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检修升降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68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断路器检修升降车,主要内容为:所述的前第一连杆下端铰接安装在机座上且前第一连杆上端铰接安装在前第二连杆下端,前第二连杆中部和前第五连杆中部都铰接安装在中间座前侧面上,前第四连杆上端铰接安装在前安装座前侧面上,后第一连杆下端和后第六连杆下端都铰接安装在机座后侧面上,后第一连杆上端铰接安装在后第二连杆下端,后第二连杆中部和后第五连杆中部都铰接安装在中间座上,直线轴承安装在中间座上,导柱安装在直线轴承上且导柱顶端固定安装在顶座上,电动推杆末端固定安装在中间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升降行程大,采用直线轴承提高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承载能力大,有效实现了断路器检修车的升降运动。

A kind of elevator for circuit breaker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路器检修升降车
本技术属于一种检修车
,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检修升降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断路器检修升降车的结构复杂,升降运动平稳性差,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差,而且运行行程短,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尤其是大大缩短了其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断路器检修升降车,其结构简单,升降行程大,采用直线轴承提高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承载能力大,有效实现了断路器检修车的升降运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断路器检修升降车,其中:包括滚轮、电动推杆、前第一连杆、直线轴承、前第二连杆、顶座、前安装座、前第三连杆、前第四连杆、导柱、前第五连杆、前第六连杆、机座、中间座、后第四连杆、后安装座、后第三连杆、后第五连杆、后第六连杆、后第一连杆和后第二连杆,所述的滚轮安装在机座的底面上,所述的电动推杆安装在机座内,所述的前第一连杆下端铰接安装在机座上且前第一连杆上端铰接安装在前第二连杆下端,所述的前第二连杆中部和前第五连杆中部都铰接安装在中间座前侧面上,所述的前第二连杆上端铰接安装在前第四连杆下端,所述的前第四连杆上端铰接安装在前安装座前侧面上,所述的前安装座固定安装在顶座底面上,所述的前第六连杆下端铰接安装在机座前侧面上且前第六连杆上端铰接安装在前第五连杆下端,所述的前第五连杆上端铰接安装在前第三连杆下端,所述的前第三连杆上端铰接安装在前安装座前侧面上,所述的后第一连杆下端和后第六连杆下端都铰接安装在机座后侧面上,所述的后第一连杆上端铰接安装在后第二连杆下端,所述的后第二连杆中部和后第五连杆中部都铰接安装在中间座上,所述的后第二连杆上端铰接安装在后第四连杆下端,所述的后第四连杆上端和后第三连杆上端都铰接安装在后安装座上,所述的后安装座固定安装在顶座的底面上,所述的后第五连杆上端铰接安装在后第三连杆下端且后第五连杆下端铰接安装在后第六连杆上端,所述的直线轴承安装在中间座上,所述的导柱安装在直线轴承上且导柱顶端固定安装在顶座上,所述的电动推杆末端固定安装在中间座上。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上述的直线轴承为“T”形结构形式。上述的前第二连杆后侧面中部和前第五连杆前侧面中部之间安装有隔套。上述的后第五连杆后侧面中部和后第二连杆前侧面中部之间安装有隔套。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电动推杆推动中间座上下运动,由前第一连杆、前第二连杆、前第三连杆、前第四连杆、前第五连杆和前第六连杆组成的连杆机构推动顶座沿着直线轴承进行上下移动,同时后第一连杆、后第二连杆、后第三连杆、后第四连杆、后第五连杆和后第六连杆组成的连杆机构推动顶座上下移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以下几点:结构简单,升降行程大,采用直线轴承提高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承载能力大,有效实现了断路器检修车的升降运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左视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滚轮1、电动推杆2、前第一连杆3、直线轴承4、前第二连杆5、顶座6、前安装座7、前第三连杆8、前第四连杆9、导柱10、前第五连杆11、前第六连杆12、机座13、中间座14、后第四连杆15、后安装座16、后第三连杆17、后第五连杆18、后第六连杆19、后第一连杆20、后第二连杆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一种断路器检修升降车,其中:包括滚轮1、电动推杆2、前第一连杆3、直线轴承4、前第二连杆5、顶座6、前安装座7、前第三连杆8、前第四连杆9、导柱