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美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306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健美操训练装置,属于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防滑垫板,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定滑轮,第一定滑轮的底端设置有把手,第一支撑件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与第二定滑轮的连接处设置有牵引绳,牵引绳上远离第一定滑轮的一端设置有颈椎牵引带;在健美操训练装置上设置了减震机构,减震机构上的减震橡胶垫和减震弹簧可以将接收到的动能转化为自身的势能,从而起到减震作用,其次,第一减震磁铁和第二减震磁铁可以对震动产生的能量进一步进行消耗,从而使健美操训练装置的减震效果更好。

A kind of aerobics trai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健美操训练装置
本技术属于训练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健美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健美操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普及性极强的,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健美操中大量吸收了迪斯科舞、爵士舞、霹雳舞中的上下肢、躯干、头颈和足踩动作,特别是髋部动作,这给健美操增添了活力。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6198597U)公开了一种升降式体育健美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左升降液压缸、右升降液压缸、升降平台板、立柱、储存腔、遮挡板、展示支撑架、单杠、电源连接板和照明灯。该技术装置能够有效地方便进行体育健美操训练。然而该健美操训练装置由于缺少相应的减震机构,导致健美操训练装置的减震效果较差,影响用户对健美操训练装置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美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健美操训练装置,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防滑垫板,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定滑轮,第一定滑轮的底端设置有把手,第一支撑件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与第二定滑轮的连接处设置有牵引绳,牵引绳上远离第一定滑轮的一端设置有颈椎牵引带,所述支撑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减震弹簧,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螺丝钉,第二支撑板通过下表面两端的螺丝钉固定在支撑底板上,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与减震弹簧相对应的第一限位杆。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减震橡胶垫,减震橡胶垫为长方体结构,减震橡胶垫的顶端与第二支撑板通过胶水粘合连接,减震橡胶垫的底端与第一支撑板通过胶水粘合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橡胶垫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减震磁铁,减震橡胶垫的底端设置有与第一减震磁铁相对应的第二减震磁铁,第一减震磁铁和第二减震磁铁均为钕铁硼磁铁,第一减震磁铁与第二减震磁铁相对面的磁极相同。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支撑脚,支撑脚的顶端与第一支撑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脚的一侧设置有地轮,支撑脚上设置有与地轮相对应的第一限位套筒,地轮的顶端与第一限位套筒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套筒的一侧设置有与支撑脚相对应的第一调节螺栓,支撑脚上设置有与第一调节螺栓相对应的限位凸起。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另一端设置有按摩机构,按摩机构包括第二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的底端与支撑底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二支撑件的顶端设置有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杆,第二支撑件的下表面一端设置有与第二限位杆相对应的第二限位套筒,第二限位套筒的前表面设置有与第二限位杆相对应的第二调节螺栓,第三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与第三支撑板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弹簧,固定件的上表面设置有振动电机。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件的下表面设置有按摩垫,按摩垫的材质为硅胶,按摩垫与固定件通过胶水粘合连接,按摩垫上设置有按摩凸起。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弹簧的顶端与第三支撑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限位弹簧的底端与固定件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健美操训练装置上设置了减震机构,减震机构上的减震橡胶垫和减震弹簧可以将接收到的动能转化为自身的势能,从而起到减震作用,其次,第一减震磁铁和第二减震磁铁可以对震动产生的能量进一步进行消耗,从而使健美操训练装置的减震效果更好,从而提升用户对健美操训练装置的使用体验,此外,在健美操训练装置上设置了地轮,地轮的设置便于用户对健美操训练装置进行移动,从而使健美操训练装置使用起来更加的人性化。2.