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构件综合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408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C构件综合生产系统,包括搅拌站和移动式布料斗、立式溜料装置、分别生产墙板和叠合板的生产线、立式摆渡车,立式溜料装置位于搅拌站输送装置的末端处,各条生产线上下平行布置于立式布料装置的同一侧,立式溜料装置有与各生产线相应的出料口,可同时给各生产线的移动式布料斗供料,立式摆渡车有可上下升降的横向轨道,各生产线上对应布料振捣工位处通过横向轨道安装有带顶升装置的平移小车。多条生产线立式布置,利用厂房的高度空间,平面占地小。立式溜料装置可同时给多条生产线布料,可同时进行墙板和叠合板的生产,生产效率高。通过立式摆渡车解决墙板的生产比叠合楼板多保温材料铺设和二次布料浇捣工序问题。

A PC component comprehensive produ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构件综合生产系统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C构件综合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住宅建筑结构大部分设计为现浇混凝土结构,其大部分构件均为现浇完成,现浇混凝土建筑结构的缺点明显:施工工期长、现场施工环境恶劣、环境污染严重、原材料浪费严重,且受操作人员水平的影响,混凝土结构表面易出现蜂窝、麻面、孔洞、露筋、裂缝、表面不平整、结构强度低等质量缺陷。住宅产业化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建造住宅,其以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降低成本,降低物耗、能耗等优势迅速兴起。住宅产业化的构件全部预制完成,施工过程中将预制的构件拼装在一起,做好节点处理,即可达到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现有的预制混凝土构件(PC构件),一般采用固定模台生产线和自动化生产线,两种形式都是采用工厂集中式生产,生产线在工厂均采用平面式布置,布料采用移动式料斗水平布料,布料间隔较长,效率不高,而且不能同时混合生产墙板以及叠合板,导致工厂一般分开设置墙板自动化生产线和叠合板生产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生产墙板及叠合板的立式综合生产系统,可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提供的这种PC构件综合生产系统,包括搅拌站和移动式布料斗、立式溜料装置、分别生产墙板和叠合板的生产线、立式摆渡车,立式溜料装置位于搅拌站输送装置的末端处,承接搅拌好的料浆,各条生产线上下平行布置于立式布料装置的同一侧,立式溜料装置有与各生产线相应的出料口,可同时给各生产线的移动式布料斗供料,立式摆渡车有可上下升降的横向轨道,各生产线上对应布料振捣工位处通过横向轨道安装有带顶升装置的平移小车。所述立式溜料装置包括溜料筒、溜料接管和电磁阀,每条生产线对应一个溜料接管,溜料接管以下倾斜状态连接于溜料筒的侧壁,电磁阀连接于溜料接管的进口端。所述溜料筒为圆柱形筒体,所述溜料接管为圆管。所述溜料接管包括倾斜段和竖直出口段,倾斜段为上大下小的锥管,竖直出口段为等径圆管,对应于所述移动式布料斗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溜料筒的下端连接有备用出料斗,备用出料斗的上方有手动阀。所述立式摆渡车包括行走系统、车架、链式动力系统及所述横向轨道,车架为立式框架体,行走系统安装于车架的底部,包括多个行走轮和轮式驱动装置,链式动力系统的链条沿竖向安装于车架上,横向轨道沿水平方向布置于车架的宽度方向之间,与链式动力系统的链条固定,链条的回转实现横向轨道的上下运动。所述平移小车为轨道式行走小车,顶面有用于顶升模台的顶升装置。本技术将多条生产线上下平行布置,即立式布置。通过立式溜料装置的出料口给各生产线的移动布料斗供料,可同时实现多条生产线的布料,从而能同时进行墙板和叠合板的生产,布料效率高,从而生产效率高。生产线的布置利用厂房的高度空间,从而平面占地小,相对减小厂房的占地面积。另外,由于墙板的生产比叠合楼板的生产多了保温材料铺设和二次浇捣布料工序,所以,本系统配置了立式摆渡车,立式摆渡车作为过渡工位来实现墙板模台的横移动纵移,从而解决墙板二次振捣的时间间隔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2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公开的这种PC构件综合生产系统,包括搅拌站1、立式溜料装置2、外墙板生产线3、内墙板生产线4、叠合板生产线5和立式摆渡车6。结合图1、图2可以看出,搅拌站1采用现有的常规搅拌站,立式溜料装置2布置于搅拌站1的出料端。如图2所示,立式布料装置2包括溜料筒21、溜料接管22和电磁阀23,每条生产线对应一个溜料接管。