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立式装箱防鼓包变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605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5:30
本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集装箱立式装箱防鼓包变形机构,其组成包括翻转平台和对称铰接在翻转平台两侧的夹抱拐臂,夹抱拐臂为直角拐臂,其短的压踏臂延伸至集装箱平落翻转平台的箱体底面边侧,夹臂是集装箱箱侧夹体。本技术方案解决了“散改集”中立式装箱中发生鼓包变形的技术问题,整套机构的作业无需外力辅助,提高了物流场站、港口等集装箱装卸作业质量、效率和作业安全性,也确保了运输安全,大幅度降低了集装箱维护成本。

Anti bulging and 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vertical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装箱立式装箱防鼓包变形机构
本技术涉及物流场站、港口、铁路货站等干散型货物的集装箱装箱作业设备。
技术介绍
以港口货物运输为例,客户对货物运输方式和交付方式的要求越来越个性化,其中的很多为流动性质强的干散型货物,如大豆、小麦、玉米、粉煤灰、非金属矿粉等,还呈现出批量小、批次多、运输作业高频率的作业特点,使集装箱“散改集”货物运输发展趋势越来越强劲。“散改集”是集中易流动干散型货物,通过集装箱整箱装载运输的作业运输方式,提高了运输效率,也保障了货物运输安全。其作业流程是将空集装箱放至在翻转机上翻转至合适的装货角度,散流货物由上端集装箱门装箱,达到装箱量后,再回转至水平位,封箱门,再堆箱、装船。在立式装箱过程中,两侧箱体壁受压易出现明显鼓包变形,一方面与散流货物流速快、冲击力大有关;也与立式装箱的集装箱端面承载面积减小,而导致散流货物张力有关。箱体的变形不仅增加集装箱修复成本,更重要的是会改变后续堆箱、装船的箱位位置,在实际作业操作中,需要挤、撞才能使箱体勉强进入堆箱、装船的箱位,严重影响了装卸作业安全和运输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申请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有效避免“散改集”作业中集装箱鼓包变形的发生,提供一种集装箱立式装箱防鼓包变形机构。本专利申请提供的防止集装箱立式装箱鼓包变形机构技术方案,其主要
技术实现思路
是:一种集装箱立式装箱防鼓包变形机构,其组成包括翻转平台和对称铰接在翻转平台两侧的夹抱拐臂,夹抱拐臂为直角拐臂,其短的压踏臂延伸至集装箱平落翻转平台的箱体底面边侧,铰接点位于压踏臂上,长夹臂是根部在铰接点外侧的向上延伸的集装箱箱侧夹体。上述整体技术方案的之一优选技术手段,翻转平台两侧对称设置夹抱拐臂护栏,每夹抱拐臂护栏由横栏将同侧若干夹抱拐臂连为一体构成。上述整体技术方案的之一优选技术手段,为限定两夹抱拐臂非夹抱时的最大张开角,压踏臂临近翻转平台的端面下部设有展角内收端面。本专利申请公开的集装箱立式装箱防鼓包变形机构技术方案,利用偏心轴原理设计本装置的夹抱拐臂,使压踏臂外侧夹臂力矩大于内侧力矩,本装置空载时,两夹抱拐臂呈张开开放状态,当集装箱落入翻转平台,两侧的夹臂因压踏臂受压下转而内收、夹持在集装箱箱侧。本机构避免了装箱中鼓包变形现象的发生,也不会改变后续堆箱、装船的箱位,提高了物流场站、港口集装箱装卸质量、作业安全和效率、确保了运输安全,大幅度降低了集装箱维护成本。本方案机构构成简单,装箱整套操作无需外力辅助,制造成本、运行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申请的一实施例的立体构造图。图2为本专利申请在集装箱落装之前的展开状态图。图3为本专利申请在集装箱落装后的夹抱状态图。