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报警集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3005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报警集尿器。该集尿器包括导尿管和与导尿管连接的透明硬质集尿瓶,硬质集尿瓶上设有刻度,刻度的最大刻度线为红色刻度线,硬质集尿瓶顶面的内侧表面连接有浮动绳,浮动绳的末端连接有浮标;硬质集尿瓶对应于刻度的另一侧壁上设有警报置物框,警报置物框内可拆卸装设有警报装置,警报置物框设有上盖;硬质集尿瓶底面开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设有开关阀门。该集尿器结构简单,通过将警报装置和最大刻度线的特别标示结合使得护理人员可准确及时的得知集尿器的尿液准备集满或已经集满,同时,通过设置浮标使得护理人员可以快速准确的读取集尿瓶中的当前尿量,实用性强。

An alarm urine coll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报警集尿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特别涉及一种报警集尿器。
技术介绍
在临床治疗中,导尿是一项常用的治疗手段,用于对小便不能自理的患者或患有肾病的需要精确读取尿量的患者进行导尿、膀胱冲洗等治疗。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次性导尿袋用软质塑料制作而成的,虽有刻度,但不易读取且误差太大,医务人员常常需要把尿袋里的尿液转移到量杯中才能准确读取数值;并且,当集满尿液时不能准确及时地提醒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国技术专利CN204275121U一种新型集尿装置,通过采用了警报装置对尿液集满进行报警,解决了现有技术当集满尿液时不能准确及时地提醒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的问题;同时采用硬质集尿瓶,使得医护尿液的液面准确对应于于瓶体的刻度,解决了现有操作中需要把尿袋里的尿液转移到量杯中才能准确读取数值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液面显示不明显、需要仔细查看液面才可读取尿液读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报警集尿器,该报警集尿器结构简单,通过将警报装置和最大刻度线的特别标示结合使得护理人员可准确及时的得知集尿器的尿液准备集满或已经集满,利于护理人员及时排出集尿器中的尿液,同时,通过设置浮标使得护理人员可以快速准确的读取集尿瓶中的当前尿量,实用性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报警集尿器,包括导尿管和与所述导尿管连接的透明硬质集尿瓶,所述硬质集尿瓶上设有刻度,所述刻度的最大刻度线为红色刻度线,所述硬质集尿瓶顶面的内侧表面连接有浮动绳,所述浮动绳的末端连接有浮标;所述硬质集尿瓶对应于所述刻度的另一侧壁上设有警报置物框,所述警报置物框内可拆卸装设有警报装置,所述警报置物框设有上盖;所述硬质集尿瓶底面开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设有开关阀门。进一步的,所述导尿管内设有单向排尿阀。进一步的,所述最大刻度线的宽度为0.5mm。进一步的,所述警报装置包括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控制器和蜂鸣器,所述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和所述蜂鸣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硬质集尿瓶顶面连接有提手或挂绳。进一步的,所述硬质集尿瓶的容量为1000mL。由于使用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报警集尿器通过将最大刻度线处进行标红加粗,使得护理人员或护理家属清楚准确的知道尿液是否达到或接近最大刻度线处,便于护理人员及时的排出集尿瓶中的尿液;进一步的,设置的液位警报装置可在集尿瓶中的液位达到最大刻度线时进行报警,双重提醒,更利于护理人员及时的排出集尿瓶中的尿液。此外,通过在集尿瓶中设置浮标,利于护理人员根据浮标的位置快速准确的读取集尿瓶的尿液量,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报警集尿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警报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图中,1-导尿管,11-单向排尿阀,2-硬质集尿瓶,21-刻度,211-最大刻度线,22-浮动绳,23-浮标,24-警报置物框,241-上盖,25-警报装置,26-排液口,27-开关阀门,28-冲洗口,29-提手/挂绳。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一较优的实施方式中,一种报警集尿器,包括导尿管1和与所述导尿管1连接的透明硬质集尿瓶2,所述导尿管1内设有单向排尿阀11,所述单向排尿阀11只允许尿液从患者的体内排入所述硬质集尿瓶2中,而不允许尿液从所述硬质集尿瓶2中反流至患者体内,安全有效、卫生程度高;所述硬质集尿瓶2为结构固定且透明,便于护理人员清晰观察所述硬质集尿瓶2内的尿液情况。