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3908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抛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机械加工抛光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抛光时接触面温度过高和产生的粉尘不便于收集的问题,技术方案包括:包括支架、保护壳、侧盖、安装轴和抛光轮,所述保护壳安装在支架的顶端,所述保护壳的一侧固定有侧盖,所述保护壳的内部安装有能够转动的安装轴,所述安装轴贯穿且延伸至侧盖的外部并与外界的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保护壳内部的安装轴上固定有抛光轮,所述保护壳的另一侧面上安装有粉尘收集装置和降温装置,所述粉尘收集装置和降温装置均通过导管与保护壳的内腔连通设置,所述保护壳的底端设置有废水储存装置。

Machining and polis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加工抛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抛光设备
,具体是机械加工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制造质量也越来越高,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抛光工序作为机械加工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人们对其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现有的抛光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在抛光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由此容易出现抛光件表面被灼烧的情况。第二在抛光的过程中会出现加多的粉尘,目前的大多数抛光设施,缺少相应的收集装置。因此,本技术提供机械加工抛光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机械加工抛光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抛光时接触面温度过高和产生的粉尘不便于收集的问题。本技术:机械加工抛光装置,包括支架、保护壳、侧盖、安装轴和抛光轮,所述保护壳安装在支架的顶端,所述保护壳的一侧固定有侧盖,所述保护壳的内部安装有能够转动的安装轴,所述安装轴贯穿且延伸至侧盖的外部并与外界的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保护壳内部的安装轴上固定有抛光轮,所述保护壳的另一侧面上安装有粉尘收集装置和降温装置,所述粉尘收集装置和降温装置均通过导管与保护壳的内腔连通设置,所述保护壳的底端设置有废水储存装置。优选的,所述侧盖与安装轴以及保护壳的内部与安装轴的交接处均安装有轴承座,所述侧盖对应保护壳的内环位置处固定有与其相切的密封条,所述保护壳与侧盖上均开有螺孔,螺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柱。优选的,所述粉尘收集装置包括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开设在保护壳上抛光轮下方的位置处,所述进气口的侧面设置有导向板,所述进气口通过导管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通过导管连接有抽气机,所述保护壳内部抛光轮上方的位置处开设有出风槽,所述出风槽通过导管与抽气机的出气口连接。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侧面卡接有密封盖板,所述过滤箱的内部由下到上依次安装有滤网一、滤网二和滤网三。优选的,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喷水口,所述喷水口设置在保护壳内部抛光轮后方的位置处,所述喷水口通过连接管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软管与外界水源连接。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底端对应废水储存装置的位置处开设有开口,所述废水储存装置的底端安装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两侧均开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内部螺纹连接有密封塞。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另一侧面上还安装有开关,所述开关通过导线分别与粉尘收集装置和降温装置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保护壳对抛光轮没有使用的区域进行包裹,能够有效的防止在进行抛光作业时,其它的物品被卷入到抛光轮中,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2、抽气机工作,使得外界的空气从进气口的位置进入,首先由于进气口设置在抛光轮的下方,再者由于导向板的设置,由此便于粉尘从进气口的位置处进入,然后粉尘进入到过滤箱的内部被收集,气流继续流动,最后从出风槽的位置排出,由此便于对抛光轮的表面附着的水珠进行吹拂,保证了抛光轮表面的干燥度,提高了抛光的效率。3、水泵工作,使得外界的水能够从喷水口的位置出喷出直接作用于抛光轮的抛光面上,由此不仅可以对抛光轮的抛光面进行降温作业,而且能够冲洗掉抛光轮上附着的附着物。