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废气脱硫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318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气脱硫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器本体、出气机构、雾化机构、左冷凝板和右冷凝板,除尘器本体的内部设有冷凝区和雾化混合区,出气机构与雾化机构分别位于雾化混合区的顶部与底部,出气机构包括分气管、支气管和喷气管,雾化机构包括分水管、支水管和雾化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出气机构与雾化机构分别将废气与雾化水并喷射至雾化混合区中并交混,在出气机构的喷射下,废气与水汽混合并上升,完成第一次的废气脱硫除尘,当废气与雾气的混合气体上升至冷凝区处时,遇到左冷凝板和右冷凝板液化,对废气进行再次的脱硫除尘作业由此,达到降低脱硫除尘时水资源的使用量和降低工业废水的产生量的优点。

An industrial waste gas desulfurization and dedus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废气脱硫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具体为一种工业废气脱硫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废气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空气的含有污染物气体的总称,这些废气有: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氟化物、氮氧化物、氯、氯化氢、一氧化碳、硫酸铅汞、铍化物、烟尘及生产性粉尘,排入大气,会污染空气,这些物质通过不同的途径呼吸道进入人的体内,有的直接产生危害,有的还有蓄积作用,会更加严重的危害人的健康,不同物质会有不同影响。目前工厂排出的废气中多含有硫化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然而目前的脱硫塔脱硫除尘时,会使用大量的水资源制造水幕来对废气中的硫化物进行水溶脱硫,但水幕脱硫对水资源的利用率低下,不仅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还产生了更多的工业废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废气脱硫除尘装置,具备降低脱硫除尘时水资源的使用量和降低工业废水的产生量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脱硫除尘设备在脱硫除尘时,会使用大量的水资源制造水幕来对废气中的硫化物进行水溶脱硫,但水幕脱硫对水资源的利用率低下,不仅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还产生了更多的工业废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废气脱硫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器本体、出气机构、雾化机构、左冷凝板和右冷凝板,所述除尘器本体的顶端焊接有梯形顶盖,所述梯形顶盖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排气口,所述除尘器本体的底端焊接有倒梯形底盖,所述倒梯形底盖的底部开设有排污孔,所述除尘器本体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冷凝区和雾化混合区,所述出气机构位于雾化混合区的顶部,所述雾化机构位于雾化混合区的底部,所述左冷凝板与右冷凝板位于冷凝区的内部,且左冷凝板与右冷凝板呈上下交错状分别设于冷凝区的左右两侧并与除尘器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左冷凝板与右冷凝板的内部均设有冷凝管,冷凝管的两端均贯穿除尘器本体的壳壁并延伸至除尘器本体的外部,所述雾化混合区一侧的壳壁上从上至下依次插接有进气管和进水管,所述出气机构包括分气管、支气管和喷气管,所述进气管位于雾化混合区内的一端与分气管连通,且进气管的另一端贯穿除尘器本体的壳壁并延伸至除尘器本体的外部,所述雾化机构包括分水管、支水管和雾化喷头,所述进水管位于雾化混合区内的一端与分水管连通,且进水管的另一端贯穿除尘器本体的壳壁并延伸至除尘器本体的外部。优选的,所述左冷凝板与右冷凝板相近的一侧低于左冷凝板与右冷凝板较远的一侧,所述左冷凝板与右冷凝板均呈倾斜状设置。优选的,所述除尘器本体两侧外壁的底部均焊接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板。优选的,所述分气管的两端均与除尘器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分气管远离进气管的一侧等距连通有若干支气管,所述支气管的顶部等距连通有若干喷气管,且喷气管上套接有止回阀。优选的,所述分水管的两端均与除尘器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分水管远离进水管的一侧等距连通有若干支水管,所述支水管的顶部等距连通有若干雾化喷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出气机构将进气管输送来的废气喷至雾化混合区中,通过雾化机构将进水管输送来的水雾化并喷射至雾化混合区中并与废气交混,在出气机构的喷射作用下,废气与水汽混合并上升,期间,废气中的部分硫化物已溶于雾气中,完成第一次的废气脱硫除尘,另外,左冷凝板与右冷凝板在外置制冷设备的工作下处于低温状态,并且左冷凝板与右冷凝板的周边形成有冷空气,当废气与雾气的混合气体上升至冷凝区处时,遇冷液化,废气中的另一部分硫化物进一步融入凝结的水滴中,对废气进行再次的脱硫除尘作业,最后,溶有废气的废水下流至除尘器本体的底部并通过排污孔排出,由此,达到降低脱硫除尘时水资源的使用量和降低工业废水的产生量的优点。2、本技术通过设置出气机构,能够将进气管所输送来的废气均匀的喷至雾化混合区中,以便于增强后续的脱硫除尘效果,通过雾化机构的设置,能够对进水管所输送来的水进行雾化并喷至雾化混合区中与废气交混,由此降低脱硫除尘作业中,水的使用量,并完成第一次的脱硫除尘处理,通过设置左冷凝板与右冷凝板,能够对废气与雾气的混合气体进行冷凝处理,以便再次对废气进行脱硫除尘作业,提高脱硫除尘效果,通过设置止回阀,能够避免水滴进入出气机构中,提高出气机构的使用效果及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冷凝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冷凝区和雾化混合区的位置示意图。