所述硬质集尿瓶2的容量为1000mL,该容量适用于所有的患者。所述硬质集尿瓶2的瓶身上设有刻度21,便于护理人员根据所述刻度21读取所述硬质集尿瓶2中的尿量;所述刻度21的1000mL刻度线211为红色刻度线、刻度线的宽度为0.5mm且对刻度线加长,对最大刻度线211采用红色加粗加长的特别标示,使得护理人员或护理家属可准确清楚的得知尿液是否已经集满至1000mL处,从而利于护理人员及时排出所述硬质集尿瓶2内的尿液。所述硬质集尿瓶2底面开设有排液口26,所述排液口26设有开关阀门27,所述排液口26用于根据需要(比如尿液集满了或者需要采集一部分尿液进行分析等)从所述硬质集尿瓶2中排出尿液。所述硬质集尿瓶2顶面的内侧表面连接有浮动绳22,所述浮动绳22的末端连接有浮标23,所述浮标23的颜色为与尿液颜色和白色区别明显的颜色,如黑色或蓝色,在所述硬质集尿瓶2中开始有尿液排入时,所述浮标23就会受到浮力漂浮在尿液的液面上,利于护理人员根据所述浮标23的位置读取所述硬质集尿瓶上对应的所述刻度21,从而快速的获取所述硬质集尿瓶2当前的尿液量。所述硬质集尿瓶2顶面开设有冲洗口28,所述冲洗口28也设有开关阀门27,所述冲洗口28用于对在排出所述硬质集尿瓶2的尿液后对所述硬质集尿瓶2进行冲洗,避免尿味过重,影响使用效果。所述硬质集尿瓶2顶面连接有提手或挂绳29,所述提手或挂绳29用于提起或悬挂所述硬质集尿瓶2,便于所述硬质集尿瓶2的悬挂或拿取,从而便于患者走动。所述硬质集尿瓶2对应于所述刻度21的另一侧壁上设有警报置物框24,所述警报置物框24内可拆卸装设有警报装置25,所述警报置物框24设有上盖241,打开所述上盖241,即可将所述警报装置25装入所述警报置物框24中或者从所述警报置物框24中拆卸下来,便于所述警报装置25的重复安装利用。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警报装置25包括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控制器和蜂鸣器,所述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和所述蜂鸣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贴设于与所述1000mL刻度线211位于同一高度的所述硬质集尿瓶2的侧壁上,当所述硬质集尿瓶2中的尿液增加至所述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所在的位置(即尿液增加至1000mL时)时,所述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将发送液位感应信号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液位感应信号启动所述蜂鸣器进行报警,以提醒医护人员排出所述硬质集尿瓶2内的尿液。其中,所述非接触式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蜂鸣器的型号、安装方法以及三者之间的连接关系均为现有技术,为节省篇幅,在此就不做详细介绍了。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报警集尿器不仅结构简单,通过将警报装置25和最大刻度线211的特别标示结合使得护理人员可准确及时的得知硬质集尿瓶2内的尿液准备集满或已经集满,利于护理人员及时排出硬质集尿瓶2中的尿液,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报警集尿器,包括导尿管和与所述导尿管连接的透明硬质集尿瓶,所述硬质集尿瓶上设有刻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的最大刻度线为红色刻度线,所述硬质集尿瓶顶面的内侧表面连接有浮动绳,所述浮动绳的末端连接有浮标;所述硬质集尿瓶对应于所述刻度的另一侧壁上设有警报置物框,所述警报置物框内可拆卸装设有警报装置,所述警报置物框设有上盖;所述硬质集尿瓶底面开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设有开关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报警集尿器,包括导尿管和与所述导尿管连接的透明硬质集尿瓶,所述硬质集尿瓶上设有刻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的最大刻度线为红色刻度线,所述硬质集尿瓶顶面的内侧表面连接有浮动绳,所述浮动绳的末端连接有浮标;所述硬质集尿瓶对应于所述刻度的另一侧壁上设有警报置物框,所述警报置物框内可拆卸装设有警报装置,所述警报置物框设有上盖;所述硬质集尿瓶底面开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设有开关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报警集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尿管内设有单向排尿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艳宇黄丽芳黄丽芬巫冬梅陆岁花
申请(专利权)人: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