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管具备:导电层及配置于所述导电层的外侧的最外层;所述导电层具备氟树脂部和分散于该氟树脂部中的导电性填料部,所述氟树脂部含有具有三氟氯乙烯单元的聚合物;所述导电性填料部相对于所述氟树脂部100质量份为1~100质量份。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能抑制静电的蓄积、且燃料低透过性优异的燃料管。
Fuel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料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料管。
技术介绍
出于抑制燃料从管中扩散的目的,提出了一种设有由氟树脂构成的层的汽车用燃料软管。例如,在日本特开2004-90405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汽车用燃料系统软管,其特征在于,具备供燃料流通的环状的内层、以及其外周的燃料低透过层,上述内层与燃料低透过层在界面彼此接触的状态下层叠,而且,上述内层由具有官能团的氟树脂构成,上述燃料低透过层由具有萘环的聚酯类树脂构成。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抑制静电的蓄积、燃料低透过性优异的燃料管。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第1方式的燃料管的特征在于,具有:导电层、及配置于所述导电层的外侧的最外层;所述导电层具备氟树脂部和分散于该氟树脂部中的导电性填料部,所述氟树脂部含有具有三氟氯乙烯单元的聚合物,所述导电性填料部相对于所述氟树脂部100质量份为1~100质量份。本技术的第2方式的燃料管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式中,所述导电性填料部相对于所述氟树脂部100质量份为10~50质量份。本技术的第3方式的燃料管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式中,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为0.01~0.5mm。本技术的第4方式的燃料管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式中,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为燃料管的厚度的1~30%。本技术的第5方式的燃料管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式中,所述导电层的电阻率为0.001MΩ·m~1MΩ·m。本技术的第6方式的燃料管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式中,所述最外层是含有非氟橡胶的层,厚度为0.1~4mm。本技术的第7方式的燃料管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式中,所述燃料管还具有配置于所述导电层与所述最外层之间的、含有具有三氟氯乙烯单元的聚合物的燃料阻隔层,所述燃料阻隔层的厚度为0.01~0.5mm。本技术的第8方式的燃料管的特征在于,在第7方式中,所述燃料阻隔层不含导电性填料。本技术的第9方式的燃料管的特征在于,在第7方式中,所述燃料管还具有配置于所述导电层与所述燃料阻隔层之间的、含有非氟橡胶的第一粘合层,所述第一粘合层的厚度为0.1mm~2mm。本技术的第10方式的燃料管的特征在于,在第7方式或第9方式中,所述燃料管还具有配置于所述燃料阻隔层与所述最外层之间的、含有非氟橡胶的第二粘合层,所述第二粘合层的厚度为0.1mm~2mm。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可提供一种能抑制静电的蓄积、且燃料低透过性优异的燃料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燃料管的局部剖视图的一个例子。图2是同一燃料管展开为片状时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定于下面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燃料管10的特征在于,具有:导电层11、及配置于导电层11的外侧的最外层13;导电层11具备氟树脂部41和分散于该氟树脂部41中的导电性填料部42,所述氟树脂部含有具有三氟氯乙烯单元的聚合物,导电性填料部42相对于氟树脂部100质量份为1~100质量份。具备该构成的燃料管10中,由于导电层11具备氟树脂部41和分散于该氟树脂部41中的导电性填料部42,所述氟树脂部含有具有三氟氯乙烯单元的聚合物,导电性填料部42相对于氟树脂部100质量份为1~100质量份,因此,不仅耐油性以及耐化学性优异,还能在有燃料、化学药液在燃料管10中流通的情况下抑制静电的蓄积并充分抑制燃料的透过。<导电层>本技术的燃料管10中的导电层11具备氟树脂部41和分散于该氟树脂部41中的导电性填料部42,所述氟树脂部41含有具有三氟氯乙烯单元的聚合物。