图4为本专利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构造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申请公开的集装箱立式装箱防鼓包变形机构,其构成包括翻转平台1和对称铰接在翻转平台1两侧的夹抱拐臂2。翻转平台1是集装箱翻转机的集装箱9落装固定平台。集装箱9平落在翻转平台1上,箱体四角被锁固在翻转平台1上,由液压顶驱动翻转平台1翻转至集装箱合适上仰倾角,便于货物由其上端箱门装箱,达到装货量后封闭上端箱门,回转恢复至水平,四角解锁移走,再实施下一空集装箱立式装箱。由于本专利申请不涉及立式装箱的翻转动力机构,图中省去液压缸动力机构亦不会影响本技术方案的充分理解。所述的夹抱拐臂2为直角拐臂,其横向短臂为压踏臂21,立向长臂为夹臂20。左右两组夹抱拐臂2相对、对称铰接在翻转平台1两侧的耳板4上,其铰接点10设置在压踏臂21上,压踏臂21位于集装箱9平落在翻转平台1时箱体底面的边侧,如图3所示。夹臂20根部设置于铰接点10的外侧。翻转平台1空载时,依杠杆偏心力矩作用,不受任何外力的夹抱拐臂2,其夹臂2侧力矩大于铰接点10内侧力矩,自然向外翻转,为限制两夹抱拐臂2间的最大张开角,压踏臂21临近翻转平台1的端面下部设有展角内收端面22,夹抱拐臂2自然外翻至压踏臂21的展角内收端面22顶靠限定在翻转平台1端面上,夹抱拐臂2停止向外翻转,即达到设定的张开角,如图2所示的115°张开角,为集装箱9落入翻转平台1提供开放通道。集装箱9平落在翻转平台1,箱底面下压压踏臂21,迫使两侧夹抱拐臂2相对内合翻转,至夹臂20夹抱在集装箱9两侧最易受压变形的箱体区域,避免箱体在装箱中鼓包变形。夹臂20的夹抱面上设有橡胶护板6,以缓冲装箱时的接触冲击。为对集装箱9两侧易出现鼓包变形的横向区域实施全面的夹抱保护,如图1所示,翻转平台1两侧铰接设置的是夹抱拐臂护栏,每组夹抱拐臂护栏由横栏3将同侧的若干夹抱拐臂2连接为一体构成,该护栏结构还增加本体的夹抱支撑强度。图4给出了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构造。翻转平台1底面对称安装有夹抱拐臂加力驱动装置。本夹抱拐臂加力驱动装置由铰接安装在翻转平台1底面耳板5、夹臂20根部耳板8之间的液压缸或气缸7构成。本夹抱拐臂加力驱动装置在集装箱立式装箱过程中,产生制衡于内部货物压力的反作用力,有效避免鼓包变形的发生,尤其适合于实际装箱工期短、需要较大流速实施散流货物装箱的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装箱立式装箱防鼓包变形机构,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包括翻转平台(1)和对称铰接在翻转平台(1)两侧的夹抱拐臂(2),夹抱拐臂(2)为直角拐臂,其短的压踏臂(21)延伸至集装箱平落翻转平台的箱体底面边侧,铰接点(10)位于压踏臂(21)上,长的夹臂(20)是根部在铰接点(10)外侧的向上延伸的集装箱箱侧夹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立式装箱防鼓包变形机构,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包括翻转平台(1)和对称铰接在翻转平台(1)两侧的夹抱拐臂(2),夹抱拐臂(2)为直角拐臂,其短的压踏臂(21)延伸至集装箱平落翻转平台的箱体底面边侧,铰接点(10)位于压踏臂(21)上,长的夹臂(20)是根部在铰接点(10)外侧的向上延伸的集装箱箱侧夹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立式装箱防鼓包变形机构,其特征在于,翻转平台(1)两侧对称设置夹抱拐臂护栏,每夹抱拐臂护栏由横栏(3)将同侧若干夹抱拐臂(2)连为一体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装箱立式装箱防鼓包变形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启禄唐蛟赵志鹏于鑫杨睿李慧伟
申请(专利权)人: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