在健美操训练装置上设置了按摩机构,用户可以通过按摩机构上的按摩垫和振动电机对肩部进行按摩,从而使用户可以在训练过后进行放松,按摩凸起的设置使按摩垫的按摩效果更好,从而有效缓解用户的疲劳,使健美操训练装置的功能更加丰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对应的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对应的第一限位套筒的结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对应的按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对应的按摩垫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颈椎牵引带、2-防滑垫板、3-减震机构、4-支撑底板、5-第一支撑件、6-把手、7-第一定滑轮、8-牵引绳、9-按摩机构、10-第二定滑轮、311-支撑脚、312-限位凸起、321-第一支撑板、322-第二支撑板、33-螺丝钉、34-减震橡胶垫、351-第一减震磁铁、352-第二减震磁铁、36-减震弹簧、37-第一限位杆、381-第一限位套筒、382-第一调节螺栓、39-地轮、91-按摩凸起、92-固定件、93-第二调节螺栓、94-第二限位套筒、95-第二限位杆、96-第二支撑件、97-第三支撑板、98-振动电机、991-限位弹簧、992-按摩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健美操训练装置,包括支撑底板4,支撑底板4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防滑垫板2,支撑底板4的上表面一端焊接有第一支撑件5,第一支撑件5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定滑轮7,第一定滑轮7的底端设置有把手6,第一支撑件5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定滑轮10,第一定滑轮7与第二定滑轮10的连接处设置有牵引绳8,牵引绳8上远离第一定滑轮7的一端设置有颈椎牵引带1,支撑底板4的下方设置有减震机构3,减震机构3包括第一支撑板321,第一支撑板32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322,第一支撑板321与第二支撑板322的连接处设置有减震弹簧36,第二支撑板322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螺丝钉33,第二支撑板322通过下表面两端的螺丝钉33固定在支撑底板4上,第二支撑板322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与减震弹簧36相对应的第一限位杆37;为了使减震机构3的减震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支撑板322与第一支撑板321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减震橡胶垫34,减震橡胶垫34为长方体结构,减震橡胶垫34的顶端与第二支撑板322通过胶水粘合连接,减震橡胶垫34的底端与第一支撑板321通过胶水粘合连接,使用时减震橡胶垫34和减震弹簧36可以将接收到的动能转化为自身的弹性势能,从而起到减震作用,使健美操训练装置的减震效果更好;为了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健美操训练装置,包括支撑底板(4),支撑底板(4)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防滑垫板(2),支撑底板(4)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件(5),第一支撑件(5)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定滑轮(7),第一定滑轮(7)的底端设置有把手(6),第一支撑件(5)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定滑轮(10),第一定滑轮(7)与第二定滑轮(10)的连接处设置有牵引绳(8),牵引绳(8)上远离第一定滑轮(7)的一端设置有颈椎牵引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4)的下方设置有减震机构(3),减震机构(3)包括第一支撑板(321),第一支撑板(32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322),第一支撑板(321)与第二支撑板(322)的连接处设置有减震弹簧(36),第二支撑板(322)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螺丝钉(33),第二支撑板(322)通过下表面两端的螺丝钉(33)固定在支撑底板(4)上,第二支撑板(322)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与减震弹簧(36)相对应的第一限位杆(3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健美操训练装置,包括支撑底板(4),支撑底板(4)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防滑垫板(2),支撑底板(4)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件(5),第一支撑件(5)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定滑轮(7),第一定滑轮(7)的底端设置有把手(6),第一支撑件(5)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定滑轮(10),第一定滑轮(7)与第二定滑轮(10)的连接处设置有牵引绳(8),牵引绳(8)上远离第一定滑轮(7)的一端设置有颈椎牵引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4)的下方设置有减震机构(3),减震机构(3)包括第一支撑板(321),第一支撑板(32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322),第一支撑板(321)与第二支撑板(322)的连接处设置有减震弹簧(36),第二支撑板(322)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螺丝钉(33),第二支撑板(322)通过下表面两端的螺丝钉(33)固定在支撑底板(4)上,第二支撑板(322)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与减震弹簧(36)相对应的第一限位杆(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美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322)与第一支撑板(321)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减震橡胶垫(34),减震橡胶垫(34)为长方体结构,减震橡胶垫(34)的顶端与第二支撑板(322)通过胶水粘合连接,减震橡胶垫(34)的底端与第一支撑板(321)通过胶水粘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美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橡胶垫(34)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减震磁铁(351),减震橡胶垫(34)的底端设置有与第一减震磁铁(351)相对应的第二减震磁铁(352),第一减震磁铁(351)和第二减震磁铁(352)均为钕铁硼磁铁,第一减震磁铁(351)与第二减震磁铁(352)相对面的磁极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健美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21)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平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