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嘉应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含天空区图像的快速去雾方法及其应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374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天空区图像的快速去雾方法,属于图像去雾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的是现有去雾方法存在天空区识别与分割算法复杂度高、运算量大的技术问题,所述方法为:获取原始图像;根据含天空区图像大气光强值较大的特性,将所述原始图像的大气光强与阈值比较以确定进行步骤1或步骤2;所述步骤1为将所述原始图像的暗原色先验透射率作为最终透射率;所述步骤2为根据所述原始图像的暗原色先验透射率计算得到融合透射率并作为最终透射率;根据所述最终透射率计算得到复原图像,并将所述复原图像进行显示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含天空区图像的快速去雾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消除天空区色彩失真,并且运算简单,处理速度快。

A fast defog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system for image with sky reg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天空区图像的快速去雾方法及其应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去雾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含天空区图像的快速去雾方法及其应用系统。
技术介绍
图像去雾技术在户外机器视觉监测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基于大气散射模型的图像去雾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许多学者提出了一些基于先验知识或假设的图像去雾方法。其中,基于暗原色先验的去雾方法获得广泛应用。暗原色先验方法对于户外无天空区的雾天图像可以取得非常好的去雾效果。但对于天空区,该方法所获得暗原色偏大,透射率估计偏小(趋近于0),导致复原图像天空区出现过度饱和,通道间颜色值的差异扩大,从而产生马赛克状色斑,出现色彩失真现象。天空区的去雾处理问题一直是困扰图像去雾领域的难题。目前已有处理方法一般采用分割处理方法,先对图像中天空区与非天空区进行识别和分割,然后分别进行去雾处理。由于实际图像的复杂性,很难精确地对天空区与非天空区进行分割,因此难以获得较佳去雾效果。已有方法的天空区识别与分割算法复杂度高,难以实现图像的实时、自动去雾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消除天空区色彩失真、运算简单、处理速度快的含天空区图像的快速去雾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消除天空区色彩失真、运算简单、处理速度快的含天空区图像的快速去雾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天空区图像的快速去雾方法,获取原始图像;根据含天空区图像大气光强值较大的特性,将所述原始图像的大气光强与阈值比较以确定进行步骤1或步骤2;所述步骤1为将所述原始图像的暗原色先验透射率作为最终透射率;所述步骤2为根据所述原始图像的暗原色先验透射率计算得到融合透射率并作为最终透射率;根据所述最终透射率计算得到复原图像,并将所述复原图像进行显示输出。作为进一步地说明,包括具体步骤如下:S1.获取原始图像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待处理图像I(x);S2.根据所述待处理图像I(x)及设定窗口Ω计算得到暗原色Idark(x);S3.根据所述暗原色Idark(x)计算得到大气光强A;S4.根据所述暗原色Idark(x)、大气光强A及调节因子ω计算得到暗原色先验透射率tdark(x),S5.根据天空区亮度较高,灰度平坦,含天空区图像大气光强值较大的特性。若所述大气光强A<阈值AT,则判断为不存在天空区,进行步骤1:以所述暗原色先验透射率tdark(x)作为最终透射率t(x);否则,判断为存在天空区,进行步骤2:计算互补透射率tcd(x),tcd(x)=1-tdark(x),根据调节系数β计算融合透射率tR(x),tmin(x)=min[tcd(x),tdark(x)],tR(x)=max[tdark(x),tcd(x)-βtmin(x)],将所述融合透射率tR(x)作为最终透射率t(x);S6.对所述最终透射率t(x)进行引导滤波得到细化透射率其中,GF[]表示引导滤波;S7.根据所述细化透射率计算复原图像J(x),其中,t0为的下限。进一步地,所述阈值AT=0.75~0.85。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系数β=0~2。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6中,引导滤波的正则化参数ε=0.01,滤波窗口半径r=10,引导图像为待处理图像I(x)的灰度图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二,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天空区图像的快速去雾系统,包括显示单元、运算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图像,所述运算单元从所述显示单元中获取原始图像,并根据上述的快速去雾方法计算得到最终透射率,根据所述最终透射率计算得到复原图像,并将所述复原图像发送到所述显示单元进行显示输出。