图中:1除尘器本体、101冷凝区、102雾化混合区、2出气机构、21分气管、22支气管、23喷气管、3雾化机构、31分水管、32支水管、33雾化喷头、4左冷凝板、5右冷凝板、6梯形顶盖、7排气口、8倒梯形底盖、9排污孔、10冷凝管、11进气管、12进水管、13支撑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请参阅图1-4,一种工业废气脱硫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器本体1、出气机构2、雾化机构3、左冷凝板4和右冷凝板5,其特征在于:除尘器本体1的顶端焊接有梯形顶盖6,梯形顶盖6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排气口7,除尘器本体1的底端焊接有倒梯形底盖8,倒梯形底盖8的底部开设有排污孔9,除尘器本体1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冷凝区101和雾化混合区102,出气机构2位于雾化混合区102的顶部,雾化机构3位于雾化混合区102的底部,左冷凝板4与右冷凝板5位于冷凝区101的内部,且左冷凝板4与右冷凝板5呈上下交错状分别设于冷凝区101的左右两侧并与除尘器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左冷凝板4与右冷凝板5相近的一侧低于左冷凝板4与右冷凝板5较远的一侧,左冷凝板4与右冷凝板5均呈倾斜状设置,左冷凝板4与右冷凝板5的内部均设有冷凝管10,冷凝管10的两端均贯穿除尘器本体1的壳壁并延伸至除尘器本体1的外部,且冷凝管10的两端均与相匹配的外置制冷器连通,通过设置左冷凝板4与右冷凝板5,能够对废气与雾气的混合气体进行冷凝处理,以便再次对废气进行脱硫除尘作业,提高脱硫除尘效果,雾化混合区102一侧的壳壁上从上至下依次插接有进气管11和进水管12,出气机构2包括分气管21、支气管22和喷气管23,进气管11位于雾化混合区102内的一端与分气管21连通,且进气管11的另一端贯穿除尘器本体1的壳壁并延伸至除尘器本体1的外部,分气管21的两端均与除尘器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分气管21远离进气管11的一侧等距连通有若干支气管22,支气管22的顶部等距连通有若干喷气管23,且喷气管23上套接有止回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废气脱硫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器本体(1)、出气机构(2)、雾化机构(3)、左冷凝板(4)和右冷凝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本体(1)的顶端焊接有梯形顶盖(6),所述梯形顶盖(6)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排气口(7),所述除尘器本体(1)的底端焊接有倒梯形底盖(8),所述倒梯形底盖(8)的底部开设有排污孔(9),所述除尘器本体(1)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冷凝区(101)和雾化混合区(102),所述出气机构(2)位于雾化混合区(102)的顶部,所述雾化机构(3)位于雾化混合区(102)的底部,所述左冷凝板(4)与右冷凝板(5)位于冷凝区(101)的内部,且左冷凝板(4)与右冷凝板(5)呈上下交错状分别设于冷凝区(101)的左右两侧并与除尘器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左冷凝板(4)与右冷凝板(5)的内部均设有冷凝管(10),冷凝管(10)的两端均贯穿除尘器本体(1)的壳壁并延伸至除尘器本体(1)的外部,所述雾化混合区(102)一侧的壳壁上从上至下依次插接有进气管(11)和进水管(12),所述出气机构(2)包括分气管(21)、支气管(22)和喷气管(23),所述进气管(11)位于雾化混合区(102)内的一端与分气管(21)连通,且进气管(11)的另一端贯穿除尘器本体(1)的壳壁并延伸至除尘器本体(1)的外部,所述雾化机构(3)包括分水管(31)、支水管(32)和雾化喷头(33),所述进水管(12)位于雾化混合区(102)内的一端与分水管(31)连通,且进水管(12)的另一端贯穿除尘器本体(1)的壳壁并延伸至除尘器本体(1)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废气脱硫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器本体(1)、出气机构(2)、雾化机构(3)、左冷凝板(4)和右冷凝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本体(1)的顶端焊接有梯形顶盖(6),所述梯形顶盖(6)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排气口(7),所述除尘器本体(1)的底端焊接有倒梯形底盖(8),所述倒梯形底盖(8)的底部开设有排污孔(9),所述除尘器本体(1)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冷凝区(101)和雾化混合区(102),所述出气机构(2)位于雾化混合区(102)的顶部,所述雾化机构(3)位于雾化混合区(102)的底部,所述左冷凝板(4)与右冷凝板(5)位于冷凝区(101)的内部,且左冷凝板(4)与右冷凝板(5)呈上下交错状分别设于冷凝区(101)的左右两侧并与除尘器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左冷凝板(4)与右冷凝板(5)的内部均设有冷凝管(10),冷凝管(10)的两端均贯穿除尘器本体(1)的壳壁并延伸至除尘器本体(1)的外部,所述雾化混合区(102)一侧的壳壁上从上至下依次插接有进气管(11)和进水管(12),所述出气机构(2)包括分气管(21)、支气管(22)和喷气管(23),所述进气管(11)位于雾化混合区(102)内的一端与分气管(21)连通,且进气管(11)的另一端贯穿除尘器本体(1)的壳壁并延伸至除尘器本体(1)的外部,所述雾化机构(3)包括分水管(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百亚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