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3177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包括粉尘‑有机废气输入管道、有机废气输入管道、袋式除尘器、第一离心风机、第二离心风机、活性炭吸附塔、UV光解装置、第二离心风机以及烟囱;其中所述的粉尘‑有机废气输入管道、袋式除尘器以及第一离心风机依次连接并构成除尘支路;所述有机废气输入管道以及第一离心风机共同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塔的进气口,同时所述活性炭吸附塔、UV光解装置、二离心风机以及烟囱依次连接并构成有机废气净化支路。

A waste gas treatment system for paint worksh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漆料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漆料的生产原料通常具有挥发性,因此会产生多种异味气体,此外,部分原料还会产生粉尘污染。现有的生产车间一般不配备废气净化系统,而是直接对废气进行排放或任由其在生产车间内积聚影响工人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可用于漆料生产车间对漆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包括粉尘-有机废气输入管道、有机废气输入管道、袋式除尘器、第一离心风机、第二离心风机、活性炭吸附塔、UV光解装置、第二离心风机以及烟囱;其中所述的粉尘-有机废气输入管道、袋式除尘器以及第一离心风机依次连接并构成除尘支路;所述有机废气输入管道以及第一离心风机共同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塔的进气口,同时所述活性炭吸附塔、UV光解装置、二离心风机以及烟囱依次连接并构成有机废气净化支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采用上述的废气处理系统对漆料生产车间废气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其中粉尘-有机废气输入管道可收集同时具有扬尘以及挥发性气体的工位处的废气,而有机废气输入管道则可收集仅具有挥发性气体的工位处的废气,其中粉尘-有机废气输入管道的连接除尘支路,可先对通过袋式除尘器对废气进行除尘处理,除尘处理后的废气仅有挥发性的有机废气。来自有机废气输入管道以及除尘支路的有机废气进入机废气净化支路内进行对有机废气的净化,具体地有机废气先进入活性炭吸附塔内对有机废气中的部分可吸附成分进行吸附处理,随后通过UV光解装置对有机废气中的部分物质进行光解,包括氨、三甲胺、硫化氢、甲硫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和苯乙烯,硫化物H2S、VOC类,苯、甲苯、二甲苯的分子键,使呈游离状态的污染物分子与臭氧氧化结合成小分子无害或低害的化合物,如CO2、H2O等。进一步,所述的袋式除尘器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下侧的粉尘收集斗、内置于箱体内部的多个滤袋、设置于箱体顶部的隔板以及设置于箱体顶部的鼓风机;其中所述箱体下侧设有进气口,箱体上侧设置有出气口,所述隔板以及滤袋设置于箱体的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其中所述滤袋上端连接有文丘里管,所述隔板开有供文丘里管通过的通孔。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可利用袋式除尘器对废气进行除尘处理,具体地当废气通过滤袋时,粉尘被滤袋阻隔无法通过,同时粉尘在箱体内受碰撞、沉淀等作用后最终沉积在粉尘收集斗内待排出清理。当滤袋表面吸附一定量的粉尘后,可通过箱体顶部的鼓风机将空气吸入箱体内并使空气反向流动使滤袋表面的粉尘被清理。进一步,所述粉尘收集斗底部设置有粉尘排出口,所述粉尘排出口上覆盖有与粉尘收集斗枢接的粉尘排出活门。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可通过粉尘排出口将粉尘收集斗内收集的粉尘集中排出。进一步,所述的活性炭吸附塔包括塔体,设置于所述塔体底部的进气口、设置于塔体底部的出气口以及设置于其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的多组活性炭吸附层,每一所述活性炭吸附层均包括有带有通孔的托板、承载于所述托板上的活性炭填料以及覆盖于所述活性炭填料上方的滤网。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废气进入塔体内部时会依次通过多层活性炭吸附层由活性炭填料对其中部分成分进行吸附净化,滤网可用于阻隔部分活性炭填料产生的活性炭颗粒粉尘。进一步,所述的UV光解装置包括有光解室、设置于所述光解室前后两端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以及设置于所述光解室内的多组UV灯。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可利用UV灯对废气照射从而讲解废气中的氨、三甲胺、硫化氢、甲硫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和苯乙烯,硫化物H2S、VOC类,苯、甲苯、二甲苯的分子键,使呈游离状态的污染物分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袋式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活性炭吸附塔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UV光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粉尘-有机废气输入管道,2-有机废气输入管道,3-袋式除尘器,31-箱体,32-粉尘收集斗,321-粉尘排出活门,33-滤袋,34-隔板,35-鼓风机,36-文丘里管,4-第一离心风机,5-第二离心风机,6-活性炭吸附塔,61-塔体,62-活性炭吸附层,621-托板,622-活性炭填料,623-滤网,7-UV光解装置,71-光解室,711-UV灯,8-烟囱。