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结构及相似度的视频提取PPT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
,特别是一种基于结构及相似度的视频提取PPT方法。
技术介绍
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是微软公司的演示文稿软件,功能强大,应用广泛。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中,随着应用水平的逐步提高,PPT正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行各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可以通过传统方法,比如U盘拷贝、邮箱传递等,可以获取他们所需要的PPT内容。但是现在在大多数的会议、讲座等场合,人们手里可能只有一份关于会议、讲座现场的视频,无法通过传统方法获取所需要的PPT内容,无法高效且迅速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使相关视频的利用率下降。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从视频中提取所需要的PPT内容并合理存放,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整理好讲座现场的视频,深化知识的应用。目前从视频中提取PPT存在以下几个难点问题:如何判断提取的PPT内容图片是否属于相同页,如何判断PPT区域被遮挡,不进行提取操作,若存在PPT换页动画情况下该如何进行提取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结构及相似度的视频提取PPT方法,要通过对帧图像进行预处理、多层次的比较操作,完成从视频中精确定位并提取PPT内容图片的目标,并将其以PDF文件形式保存,便于用户使用。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基于结构及相似度的视频提取PPT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通过视频采集设备采集含有PPT内容的视频,并上传到PC端,直接读取视频的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结构及相似度的视频提取PPT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通过视频采集设备采集含有PPT内容的视频,并上传到PC端,直接读取视频的长、宽和总帧数,提取视频的第一帧图像,作为起始图像;/n步骤S2:对图像依次进行颜色空间转换、高斯滤波、膨胀操作去除干扰边缘和噪声点,然后利用Canny算子对膨胀操作后的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再采用轮廓检测寻找图片中所有可能的轮廓,最后找到其中面积最大的轮廓,即目标区域;/n步骤S3:利用多边形拟合和透视变换操作对目标区域进行裁剪和视角矫正,将目标区域转化为矩形;/n步骤S4:相隔2秒再次在步骤S1的视频中取一帧视频图像,作为新帧,重复上述步骤S2到步骤S3的操作,获取第二图的PPT目标区域;/n步骤S5:对两PPT图片进行相似度比较和差异度比较操作,然后留下第二幅PPT图,重复执行上述步骤S4和步骤S5直至视频结束;/n步骤S6:将所有最终得到的PPT内容图片进行再裁剪和时间序列筛选处理,最后以PDF文件形式保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结构及相似度的视频提取PPT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通过视频采集设备采集含有PPT内容的视频,并上传到PC端,直接读取视频的长、宽和总帧数,提取视频的第一帧图像,作为起始图像;
步骤S2:对图像依次进行颜色空间转换、高斯滤波、膨胀操作去除干扰边缘和噪声点,然后利用Canny算子对膨胀操作后的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再采用轮廓检测寻找图片中所有可能的轮廓,最后找到其中面积最大的轮廓,即目标区域;
步骤S3:利用多边形拟合和透视变换操作对目标区域进行裁剪和视角矫正,将目标区域转化为矩形;
步骤S4:相隔2秒再次在步骤S1的视频中取一帧视频图像,作为新帧,重复上述步骤S2到步骤S3的操作,获取第二图的PPT目标区域;
步骤S5:对两PPT图片进行相似度比较和差异度比较操作,然后留下第二幅PPT图,重复执行上述步骤S4和步骤S5直至视频结束;
步骤S6:将所有最终得到的PPT内容图片进行再裁剪和时间序列筛选处理,最后以PDF文件形式保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结构及相似度的视频提取PPT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首先通过颜色空间转换将彩色图像转变为灰度图像,用以消除帧图像的背景区域存在的颜色信息干扰;接着采用高斯滤波的方式对图像冗余的轮廓信息进行滤除;然后采用形态学膨胀操作扩张图像中的高亮部分,缩小黑暗部分的面积;最后对图像进行Canny边缘检测,找到图像中物体的真实边缘;
步骤S22:利用轮廓检测对边缘检测结果进行拓扑分析,找到其中所有可能的最外层轮廓而忽略轮廓中的孔边界,最后提取所有可能轮廓中面积最大的轮廓作为PPT目标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结构及相似度的视频提取PPT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通过对目标区域进行多边形拟合,用以减少目标区域轮廓点集中的点的数量;
步骤S32:对拟合结果以外的图像进行裁剪处理,只留下目标区域;将多边形拟合结果的四个顶点作为透视变换的四个原始点,变换到四个规定点上,使目标区域转化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结构及相似度的视频提取PPT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茜颖,邱建滨,陈伊涵,王帅,曾青耀,魏海云,邱纯乾,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