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击针最大突出量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3256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击针最大突出量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检测装置包括校对量规、击针检测量规、高度量规和击针形量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校对击针检测量规;(b)测待测击针;(c)装击针形量规;d测待测枪机。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了可分别检测与击针最大突出量相关的击针和枪机的检测装置,由此实现对击针最大突出量的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检测方便的优点。

A detection device for the maximum protrusion of striking needle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击针最大突出量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武器量具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击针最大突出量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击针是枪械击发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传递能量。射击时击针撞击底火,引燃发射药以发射弹头。为了保证击针击发时100%打燃底火,需要设计一定的击针突出量。击针突出量是击针尖突出枪机弹底窝平面外的尺寸,主要与击针、枪机击针孔的尺寸相关。而击针最大突出量是击针向前的惯性运动受阻后,击针尖在枪机弹底窝平面处的突出量。击针最大突出量不当可能影响击针或枪机的强度,最终直接影响到自动武器的可靠性和安全。因此,击针最大突出量检测是枪械装配过程中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目前尚未发现可有效检测击针最大突出量是否符合要求的简易检测工具和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击针最大突出量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可分别检测与击针最大突出量相关的击针和枪机的检测装置,由此实现对击针最大突出量的检测。本专利技术具有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检测方便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击针最大突出量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校对量规、击针检测量规、高度量规和击针形量规;所述校对量规和击针形量规各设有一击针形锥部;所述击针检测量规包括底座,底座连接击针孔形件二,击针孔形件二上设有击针形孔二,击针孔形件二连接击针孔形件一,击针孔形件一上设有击针形孔一,击针形孔二设于击针形孔一旁,击针形孔二和击针形孔一形成击针形孔;所述底座连接支架体,支架体中设有百分表;所述击针形孔二、击针形孔一和百分表的量杆各自的中轴线均在同一直线上;所述高度量规的一端为通端,另一端为止端,通端设有长方形缺口。前述的击针最大突出量检测装置中,所述支架体中设有水平方向的通孔,竖直方向的螺纹孔,螺纹孔和通孔连通,螺纹孔中设有螺杆。一种击针最大突出量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校对击针检测量规:将校对量规的击针形锥部伸入击针形孔中,使百分表的表盘出现读数,调节百分表,使百分表的表盘读数为0;测待测击针:将待测击针伸入击针形孔中,观察百分表的表盘读数;判断表盘读数是否在规定数值区间内,表盘读数在规定的数值区间时,则待测击针形成击针最大突出量的尺寸合格;装击针形量规:将击针形量规装入待测枪机,使击针形量规的击针形锥部与待测枪机中击针孔紧贴;测待测枪机:保持步骤中状态,用高度量规的止端沿待测枪机弹底窝的一端向一端刮动,若高度量规不能通过,则待测枪机的最大突出量的极小值合格;用高度量规的通端沿待测枪机弹底窝的一端向一端刮过,若高度量规能通过,则待测枪机的最大突出量的极大值合格;当待测枪机的最大突出量的极小值和极大值均合格,则待测枪机形成击针最大突出量的尺寸合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校对量规校正击针检测量规后,用击针检测量规中击针孔形件二、击针孔形件一和击针形孔模拟标准机头的方式,将待测击针放入击针形孔,即可从百分表中读取待测击针与枪机会形成的最大突出量数值,从而判断待测击针形成击针最大突出量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本专利技术还通过用击针形量规模拟标准击待测枪机的最大突出量针的方式,将击针形量规放入待测枪机中,用高度量规的通端和止端测试待测枪机形成击针最大突出量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从而实现对击针最大突出量进行检测的功能。通过本专利技术方法可选出合格的击针和合格的枪机,从而保障击针和枪机形成的击针最大突出量。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检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检测结果精准,检测合格的击针和枪机具有互换性。