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空调除湿应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43275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空调除湿应用系统,所述湿度采集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湿度采集模块用于对车内的空气湿度进行采集;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对采集的车内湿度进行分析处理,并将车内湿度与预设湿度阀值进行比较,得出判断结果;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将判断结果传输至所述终端;所述终端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将判断结果传输至用户,供用户查看后控制所述除湿模块的启闭;所述除湿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对车内的空气起到除湿作用。达到所述车载空调除湿应用系统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度的目的。

A dehumidification application system of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空调除湿应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车载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空调除湿应用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通过利用车载空调除湿应用系统对车内的湿度进行应用控制,但是现有的车载空调除湿应用系统相对于用户的体验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空调除湿应用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载空调除湿应用系统相对于用户的体验度较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车载空调除湿应用系统,包括湿度采集模块、主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终端和除湿模块,所述湿度采集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湿度采集模块用于对车内的空气湿度进行采集;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对采集的车内湿度进行分析处理,并将车内湿度与预设湿度阀值进行比较,得出判断结果;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将判断结果传输至所述终端;所述终端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将判断结果传输至用户,供用户查看后控制所述除湿模块的启闭;所述除湿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对车内的空气起到除湿作用。其中,所述车载空调除湿应用系统还包括数目采集模块,所述数目采集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对车内人数进行统计;所述数目采集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单元,所述红外传感单元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感应车内人发出的热量,判断车内的乘车人的数量。其中,所述数目采集模块还包括语音辨别单元,所述语音辨别单元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根据车内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判断出车内的乘车人的数量。其中,所述车载空调除湿应用系统还包括时间控制模块,所述时间控制模块包括时间设定单元,所述时间设定单元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对所述除湿模块的启闭时间进行设定。其中,所述时间控制模块还包括车门感应单元,所述车门感应单元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判断车门的锁闭情况。其中,所述车载空调除湿应用系统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对所述湿度采集模块采集到的车内湿度值进行显示。其中,所述车载空调除湿应用系统还包括语音控制模块,所述语音控制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对用户的语音信息进行转译,并在转译后发送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对转译后的语音信息进行分析。其中,所述语音控制模块包括语音识别单元、资料管理单元和模数转换单元,所述语音识别单元与所述资料管理单元和所述模数转换单元电性连接,所述语音识别单元用于录入语音信息,并将录入的语音信息发送至所述资料管理单元;所述资料管理单元用于存储录入的语音信息,并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并将识别后的语音信息发送至所述模数转换单元;所述模数转换单元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语音信息进行模数转换。本技术的一种车载空调除湿应用系统,通过所述湿度采集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湿度采集模块用于对车内的空气湿度进行采集;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对采集的车内湿度进行分析处理,并将车内湿度与预设湿度阀值进行比较,得出判断结果;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将判断结果传输至所述终端;所述终端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将判断结果传输至用户,供用户查看后控制所述除湿模块的启闭;所述除湿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对车内的空气起到除湿作用。其中所述湿度采集单元能够将实时采集到的车内的湿度值传输至所述主控模块,经过所述主控模块分析处理后,判断湿度值是否超过预设湿度阀值,并将结果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反馈到所述终端,当用户需要开车时,可提前利用所述终端查看车内湿度值是否在预设湿度阀值之内,如果超过,用户可利用所述终端向所述主控模块发送启动所述除湿模块的命令,然后所述除湿模块启动,进而对车内进行除湿,反之如果未超过,那么所述除湿模块不会启动,通过在用户上车之前可提前对车内进行除湿,提高用户的体验度,获得所述车载空调除湿应用系统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度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车载空调除湿应用系统的原理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数目采集模块的模块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时间控制模块的模块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的语音控制模块的模块结构图。100-车载空调除湿应用系统、10-湿度采集模块、20-主控模块、30-无线通信模块、40-终端、50-除湿模块、60-数目采集模块、61-红外传感单元、62-语音辨别单元、70-时间控制模块、71-时间设定单元、72-车门感应单元、80-显示模块、90-语音控制模块、91-语音识别单元、92-资料管理单元、93-模数转换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空调除湿应用系统100,所述主控模块20分别与所述湿度采集模块10、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0、所述终端40、所述除湿模块50、所述数目采集模块60、所述时间控制模块70、所述显示模块80和所述语音控制模块90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模块20为AT90CAN32单片机,所述湿度采集模块10为湿度传感器、所述主控模块20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0之间通过所述CAN总线连接,所述终端40为可穿戴电子手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的一种,所述显示模块80为显示器,所述数目采集模块60包括所述红外传感单元61和所述语音辨别单元62,所述红外传感单元61为红外线传感器,所述时间控制模块70包括所述时间设定单元71和所述车门感应单元72,所述时间设定单元71为时钟计时器,所述语音控制模块90包括所述语音识别单元91、所述资料管理单元92和所述模数转换单元93,所述模数转换单元93为模数转换器。首先通过所述湿度采集模块10对车内的空气湿度值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空气湿度值传输至所述主控模块20,所述主控模块20接收到采集的空气湿度值后,将采集的空气湿度值与数据库中的预设湿度阀值进行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空调除湿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n包括湿度采集模块、主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终端和除湿模块,所述湿度采集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湿度采集模块用于对车内的空气湿度进行采集;/n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对采集的车内湿度进行分析处理,并将车内湿度与预设湿度阀值进行比较,得出判断结果;/n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将判断结果传输至所述终端;/n所述终端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将判断结果传输至用户,供用户查看后控制所述除湿模块的启闭;/n所述除湿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对车内的空气起到除湿作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空调除湿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湿度采集模块、主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终端和除湿模块,所述湿度采集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湿度采集模块用于对车内的空气湿度进行采集;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对采集的车内湿度进行分析处理,并将车内湿度与预设湿度阀值进行比较,得出判断结果;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将判断结果传输至所述终端;
所述终端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将判断结果传输至用户,供用户查看后控制所述除湿模块的启闭;
所述除湿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对车内的空气起到除湿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调除湿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空调除湿应用系统还包括数目采集模块,所述数目采集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对车内人数进行统计;
所述数目采集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单元,所述红外传感单元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感应车内人发出的热量,判断车内的乘车人的数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空调除湿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目采集模块还包括语音辨别单元,所述语音辨别单元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根据车内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判断出车内的乘车人的数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调除湿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空调除湿应用系统还包括时间控制模块,所述时间控制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惠群董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凹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