10、前第五连杆11、前第六连杆12、机座13、中间座14、后第四连杆15、后安装座16、后第三连杆17、后第五连杆18、后第六连杆19、后第一连杆20和后第二连杆21,所述的滚轮1安装在机座13的底面上,所述的电动推杆2安装在机座13内,所述的前第一连杆3下端铰接安装在机座13上且前第一连杆3上端铰接安装在前第二连杆5下端,所述的前第二连杆5中部和前第五连杆11中部都铰接安装在中间座14前侧面上,所述的前第二连杆5上端铰接安装在前第四连杆9下端,所述的前第四连杆9上端铰接安装在前安装座7前侧面上,所述的前安装座7固定安装在顶座6底面上,所述的前第六连杆12下端铰接安装在机座13前侧面上且前第六连杆12上端铰接安装在前第五连杆11下端,所述的前第五连杆11上端铰接安装在前第三连杆8下端,所述的前第三连杆8上端铰接安装在前安装座7前侧面上,所述的后第一连杆20下端和后第六连杆19下端都铰接安装在机座13后侧面上,所述的后第一连杆20上端铰接安装在后第二连杆21下端,所述的后第二连杆21中部和后第五连杆18中部都铰接安装在中间座14上,所述的后第二连杆21上端铰接安装在后第四连杆15下端,所述的后第四连杆15上端和后第三连杆17上端都铰接安装在后安装座16上,所述的后安装座16固定安装在顶座6的底面上,所述的后第五连杆18上端铰接安装在后第三连杆17下端且后第五连杆18下端铰接安装在后第六连杆19上端,所述的直线轴承4安装在中间座14上,所述的导柱10安装在直线轴承4上且导柱10顶端固定安装在顶座6上,所述的电动推杆2末端固定安装在中间座14上。实施例中,直线轴承4为“T”形结构形式。实施例中,前第二连杆5后侧面中部和前第五连杆11前侧面中部之间安装有隔套。实施例中,后第五连杆18后侧面中部和后第二连杆21前侧面中部之间安装有隔套。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检修升降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滚轮(1)、电动推杆(2)、前第一连杆(3)、直线轴承(4)、前第二连杆(5)、顶座(6)、前安装座(7)、前第三连杆(8)、前第四连杆(9)、导柱(10)、前第五连杆(11)、前第六连杆(12)、机座(13)、中间座(14)、后第四连杆(15)、后安装座(16)、后第三连杆(17)、后第五连杆(18)、后第六连杆(19)、后第一连杆(20)和后第二连杆(21),所述的滚轮(1)安装在机座(13)的底面上,所述的电动推杆(2)安装在机座(13)内,所述的前第一连杆(3)下端铰接安装在机座(13)上且前第一连杆(3)上端铰接安装在前第二连杆(5)下端,所述的前第二连杆(5)中部和前第五连杆(11)中部都铰接安装在中间座(14)前侧面上,所述的前第二连杆(5)上端铰接安装在前第四连杆(9)下端,所述的前第四连杆(9)上端铰接安装在前安装座(7)前侧面上,所述的前安装座(7)固定安装在顶座(6)底面上,所述的前第六连杆(12)下端铰接安装在机座(13)前侧面上且前第六连杆(12)上端铰接安装在前第五连杆(11)下端,所述的前第五连杆(11)上端铰接安装在前第三连杆(8)下端,所述的前第三连杆(8)上端铰接安装在前安装座(7)前侧面上,所述的后第一连杆(20)下端和后第六连杆(19)下端都铰接安装在机座(13)后侧面上,所述的后第一连杆(20)上端铰接安装在后第二连杆(21)下端,所述的后第二连杆(21)中部和后第五连杆(18)中部都铰接安装在中间座(14)上,所述的后第二连杆(21)上端铰接安装在后第四连杆(15)下端,所述的后第四连杆(15)上端和后第三连杆(17)上端都铰接安装在后安装座(16)上,所述的后安装座(16)固定安装在顶座(6)的底面上,所述的后第五连杆(18)上端铰接安装在后第三连杆(17)下端且后第五连杆(18)下端铰接安装在后第六连杆(19)上端,所述的直线轴承(4)安装在中间座(14)上,所述的导柱(10)安装在直线轴承(4)上且导柱(10)顶端固定安装在顶座(6)上,所述的电动推杆(2)末端固定安装在中间座(1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检修升降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滚轮(1)、电动推杆(2)、前第一连杆(3)、直线轴承(4)、前第二连杆(5)、顶座(6)、前安装座(7)、前第三连杆(8)、前第四连杆(9)、导柱(10)、前第五连杆(11)、前第六连杆(12)、机座(13)、中间座(14)、后第四连杆(15)、后安装座(16)、后第三连杆(17)、后第五连杆(18)、后第六连杆(19)、后第一连杆(20)和后第二连杆(21),所述的滚轮(1)安装在机座(13)的底面上,所述的电动推杆(2)安装在机座(13)内,所述的前第一连杆(3)下端铰接安装在机座(13)上且前第一连杆(3)上端铰接安装在前第二连杆(5)下端,所述的前第二连杆(5)中部和前第五连杆(11)中部都铰接安装在中间座(14)前侧面上,所述的前第二连杆(5)上端铰接安装在前第四连杆(9)下端,所述的前第四连杆(9)上端铰接安装在前安装座(7)前侧面上,所述的前安装座(7)固定安装在顶座(6)底面上,所述的前第六连杆(12)下端铰接安装在机座(13)前侧面上且前第六连杆(12)上端铰接安装在前第五连杆(11)下端,所述的前第五连杆(11)上端铰接安装在前第三连杆(8)下端,所述的前第三连杆(8)上端铰接安装在前安装座(7)前侧面上,所述的后第一连杆(20)下端和后第六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润翼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新兰陵电力辅助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