4、过滤箱的内部结构设置,能够尽量少的使得进入到过滤箱内部的微尘随着气流流出,而且也便于使用者对过滤箱的内部进行清洗作业,而两个排污口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对沉淀池底端的附着物进行清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剖面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剖面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A1端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4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实施例,本技术为机械加工抛光装置,包括支架1、保护壳2、侧盖3、安装轴5和抛光轮6,保护壳2安装在支架1的顶端,保护壳2的一侧固定有侧盖3,保护壳2的内部安装有能够转动的安装轴5,安装轴5贯穿且延伸至侧盖3的外部并与外界的电机输出轴连接,保护壳2内部的安装轴5上固定有抛光轮6,保护壳2的另一侧面上安装有粉尘收集装置7和降温装置8,粉尘收集装置7和降温装置8均通过导管与保护壳2的内腔连通设置,保护壳2的底端设置有废水储存装置9,抛光轮6有部分从保护壳2的内部裸漏而出,由此便于进行抛光作业,在进行抛光时,通过外界的电机带动抛光轮6进行转动,然后通过粉尘收集装置7对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通过降温装置8对抛光轮6的表面进行降温作业,通过废水储存装置9对降温的水进行收集作业。侧盖3与安装轴5以及保护壳2的内部与安装轴5的交接处均安装有轴承座31,侧盖3对应保护壳2的内环位置处固定有与其相切的密封条32,密封条32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防止降温的水从侧盖3与保护壳2的连接位置处流出,保护壳2与侧盖3上均开有螺孔33,螺孔33内螺纹连接有螺柱,便于对侧盖3进行相应的拆装作业。粉尘收集装置7包括进气口71,进气口71开设在保护壳2上抛光轮6下方的位置处,进气口71的位置设置,便于粉尘的进入,进气口71的侧面设置有导向板72,导向板72设置为具有一定折弯度的进入,例如铝板,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的需求对导向板72进行折弯,由此使得抛光后产生的粉尘会直接的打在导向板72的表面,防止一些高温微粒落到地面上,进气口71通过导管连接有过滤箱73,过滤箱73通过导管连接有抽气机74,抽气机74为气流的流动,提供所需的动力,保护壳2内部抛光轮6上方的位置处开设有出风槽75,出风槽75通过导管与抽气机74的出气口连接,气流从出风槽75的位置处流出,不仅能够对抛光轮6的表面进行相应的清理作业,而且也起到了辅助降温的作用。过滤箱73的侧面卡接有密封盖板731,过滤箱73的内部由下到上依次安装有滤网一732、滤网二733和滤网三734,滤网一732、滤网二733和滤网三734的滤孔逐级减小设置,过滤网一732具体为金属滤网732,过滤网二733具体为静电滤网733,过滤网734具体为纺织纤维滤网734,滤网的结构设置,可以有效的防止高温微粒对过滤网造成损伤,而且能够保证过滤的效果。降温装置8包括喷水口82,喷水口82设置在保护壳2内部抛光轮6后方的位置处,喷水口82的出水位置均与抛光轮6的抛光面相对,使得喷水口82喷出的水能够直接的作用在抛光面上,保证了清理和散热的效果,喷水口82通过连接管81连接有水泵83,水泵83通过软管与外界水源连接,通过水泵83为水的喷出提供所需的动力。保护壳2的底端对应废水储存装置9的位置处开设有开口91,废水储存装置9的底端安装有沉淀池92,沉淀池92的设置,便于抛光产生的微粒的沉降,沉淀池92的两侧均开设有排污口93,两个排污口93对称设置,如此结构的设计,便于使用者对沉淀池92底端的附着物进行清除,排污口9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机械加工抛光装置,包括支架(1)、保护壳(2)、侧盖(3)、安装轴(5)和抛光轮(6),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2)安装在支架(1)的顶端,所述保护壳(2)的一侧固定有侧盖(3),所述保护壳(2)的内部安装有能够转动的安装轴(5),所述安装轴(5)贯穿且延伸至侧盖(3)的外部并与外界的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保护壳(2)内部的安装轴(5)上固定有抛光轮(6),所述保护壳(2)的另一侧面上安装有粉尘收集装置(7)和降温装置(8),所述粉尘收集装置(7)和降温装置(8)均通过导管与保护壳(2)的内腔连通设置,所述保护壳(2)的底端设置有废水储存装置(9)。/n

【技术特征摘要】
1.机械加工抛光装置,包括支架(1)、保护壳(2)、侧盖(3)、安装轴(5)和抛光轮(6),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2)安装在支架(1)的顶端,所述保护壳(2)的一侧固定有侧盖(3),所述保护壳(2)的内部安装有能够转动的安装轴(5),所述安装轴(5)贯穿且延伸至侧盖(3)的外部并与外界的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保护壳(2)内部的安装轴(5)上固定有抛光轮(6),所述保护壳(2)的另一侧面上安装有粉尘收集装置(7)和降温装置(8),所述粉尘收集装置(7)和降温装置(8)均通过导管与保护壳(2)的内腔连通设置,所述保护壳(2)的底端设置有废水储存装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加工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3)与安装轴(5)以及保护壳(2)的内部与安装轴(5)的交接处均安装有轴承座(31),所述侧盖(3)对应保护壳(2)的内环位置处固定有与其相切的密封条(32),所述保护壳(2)与侧盖(3)上均开有螺孔(33),螺孔(33)内螺纹连接有螺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加工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收集装置(7)包括进气口(71),所述进气口(71)开设在保护壳(2)上抛光轮(6)下方的位置处,所述进气口(71)的侧面设置有导向板(72),所述进气口(71)通过导管连接有过滤箱(7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杨晨陈林林王基月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