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红外线屏蔽膜形成用液体组合物含有经多个单一核壳粒子凝聚而成的凝聚粒子、粘合剂及溶剂,核壳粒子的核为具有5nm~25nm的平均粒径的ITO粒子,核壳粒子的壳为绝缘物质,凝聚粒子的平均粒径为50nm~150nm,粘合剂为选自硅溶胶的水解物、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或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
Liquid composition for forming infrared shielding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infrared shielding film using the liquid composition and infrared shielding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红外线屏蔽膜形成用液体组合物及使用该液体组合物的红外线屏蔽膜的制造方法以及红外线屏蔽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含ITO粒子的液体组合物及使用该液体组合物的红外线屏蔽膜的制造方法,该液体组合物用于形成近红外光的反射率较高、可见光透射性、电波透射性、耐磨性及耐化学性优异且膜硬度较高的红外线屏蔽膜。而且,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近红外光的反射率较高、可见光透射性、电波透射性、耐磨性及耐化学性优异且膜硬度较高的红外线屏蔽膜。本说明书中,ITO是指铟锡氧化物(IndiumTinOxide)。本申请主张基于2017年9月28日于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17-187490号、2018年9月19日于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18-174355号的优先权,并将其内容物援用于此。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红外线屏蔽层叠体,该红外线屏蔽层叠体作为红外线屏蔽膜具备:含ITO粒子层,使将ITO粒子作为核并将包覆该核的绝缘物质作为壳的核壳粒子彼此接触而存在;及外涂层,包覆该含ITO粒子层的上表面(参考专利文献1(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3、说明书第[0011]段、第[0013]段、第[0042]段)。图3A是在基材上形成有以往的红外线屏蔽层叠体的红外线屏蔽材的剖视图,图3B是图3A中所示的红外线屏蔽层叠体的含ITO粒子层的放大剖视图。如图3A及图3B所示,在该红外线屏蔽层叠体15的含ITO粒子层12中核壳粒子10、10彼此接触。换言之,ITO粒子10a、10a彼此经由绝缘物质10b、10b接触。因此,ITO粒子10a、10a彼此以粒子之间的距离A靠近排列。由此,防止作为导电性粒子的ITO粒子10a、10a彼此的接触,含ITO粒子层12本身不会成为导电层,显示电波透射性。若近红外线及红外线区域的光经由外涂层13射入该红外线屏蔽层叠体15的含ITO粒子层12,则由该光激发的表面等离子体激源的电场因在粒子之间的距离内产生的近场效应而得到增强,并且使等离子体激源共振的光被反射。含ITO粒子层12由外涂层13包覆而受到保护,因此具有红外线屏蔽层叠体15的实用上的强度。该红外线屏蔽层叠体15中,将核壳粒子10的分散液涂布于基底涂层14上,并进行干燥,由此形成有含ITO粒子层12。能够通过将由二氧化硅、氧化铝或有机保护材的绝缘物质10b包覆ITO粒子10a而得的核壳粒子10添加于水和醇的溶剂中并通过超声波均化器等进行分散而获得核壳粒子10的分散液。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18679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核壳粒子10取决于壳的材质,但是具有如下特性:在壳为有机保护剂等的情况下,与通常的纳米粒子相比,难以凝聚。通过利用超声波均化器等将多个核壳粒子10强制性地分散为单一粒子,并如图3B的放大图所示那样排列这些核壳粒子10而形成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含ITO粒子层12。通过该强制性分散操作,即使核壳粒子10凝聚或者不凝聚,也容易地分散为单一粒子。但是,由单一核壳粒子10构成的含ITO粒子层12其本身为脆弱的层,因此,需要由外涂层13包覆含ITO粒子层12,或者由外涂层13和基底涂层14夹持含ITO粒子层12而增强该含ITO粒子层12。并且,该红外线屏蔽层叠体15中,为了形成含ITO粒子层12,需要重复涂布红外线屏蔽膜形成用液体组合物,而且为了形成基底涂层14及外涂层13,需要将多种液体涂布于基材16上并进行干燥而如字面那样形成层叠体,形成红外线屏蔽膜所需的工序数量较多,从而要求改善。并且,构成层叠体的层与层之间的界面的密合性容易不足,耐化学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ITO粒子的液体组合物,该液体组合物用于形成近红外光的反射率较高、可见光透射性、电波透射性、耐磨性及耐化学性优异且膜硬度较高的红外线屏蔽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用该红外线屏蔽膜形成用液体组合物简便地形成红外线屏蔽膜的红外线屏蔽膜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近红外光的反射率较高、可见光透射性、电波透射性、耐磨性及耐化学性优异且膜硬度较高的红外线屏蔽膜。