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包括粉尘-有机废气输入管道1、有机废气输入管道2、袋式除尘器3、第一离心风机4、第二离心风机5、活性炭吸附塔6、UV光解装置7、第二离心风机5以及烟囱8;其中所述的粉尘-有机废气输入管道1、袋式除尘器3以及第一离心风机4依次连接并构成除尘支路;所述有机废气输入管道2以及第一离心风机4共同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塔6的进气口,同时所述活性炭吸附塔6、UV光解装置7、二离心风机以及烟囱8依次连接并构成有机废气净化支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袋式除尘器3包括箱体31、设置于箱体31下侧的粉尘收集斗32、内置于箱体31内部的多个滤袋33、设置于箱体31顶部的隔板34以及设置于箱体31顶部的鼓风机35;其中所述箱体31下侧设有进气口,箱体31上侧设置有出气口,所述隔板34以及滤袋33设置于箱体31的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其中所述滤袋33上端连接有文丘里管36,所述隔板34开有供文丘里管36通过的通孔,此外粉尘收集斗32底部设置有粉尘排出口,所述粉尘排出口上覆盖有与粉尘收集斗32枢接的粉尘排出活门321,可通过粉尘排出口将粉尘收集斗32内收集的粉尘集中排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活性炭吸附塔6包括塔体61,设置于所述塔体61底部的进气口、设置于塔体61底部的出气口以及设置于其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的多组活性炭吸附层62,每一所述活性炭吸附层62均包括有带有通孔的托板621、承载于所述托板621上的活性炭填料622以及覆盖于所述活性炭填料622上方的滤网6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UV光解装置7包括有光解室71、设置于所述光解室71前后两端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以及设置于所述光解室71内的多组UV灯711。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粉尘-有机废气输入管道1可收集同时具有扬尘以及挥发性气体的工位处的废气,而有机废气输入管道2则可收集仅具有挥发性气体的工位处的废气,其中粉尘-有机废气输入管道1的连接除尘支路,可先对通过袋式除尘器3对废气进行除尘处理,具体地当废气通过滤袋33时,粉尘被滤袋33阻隔无法通过,同时粉尘在箱体31内受碰撞、沉淀等作用后最终沉积在粉尘收集斗32内待排出清理。当滤袋33表面吸附一定量的粉尘后,可通过箱体31顶部的鼓风机35将空气吸入箱体31内并使空气反向流动使滤袋33表面的粉尘被清理,除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粉尘-有机废气输入管道(1)、有机废气输入管道(2)、袋式除尘器(3)、第一离心风机(4)、第二离心风机(5)、活性炭吸附塔(6)、UV光解装置(7)、第二离心风机(5)以及烟囱(8);其中所述的粉尘-有机废气输入管道(1)、袋式除尘器(3)以及第一离心风机(4)依次连接并构成除尘支路;所述有机废气输入管道(2)以及第一离心风机(4)共同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塔(6)的进气口,同时所述活性炭吸附塔(6)、UV光解装置(7)以及烟囱(8)依次连接并构成有机废气净化支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粉尘-有机废气输入管道(1)、有机废气输入管道(2)、袋式除尘器(3)、第一离心风机(4)、第二离心风机(5)、活性炭吸附塔(6)、UV光解装置(7)、第二离心风机(5)以及烟囱(8);其中所述的粉尘-有机废气输入管道(1)、袋式除尘器(3)以及第一离心风机(4)依次连接并构成除尘支路;所述有机废气输入管道(2)以及第一离心风机(4)共同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塔(6)的进气口,同时所述活性炭吸附塔(6)、UV光解装置(7)以及烟囱(8)依次连接并构成有机废气净化支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式除尘器(3)包括箱体(31)、设置于箱体(31)下侧的粉尘收集斗(32)、内置于箱体(31)内部的多个滤袋(33)、设置于箱体(31)顶部的隔板(34)以及设置于箱体(31)顶部的鼓风机(35);其中所述箱体(31)下侧设有进气口,箱体(31)上侧设置有出气口,所述隔板(34)以及滤袋(33)设置于箱体(31)的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其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文权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彩美涂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