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控制方法、空调系统及空调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3211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控制方法,用于空调器的冷媒加热模块,控制方法包括:当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且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获取用户设定温度;判断室外环境温度、所述用户设定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以及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若是,则冷媒加热模块开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室外环境温度、用户制热需求(用户设定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得到)、压缩机排气温度三个参数联合控制冷媒加热模块的开启,使得冷媒加热模块的控制更加精确,使其在不需要冷媒加热的情况下不会开启,更加节能,实现最大程度提升低温制热量及能效。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metho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空调系统及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控制方法、空调系统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空调器在冬季低温条件下运行制热模式时,一方面,由于室外温度较低导致蒸发温度较低,制冷剂流量变小,最终导致制热量降低;另一方面,冷凝器的盘管上常常会产生结霜现象,而随着霜层越来越厚,空调的制热效果也会越来越差,造成室内热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的情况。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常常会在室内机中设置电辅热装置二次加热空气实现补充制热量,但该电辅热装置的功率较大,需长期开启才能持续实现对空气二次加热,导致功耗增加。因此提出在室外机中设置冷媒加热模块,通过提高制冷剂流量来提高制热,但现有技术中控制冷媒加热模块开启或关闭的条件较为单一,通常只通过室外温度条件进行判断,导致冷媒加热模块可能会在不需要冷媒加热的情况下开启,进而造成制热量的浪费以及整机能效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冷媒加热模块控制的条件单一、控制不精确导致整机能效降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控制方法,用于空调器的冷媒加热模块,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当所述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且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获取用户设定温度;判断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述用户设定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以及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若是,则所述冷媒加热模块开启。采用以上的方法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室外环境温度、用户制热需求(用户设定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得到)、压缩机排气温度三个参数联合控制冷媒加热模块的开启,使得冷媒加热模块的控制更加精确,使其在不需要冷媒加热的情况下不会开启,更加节能,实现最大程度提升低温制热量及能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压缩机连续运行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这样设置是为了使压缩机运行稳定后再判断冷媒加热模块是否开启,提高其判断的准确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所述用户设定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差值;且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当以上三个条件同时满足,表明此时制热量一定较低或制热效果一定较差,需要开启冷媒加热模块。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范围为0-5℃;所述第一预设差值的范围为0-4℃;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范围为80-90℃。进一步的,所述冷媒加热模块开启后,当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时,所述冷媒加热模块关闭: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或,所述用户设定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差值;或,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小于等于第四预设温度;当以上三个条件任一满足时,表明制热量已满足需求,此时需要关闭冷媒加热模块。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预设温度的范围为2-6℃;所述第二预设差值的范围为0-2℃;所述第四预设温度的范围为65-75℃。进一步的,所述冷媒加热模块开启后,当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时,所述冷媒加热模块关闭:所述空调器关机或停机;或所述空调器从制热模式转为制冷模式;当空调器不运行或者转制冷模式时,此时需要关闭冷媒加热模块。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系统,采用上述的控制方法,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电子膨胀阀、气液分离器、冷媒加热模块、四通换向阀、外环温度传感器、内环温度传感器和排气温度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冷媒加热模块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上;通过将冷媒加热模块设置在气液分离器上,可提高压缩机低温制冷剂吸气量来间接提高制热量。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空调系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各部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1-压缩机;2-冷凝器;3-蒸发器;4-电子膨胀阀;5-气液分离器;6-冷媒加热模块;7-四通换向阀;8-外环温度传感器;9-内环温度传感器;10-排气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空调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用于空调器在低温制热的工况下对其室外机中设置的冷媒加热模块的控制,具体地,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当所述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且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其次,获取用户设定温度;然后,判断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述用户设定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以及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最后,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述用户设定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以及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所述冷媒加热模块开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压缩机连续运行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所述预设时间为10-20分钟,优选为20分钟;这样设置是由于压缩机需要运行一段时间后才能稳定,压缩机稳定后再判断冷媒加热模块是否开启,可提高其判断的准确性。优选地,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1)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范围为0-5℃,优选为2℃;这是由于室外当环境温度小于等于2℃时,室外侧蒸发压力逐渐降低,制冷剂蒸发量减少,导致系统的制冷剂质量流量减小,整机的制热量降低,此时需要提高制热量。(2)所述用户设定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差值,所述第一预设差值的范围为0-4℃,优选为2℃;这是由于当用户设定温度与检测到的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等于2℃时,说明用户所需的室内温度空调器还未达到,此时需要提高制热量以达到用户需求。(3)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范围为80-90℃,优选为85℃。这是由于压缩机排气温度可以间接反映系统制冷剂的质量流量,一般情况下排气温度越高,制冷剂质量流量越小,制热效果越差,当压缩机排气温度大于等于85℃时,需要提高制热量。当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时即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表明此时空调器的制热量很低或制热效果很差,因此需要开启冷媒加热模块。以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室外环境温度、用户制热需求(用户设定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得到)、压缩机排气温度三个参数联合控制冷媒加热模块的开启,使得冷媒加热模块的控制更加精确,使其在不需要冷媒加热的情况下不会开启,更加节能,实现最大程度提升低温制热量以及提升能效。优选地,所述冷媒加热模块开启后,当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时,所述冷媒加热模块关闭:(1)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所述第三预设温度的范围为2-6℃,优选为4℃;这是由于当室外环境温度大于4℃时,制热量逐渐升高,而供热负荷降低,此时可关闭冷媒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空调器的冷媒加热模块,所述控制方法包括:/n当所述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且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n获取用户设定温度;/n判断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述用户设定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以及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n若是,则所述冷媒加热模块开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空调器的冷媒加热模块,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当所述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且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
获取用户设定温度;
判断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述用户设定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以及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若是,则所述冷媒加热模块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压缩机连续运行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
且所述用户设定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差值;
且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范围为0-5℃;所述第一预设差值的范围为0-4℃;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范围为80-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加热模块开启后,当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时,所述冷媒加热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