本专利技术的第1观点为一种红外线屏蔽膜形成用液体组合物,如图1B所示,含有经多个单一核壳粒子20凝聚而成的凝聚粒子21、粘合剂及溶剂,该红外线屏蔽膜形成用液体组合物的特征在于,核壳粒子20的核为具有5nm~25nm的平均粒径的ITO粒子20a,核壳粒子20的壳为绝缘物质20b,凝聚粒子21的平均粒径为50nm~150nm,所述粘合剂为选自硅溶胶的水解物、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及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第2观点为基于第1观点的红外线屏蔽膜形成用液体组合物,其中,构成凝聚粒子21的多个核壳粒子20中的ITO粒子20a的相邻粒子之间的距离B为0.5nm~10nm。本专利技术的第3观点为基于第1或第2观点的红外线屏蔽膜形成用液体组合物,其中,绝缘物质20b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或有机保护材。本专利技术的第4观点为基于第1至第3观点中的任一个观点的红外线屏蔽膜形成用液体组合物,其中,所述环氧树脂为在分子结构中具有萘骨架的环氧树脂。本专利技术的第5观点为一种红外线屏蔽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如图1A所示,通过将第1至第4观点中的任一个观点的红外线屏蔽膜形成用液体组合物涂布于透明的基材26上,并进行干燥之后进行热处理,从而形成红外线屏蔽膜22。本专利技术的第6观点为一种红外线屏蔽膜22,如图1A及图1B中所示,含有经多个单一核壳粒子20凝聚而成的凝聚粒子21及用于将凝聚粒子21、21彼此粘结的粘合剂固化物19,该红外线屏蔽膜22的特征在于,核壳粒子20的核为具有5nm~25nm的平均粒径的ITO粒子20a,核壳粒子20的壳为绝缘物质20b,凝聚粒子21的平均粒径为50nm~150nm,粘合剂固化物19为选自硅溶胶的水解物、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及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的固化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观点的红外线屏蔽膜形成用液体组合物,能够形成具有以下特性的红外线屏蔽膜。即,如图1A及图1B中所示,由该液体组合物形成红外线屏蔽膜22时,核壳粒子20的核为具有5nm~25nm的平均粒径的ITO粒子20a,凝聚粒子21的平均粒径为50nm~150nm,因此若可见光射入该膜22,则透射可见光,另一方面,若射入近红外线及红外线的区域的光,则由该光激发的表面等离子体激源的电场因在粒子之间的距离内产生的近场效应而得到增强,并且使等离子体激源共振的近红外线及红外线的区域的光被反射。作为导电性粒子的ITO粒子20a由绝缘物质20b包覆,因此红外线屏蔽膜22本身不会成为导电膜,具有电波透射性。并且,为了形成红外线屏蔽膜22,使用特定的粘合剂,因此无需形成专利文献1的外涂层及基底涂层,红外线屏蔽膜22的形成变得简便,并且无需用专利文献1的外涂层等特别增强红外线屏蔽膜,膜硬度和耐磨性提高。通过液体组合物的一次涂布或少次涂布,形成包含与专利文献1的层叠体不同的单一层的红外线屏蔽膜,因此不存在层与层之间的界面,耐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线屏蔽膜形成用液体组合物,含有经多个单一的核壳粒子凝聚而成的凝聚粒子、粘合剂及溶剂,所述红外线屏蔽膜形成用液体组合物的特征在于,/n所述核壳粒子的核为具有5nm~25nm的平均粒径的ITO粒子,所述核壳粒子的壳为绝缘物质,所述凝聚粒子的平均粒径为50nm~150nm,/n所述粘合剂为选自硅溶胶的水解物、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及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8 JP 2017-187490;20180919 JP 2018-1743551.一种红外线屏蔽膜形成用液体组合物,含有经多个单一的核壳粒子凝聚而成的凝聚粒子、粘合剂及溶剂,所述红外线屏蔽膜形成用液体组合物的特征在于,
所述核壳粒子的核为具有5nm~25nm的平均粒径的ITO粒子,所述核壳粒子的壳为绝缘物质,所述凝聚粒子的平均粒径为50nm~150nm,
所述粘合剂为选自硅溶胶的水解物、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及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屏蔽膜形成用液体组合物,其中,
构成所述凝聚粒子的多个核壳粒子的相邻粒子之间的距离为0.5nm~1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外线屏蔽膜形成用液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日向野怜子,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