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大空间超大型风管的组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467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大空间超大型风管的组装装置,装置包括吊装支架和组装平台,吊装支架包括一根横梁和两根底梁,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底梁的两端通过纵梁连接,两根底梁之间设有加强梁,横梁上设有提升装置,提升装置用于吊装风管,底梁两端设有行走轮,纵梁、底梁和加强梁侧面投影组合成三角形;组装平台是箱型框架结构的标准节,标准节上面用于放置风管;吊装支架配合提升装置,最大限度了利用了场馆内部空间,根据组装后风管的长度,选择多个标准节拼装后放置风管,灵活性高,吊装支架还能承担转运风管的功能,可一次对多节风管进行吊装、安装,缩短了高空施工时间,降低了高空作业的危险,结构简单,制作简单、快捷。

An assembly device of super large air duct in large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大空间超大型风管的组装装置
本技术属于通风管道安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大空间超大型风管的组装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高大空间的场馆越来越多,高大空间内的超大型的风管也越来越多,风管的外形尺寸能达到5米×3米,安装高度在20米左右,随着新的防排烟风管规范的执行,防排烟管每米重量达到600kg左右。这种风管因体积大,重量大,强度还很弱,在地面组合及吊装时,如何保证风管组装的方便、吊装的安全是施工的难点,一般情况下,屋面主桁架、次桁架和檩条均安装到位,没有使用吊车的空间,风管常规安装方法,使用剪式升降车顶升风管到安装位置然后固定,这种方法不适合超大型风管的安装,对于超大型风管剪式升降车每次只能顶升一节风管,效率低下,工时长,成本高,危险性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大空间超大型风管的组装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和操作简单,能充分利用场馆内部空间,一次性对多节风管进行安装的特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大空间超大型风管的组装装置,包括吊装支架和组装平台,其中,所述吊装支架包括一根横梁和两根底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底梁的两端通过纵梁连接,两根所述底梁之间设有至少两根加强梁,所述横梁上设有提升装置,所述底梁两端设有行走轮,所述纵梁、底梁和加强梁侧面投影组合成三角形;所述组装平台是箱型框架结构的标准节,所述箱型框架结构的标准节上面用于放置大型风管。优选的,所述提升装置是电葫芦。<br>优选的,所述标准节两端设有连接装置,多组所述标准节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两两顺次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标准节两端的法兰盘,多组所述标准节两两顺次通过法兰盘连接。优选的,所述吊装支架和所述标准节由型钢焊制而成,所述横梁上设有多个提升装置。优选的,所述行走轮上设有驻车装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吊装支架配合电葫芦的设计,最大限度了利用了场馆内部空间,根据组装后风管的长度,选择多个标准节拼装后放置风管,灵活性高,吊装支架还能承担转运风管的功能,可以一次性对多节风管进行一次性吊装、安装,缩短了高空施工时间,降低了高空作业的危险,结构简单,制作简单、快捷,施工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大空间超大型风管的组装装置的吊装支架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大空间超大型风管的组装装置的吊装支架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大空间超大型风管的组装装置的组装平台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大空间超大型风管的组装装置的组装平台的正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大空间超大型风管的组装装置吊装单节风管的正视图及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大空间超大型风管的组装装置吊装多节风管的正视图;图中:1、横梁2、提升装置3、纵梁4、行走轮5、法兰盘6、标准节7、风管8、底梁9、加强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大空间超大型风管的组装装置,包括吊装支架和组装平台,其中,所述吊装支架包括一根横梁1和两根底梁8,横梁1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底梁8的两端通过纵梁3连接,两根底梁8之间设有至少两根加强梁9,横梁1上设有提升装置2,底梁8两端设有行走轮4,纵梁3、底梁8和加强梁9侧面投影组合成三角形,横梁1、纵梁3和加强梁9组成吊装支架的主体结构,用于承受提升装置提升风管7的荷载,优选的,横梁1、纵梁3和加强梁9选用高强度材料;优选的,行走轮4选用万向轮,方便调整所述吊装支架的移动方向;所述组装平台是箱型框架结构的标准节6,箱型框架结构的标准节6上面用于放置大型风管7。优选的,标准节6上表面设置有橡胶垫,用于保护风管7外表面不收破坏。优选的一种方案,提升装置2是电葫芦或卷扬机或卷扬机配合滑轮组,优选的,提升装置2是电葫芦。优选的一种方案,标准节6两端设有连接装置,多组标准节6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两两顺次连接,通过控制连接在一起的标准节6的节数来控制所述组装平台的长度,用于满足不通长度的风管7的安装。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标准节6两端的法兰盘5,多组标准节6两两顺次通过法兰盘5连接。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吊装支架和标准节6由型钢焊制而成,其中,所述型钢可以选用槽钢、工字钢、方钢、角钢或大尺寸钢筋焊制而成,横梁1上设有多个提升装置2,多个提升装置2协同工作对风管7进行提升作业,增加风管的吊装点,分担负载,防止吊装过程中荷载过重对风管7造成破坏。优选的一种方案,行走轮4上设有驻车装置,所述驻车装置在提升装置2提升风管7的时候将行走轮4锁死,防止装置滚动引发事故。本技术提供的高大空间超大型风管的组装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施工现场高度切割型钢焊制吊装支架和标准节6,安装提升装置2和行走轮4,通过法兰盘5连接多个标准节6组成组装平台,所述组装平台放置于风管7预安装位置下方;S2:移动所述吊装支架至风管7存放区域,用提升装置2将单节风管7提起,整体移动至组装平台上方,用提升装置2将单节风管7放置到所述组装平台上方,重复上述操作,将多个单节风管7移动至所述组装平台上方,进行风管7的组装;S3:风管7组装完成后,用提升装置2将风管7整体提起,进行风管7下部的加固作业及防火板包覆作业;S4:用提升装置2将组装好的风管7整提高至预安装位置,安装风管7。优选的一种方案,步骤S4中,使用吊杆对风管7进行固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吊装支架配合电葫芦的设计,最大限度了利用了场馆内部空间,根据组装后风管的长度,选择多个标准节拼装后放置风管,灵活性高,吊装支架还能承担转运风管的功能,可以一次性对多节风管进行一次性吊装、安装,缩短了高空施工时间,降低了高空作业的危险,结构简单,制作简单、快捷,施工效率高。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大空间超大型风管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支架和组装平台,其中,/n所述吊装支架包括一根横梁和两根底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底梁的两端通过纵梁连接,两根所述底梁之间设有至少两根加强梁,所述横梁上设有提升装置,所述底梁两端设有行走轮,所述纵梁、底梁和加强梁侧面投影组合成三角形;/n所述组装平台是框架结构的标准节,所述箱型框架结构的标准节上面用于放置大型风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大空间超大型风管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支架和组装平台,其中,
所述吊装支架包括一根横梁和两根底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底梁的两端通过纵梁连接,两根所述底梁之间设有至少两根加强梁,所述横梁上设有提升装置,所述底梁两端设有行走轮,所述纵梁、底梁和加强梁侧面投影组合成三角形;
所述组装平台是框架结构的标准节,所述箱型框架结构的标准节上面用于放置大型风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大空间超大型风管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是电葫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大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明赵美兰贾文政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