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为:本专利技术根据含天空区图像大气光强值较大的特性,通过原始图像的大气光强与阈值比较以判断天空区的存在性,当不存在天空区时以原始图像的暗原色先验透射率作为最终透射率;当存在天空区时根据暗原色先验透射率计算得到融合透射率并作为最终透射率,根据最终透射率计算得到复原图像,本专利技术无需对图像的天空区进行精确识别与分割,只需进行简单天空区存在性判断和互补透射率求取及融合处理,运算简单、运算量小、处理速度快,可以有效消除天空区色彩失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图2为场景1原始图;图3为β=0时图2的融合透射率图;图4为β=0时图2的去雾效果图;图5为场景2原始图;图6为β=0时图5的融合透射率图;图7为β=0时图5的去雾效果图;图8为场景3原始图;图9为β=0时图8的融合透射率图;图10为β=0时图8的去雾效果图;图11为场景4原始图;图12为β=0时图11的融合透射率图;图13为β=0时图11的去雾效果图;图14为β=1.5时图11的融合透射率图;图15为β=1.5时图11的去雾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参阅图1-15,一种含天空区图像的快速去雾方法,获取原始图像;根据含天空区图像大气光强值较大的特性,将所述原始图像的大气光强与阈值比较以确定进行步骤1或步骤2;所述步骤1为将所述原始图像的暗原色先验透射率作为最终透射率;所述步骤2为根据所述原始图像的暗原色先验透射率计算得到融合透射率并作为最终透射率;根据所述最终透射率计算得到复原图像,并将所述复原图像进行显示输出。包括具体步骤如下:S1.获取原始图像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待处理图像I(x);S2.根据待处理图像I(x)及设定窗口Ω计算得到暗原色Idark(x),式中Ic表示I的某一个颜色通道,设定窗口Ω(x)表示以x为中心的一个窗口,设定窗口Ω为15×15像素;S3.根据暗原色Idark(x)计算得到大气光强A,先取暗原色Idark(x)图像中的最大0.1%的像素点,然后选取这些点在待处理图像I(x)中对应的最大亮度值作为整幅图像的大气光强A;S4.根据暗原色Idark(x)、大气光强A及调节因子ω计算得到暗原色先验透射率tdark(x),调节因子ω(0<ω<1)作用是保留少量的雾,增加去雾图像的真实感,取ω=0.95;S5.若大气光强A<阈值AT,则判断为不存在天空区,进行步骤1:以暗原色先验透射率tdark(x)作为最终透射率t(x);否则,判断为存在天空区,进行步骤2:计算互补透射率tcd(x),tcd(x)=1-tdark(x),根据调节系数β计算融合透射率tR(x),tmin(x)=min[tcd(x),tdark(x)],tR(x)=max[tdark(x),tcd(x)-βtmin(x)],将融合透射率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天空区图像的快速去雾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原始图像;根据含天空区图像大气光强值较大的特性,将所述原始图像的大气光强与阈值比较以确定进行步骤1或步骤2;所述步骤1为将所述原始图像的暗原色先验透射率作为最终透射率;所述步骤2为根据所述原始图像的暗原色先验透射率计算得到融合透射率并作为最终透射率;根据所述最终透射率计算得到复原图像,并将所述复原图像进行显示输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天空区图像的快速去雾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原始图像;根据含天空区图像大气光强值较大的特性,将所述原始图像的大气光强与阈值比较以确定进行步骤1或步骤2;所述步骤1为将所述原始图像的暗原色先验透射率作为最终透射率;所述步骤2为根据所述原始图像的暗原色先验透射率计算得到融合透射率并作为最终透射率;根据所述最终透射率计算得到复原图像,并将所述复原图像进行显示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天空区图像的快速去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具体步骤如下:
S1.获取原始图像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待处理图像I(x);
S2.根据所述待处理图像I(x)及设定窗口Ω计算得到暗原色Idark(x);
S3.根据所述暗原色Idark(x)计算得到大气光强A;
S4.根据所述暗原色Idark(x)、大气光强A及调节因子ω计算得到暗原色先验透射率tdark(x),



S5.根据含天空区图像大气光强值较大的特性,若所述大气光强A<阈值AT,则判断为不存在天空区,进行步骤1:以所述暗原色先验透射率tdark(x)作为最终透射率t(x);
否则,判断为存在天空区,进行步骤2:计算互补透射率tcd(x),
tcd(x)=1-tdark(x),
根据调节系数β计算融合透射率tR(x),
tmin(x)=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昌来龚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嘉应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