附图说明图1是击针检测量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校对量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高度量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击针形量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击针孔形件一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击针孔形件一二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击针形孔一和击针形孔二组成的击针形孔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支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百分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校对量规,2-击针检测量规,3-高度量规,4-击针形量规,5-击针形锥部,6-底座,7-击针孔形件二,8-击针形孔二,9-击针形孔一,10-击针形孔,11-支架体,12-百分表,13-长方形缺口,14-通端,15-止端,16--通孔,17-螺纹孔,18-螺杆,19-击针孔形件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限制的依据,对于未特别注明的结构均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实施例。一种击针最大突出量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构成如图1-12所示,包括校对量规1、击针检测量规2、高度量规3和击针形量规4;所述校对量规1和击针形量规4各设有一击针形锥部5;所述击针检测量规2包括底座6,底座6连接击针孔形件二7,击针孔形件二7上设有击针形孔二8,击针孔形件二7连接击针孔形件一19,击针孔形件一19上设有击针形孔一9,击针形孔二8设于击针形孔一9旁,击针形孔二8和击针形孔一9形成击针形孔10;所述底座6连接支架体11,支架体11中设有百分表12;所述击针形孔二8、击针形孔一9和百分表12的量杆各自的中轴线均在同一直线上;所述高度量规3的一端为通端14,另一端为止端15,通端14设有长方形缺口13。所述校对量规1的击针形锥部5与待测击针相似,用于校对击针检测量规2;所述高度量规3的一端设有长方形缺口13为通端14,通端14的端部至设置长方形缺口13的最深处的距离设置为击针最大突出量的极大值。通端14和止端15这两端分别用于测量待测机头中与击针最大突出量的极大值和极小值。所述击针形量规4的击针形锥部5与击针相似,用于检测待测机头。所述底座6为基座,支架体11和击针孔形件二7用螺栓安装在底座6上;所述底座6为L字型结构,在底部平面有两排通孔,中部一排圆孔用于安装击针孔形件二7;另外外一排圆孔用于安装支架体11。所述击针孔形件一19采用销轴装配在击针孔形件二7上。所述击针形孔二8和击针形孔一9组成的击针形孔10对应枪机中击针孔的形状,通过更换击针孔形件一19和击针孔形件二7可实现击针最大突出量检测中对具有此类相似结构的不同尺寸击针的测量。所述百分表12是利用精密齿条齿轮机构制成的表式通用长度测量工具。通常由测头、量杆、防震弹簧、齿条、齿轮、游丝、圆表盘及指针等组成。所述支架体11中设有水平方向的通孔17,竖直方向的螺纹孔16,螺纹孔16和通孔17连通,螺纹孔16中设有螺杆18。百分表12的量杆伸入通孔17中,螺杆18穿过螺纹孔16抵住百分表12的量杆,实现对百分表12的固定。本击针最大突出量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校对击针检测量规2:将校对量规1的击针形锥部5伸入击针形孔10中,使百分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击针最大突出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校对量规(1)、击针检测量规(2)、高度量规(3)和击针形量规(4);所述校对量规(1)和击针形量规(4)各设有一击针形锥部(5);所述击针检测量规(2)包括底座(6),底座(6)连接击针孔形件二(7),击针孔形件二(7)上设有击针形孔二(8),击针孔形件二(7)连接击针孔形件一(19),击针孔形件一(19)上设有击针形孔一(9),击针形孔二(8)设于击针形孔一(9)旁,击针形孔二(8)和击针形孔一(9)形成击针形孔(10);所述底座(6)连接支架体(11),支架体(11)中设有百分表(12);所述击针形孔二(8)、击针形孔一(9)和百分表(12)的量杆各自的中轴线均在同一直线上;所述高度量规(3)的一端为通端(14),另一端为止端(15),通端(14)设有长方形缺口(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击针最大突出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校对量规(1)、击针检测量规(2)、高度量规(3)和击针形量规(4);所述校对量规(1)和击针形量规(4)各设有一击针形锥部(5);所述击针检测量规(2)包括底座(6),底座(6)连接击针孔形件二(7),击针孔形件二(7)上设有击针形孔二(8),击针孔形件二(7)连接击针孔形件一(19),击针孔形件一(19)上设有击针形孔一(9),击针形孔二(8)设于击针形孔一(9)旁,击针形孔二(8)和击针形孔一(9)形成击针形孔(10);所述底座(6)连接支架体(11),支架体(11)中设有百分表(12);所述击针形孔二(8)、击针形孔一(9)和百分表(12)的量杆各自的中轴线均在同一直线上;所述高度量规(3)的一端为通端(14),另一端为止端(15),通端(14)设有长方形缺口(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击针最大突出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体(11)中设有水平方向的通孔(17),竖直方向的螺纹孔(16),螺纹孔(16)和通孔(17)连通,螺纹孔(16)中设有螺杆(1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少敏李娟徐诚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