<最外层>本技术的燃料管10中的最外层13优选为含有非氟橡胶的层。上述最外层13优选为包含选自由下述物质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层: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聚氯乙烯(PVC)与NBR或HNBR的共混橡胶、氯磺化聚乙烯(CSM)、乙烯丙烯酸系橡胶(AEM)与NBR或HNBR的共混橡胶、以及氯醚橡胶(ECO)。由此,燃料管10的耐老化性、耐臭氧性、耐候性、耐磨性以及燃料低透过性变得更加优异,并且能得到高的层间粘合性。<燃料阻隔层>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燃料管10也可具有配置于导电层11与最外层13之间的燃料阻隔层12。燃料阻隔层12优选含有具有三氟氯乙烯单元的聚合物。通过具备该构成,燃料低透过性变得更加优异。<粘合层>本技术的燃料管10也可具有配置于导电层11与燃料阻隔层12之间的第一粘合层21。通过具备该构成,可得到高的层间粘合性。本技术的燃料管10也可具有配置于燃料阻隔层12与最外层13之间的第二粘合层22。通过具备该构成,可得到高的层间粘合性。上述第一以及第二粘合层21、22优选为含有非氟橡胶的层。由此,能得到更高的层间粘合性。作为上述非氟橡胶,优选选自由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以及氯醚橡胶(ECO)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本技术的燃料管10也可具备其他的层。本技术的燃料管10所使用的其他的层优选含有选自由下述物质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材料:具有三氟氯乙烯单元的聚合物、氯磺化聚乙烯(CSM)、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丙烯腈-丁二烯橡胶的氢化物(HNBR)、聚氯乙烯(PVC)与NBR或HNBR的共混橡胶、丙烯酸系橡胶(ACM)与NBR或HNBR的共混橡胶、乙烯丙烯酸系橡胶(AEM)与NBR或HNBR的共混橡胶、氯醚橡胶(ECO)、以及氟橡胶。<具有三氟氯乙烯单元的聚合物>接下来,对本技术所使用的具有三氟氯乙烯单元的聚合物(CP)进行说明。本技术的燃料管10由于具备含有具有三氟氯乙烯(CTFE)单元的聚合物的层,因此燃料低透过性优异。具有CTFE单元的聚合物优选为具有明确的熔点的树脂。作为上述的具有CTFE单元的聚合物,优选选自由聚三氟氯乙烯〔PCTFE〕以及CTFE共聚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选自由PCTFE、CTFE/TFE共聚物、以及乙烯/CTFE共聚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最优选CTFE/TFE共聚物。作为上述CTFE共聚物,优选为含有CTFE单元与来源于选自由下述物质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单体的单元的共聚物:四氟乙烯(TFE)、六氟丙烯(HFP)、全氟(烷基乙烯基醚)(PAVE)、偏二氟乙烯(VdF)、氟乙烯、六氟异丁烯、由式CH2=CX1(CF2)nX2表示的单体(式中,X1为H或F,X2为H、F或Cl,n为1~10的整数)、乙烯、丙烯、1-丁烯、2-丁烯、氯乙烯、以及偏二氯乙烯。作为上述CTFE共聚物,更优选为含有CTFE单元和来源于选自由TFE、HFP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管具备:/n导电层,及/n配置于所述导电层的外侧的最外层;/n所述导电层具备氟树脂部和分散于该氟树脂部中的导电性填料部,所述氟树脂部含有具有三氟氯乙烯单元的聚合物;/n所述导电性填料部相对于所述氟树脂部100质量份为1~30质量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管具备:
导电层,及
配置于所述导电层的外侧的最外层;
所述导电层具备氟树脂部和分散于该氟树脂部中的导电性填料部,所述氟树脂部含有具有三氟氯乙烯单元的聚合物;
所述导电性填料部相对于所述氟树脂部100质量份为1~30质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性填料部相对于所述氟树脂部100质量份为5~20质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为0.01~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为燃料管的厚度的1~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层的电阻率为0.001MΩ·m~1MΩ·m。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岛祐己,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