧。坝基1的表面渗水通过第一水平排水管5排出坝体2外,坝基1的内渗水依次沿竖向排水孔3、竖向排水管4、第二水平排水管6排出坝体2外。上述重力坝坝基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坝基1的建基面上铺设第一水平排水管5,第一水平排水管5的出口位于下游坝址7的外侧;b、从坝基1的建基面向下钻竖向排水孔3,直至坝基1深部岩体;c、预埋竖向排水管4、第二水平排水管6,使竖向排水管4的一端与竖向排水孔3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水平排水管6相连接,且第二水平排水管6的出口位于下游坝址7的外侧;d、在坝基1的建基面上浇筑混凝土坝体2,竖向排水管4、第一水平排水管5、第二水平排水管6均设置在坝体2中。可见本技术的排水结构能够减少坝体2内廊道的设置,降低对廊道的要求,降低了钢筋的用量,便于施工和降低了成本,也降低了对坝体2局部应力的破坏,通过预埋竖向排水管4、第二水平排水管6,可以避免在浇筑好的混凝土坝体2中进行打孔,从而降低对坝体2、钢筋、冷却水管及监测仪器等的损害,也更方便施工,节约工期。具体的,在浇筑混凝土坝体2前,需要对在坝基1上钻固结灌浆孔8,后期对坝基1进行加固,为了降低加固施工时对竖向排水孔3产生的损害或者堵塞,第一水平排水管5应与设置在坝基1上的固结灌浆孔8相互错开。比如,再如图2所示,在坝基1的建基面上,固结灌浆孔8采用方形布置,第一水平排水管5相应采用方形布置,只是方形的固结灌浆孔8与方形的第一水平排水管5相互错开。同时,为了防止浇筑混凝土坝体2时造成第一水平排水管5移位,第一水平排水管5通过锚筋9固定在坝基1的建基面上。为了避免浇筑混凝土坝体2时,水泥浆液堵塞竖向排水管4、第一水平排水管5和第二水平排水管6,在竖向排水管4、第一水平排水管5、第二水平排水管6的外表面均设置有保护层,保护层优选采用成本低的土工布,也即是通过土工布将竖向排水管4、第一水平排水管5、第二水平排水管6包裹住,特别是接头部位,除了用土工布包裹住,还可采用铅丝进行捆扎。通过大量试验和实践中得出,为了更加顺畅地将坝基1的内渗水依次沿竖向排水孔3、竖向排水管4、第二水平排水管6排出坝体2外,竖向排水管4的高度为1-3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力坝坝基排水结构,包括竖向排水孔(3),竖向排水孔(3)设置在坝基(1)中,竖向排水孔(3)的一端部位于坝基(1)的建基面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向排水管(4)、第一水平排水管(5)、第二水平排水管(6),竖向排水管(4)、第一水平排水管(5)、第二水平排水管(6)均设置在坝体(2)中;/n第一水平排水管(5)位于坝基(1)的建基面上,且第一水平排水管(5)的出口位于下游坝址(7)的外侧,竖向排水管(4)一端与竖向排水孔(3)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水平排水管(6)相连接,第二水平排水管(6)的出口位于下游坝址(7)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力坝坝基排水结构,包括竖向排水孔(3),竖向排水孔(3)设置在坝基(1)中,竖向排水孔(3)的一端部位于坝基(1)的建基面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向排水管(4)、第一水平排水管(5)、第二水平排水管(6),竖向排水管(4)、第一水平排水管(5)、第二水平排水管(6)均设置在坝体(2)中;
第一水平排水管(5)位于坝基(1)的建基面上,且第一水平排水管(5)的出口位于下游坝址(7)的外侧,竖向排水管(4)一端与竖向排水孔(3)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水平排水管(6)相连接,第二水平排水管(6)的出口位于下游坝址(7)的外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强张敬贺春晖李金洋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