溜料接管22以下倾斜状态连接于溜料筒21的侧壁,电磁阀23连接于溜料接管22的进口端。每台生产线均有一个移动式布料斗LD,移动式布料斗LD位于溜料接管22出口端的下方、生产线模台的上方。溜料筒21为圆柱形筒体,溜料接管22为圆管。溜料接管22包括倾斜段和竖直出口段,倾斜段为上大下小的锥管,竖直出口段为等径圆管。移动式布料斗LD为现有常规的可沿生产线移动的布料斗。溜料筒21的下端连接有备用料斗25,溜料筒21的下端有手动阀26。可通过备用料斗给其他如混凝土罐车等进料。各生产线的布料振捣工位通过横向轨道GD安装有平移小车XC。本实施例的平移小车采用自带驱动装置的轨道式行走小车,可外购。其顶面设置顶升装置(图中未画出),顶升装置可采用气缸、油缸或者电动推杆。横向轨道GD沿生产线的宽度方向安装。立式摆渡车6包括行走系统(图中未标示)、车架62、链式动力系统63、横向轨道GD。车架62为立式框架体。行走系统包括多个行走轮和轮式驱动装置,安装于车架的底部,实现立式摆渡车的纵横行走。链式动力系统63为常规的配置,其链条沿车架62的高度方向安装,横向轨道GD沿水平方向布置于车架62的宽度方向之间,与链条631固定,链条631的竖向回转实现横向轨道GD的上下运动。PC构件生产时,经搅拌站搅拌好的混凝土料送入溜料筒中,经溜料筒侧壁的各溜料接管溜出,进入相应生产线的移动式布料斗中。当移动式布料斗接满料浆后,关闭溜料接管上的电磁阀,待需下一次布料时再打开。针对叠合板生产线,其工位依次为模台上模具安装、模具内钢筋网片安装、埋件安装、布料浇捣、赶平拉毛、预养护和抹光,然后送入立体养护窑中。墙板的生产工序比叠合板多了保温材料和二次浇捣工序,这两个工序需借助立式摆渡车。当墙板生产线上的模台运行至布料浇捣工位处时,使立式摆渡车通过其行走系统运行至该工位处,并使其链式动力系统带动横向轨道运动至墙板生产线模台的相应高度处。完成布料浇捣时,使该工位处的平移小车顶面的顶升装置将模台托住,然后使平移小车沿横向轨道运动,直至将模台横移至立式摆渡车上,等待完成保温材料以及预埋件的安放(大概需要10-20分钟)。调整立式摆渡车上横向轨道的高度至其他高度生产线上的布料浇捣工位,进行二次布料浇捣,二次浇捣完成后通过立式摆渡车将模台送回其生产线上进行后续工序处理。可以将墙板生产线的布料浇捣工位设置得长一些,如相当于叠合板布料浇捣工位的两个长度,以便配合墙板生产线其他工位的正常进行。不同高度生产线上经抹光工位后后的模台可直接送入立体养护窑中相应设定好高度的架子上进行养护。也可以通过平移小车将模台移动至立式摆渡车上(将立式摆渡车上的横向轨道设计为可伸缩式即可),通过立式摆渡车将模台均下降至最低一层生产线高度后,再平移至该层生产线上送入立体养护窑中的架子上后再调整架子高度。整个实施例也可将平移小车配置于立式摆渡车的横向轨道上,将该横向轨道设计为伸缩式结构,当需要转运模台时,先将水平个轨道伸长插入生产线上模台的下方,然后使平移小车沿横向轨道运行至模台下将托住后再平移回到立式摆渡车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C构件综合生产系统,包括搅拌站和移动式布料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式溜料装置、分别生产墙板和叠合板的生产线、立式摆渡车,立式溜料装置位于搅拌站输送装置的末端处,承接搅拌好的料浆,各条生产线上下平行布置于立式布料装置的同一侧,立式溜料装置有与各生产线相应的出料口,可同时给各生产线的移动式布料斗供料,立式摆渡车有可上下升降的横向轨道,各生产线上对应布料振捣工位处通过横向轨道安装有带顶升装置的平移小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构件综合生产系统,包括搅拌站和移动式布料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式溜料装置、分别生产墙板和叠合板的生产线、立式摆渡车,立式溜料装置位于搅拌站输送装置的末端处,承接搅拌好的料浆,各条生产线上下平行布置于立式布料装置的同一侧,立式溜料装置有与各生产线相应的出料口,可同时给各生产线的移动式布料斗供料,立式摆渡车有可上下升降的横向轨道,各生产线上对应布料振捣工位处通过横向轨道安装有带顶升装置的平移小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构件综合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溜料装置包括溜料筒、溜料接管和电磁阀,每条生产线对应一个溜料接管,溜料接管以下倾斜状态连接于溜料筒的侧壁,电磁阀连接于溜料接管的进口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PC构件综合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料筒为圆柱形筒体,所述溜料接管为圆管。


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红曾诚鲁先辉曹曼许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东方红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